访问主要内容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莎士比亚伟大的自然之子

发表时间:

「提要」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作家,以自己创作的亲身经历,谈及他们对莎士比亚的感受。这些评论对我们欣赏和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很有帮助。熟悉这些作家、哲人对莎翁的评价,是走进莎士比亚戏剧殿堂的指南。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Wikimedia Commons
广告

问:我们已经介绍了莎翁的几部戏剧,但是莎士比亚戏剧涉及的领域极其广阔,恐怕还需要一些提示和指引。

答:你的要求非常合理。莎翁一生创作了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题材,有历史剧、悲剧、喜剧、幻想剧、神话剧、社会剧。在每一个体裁上,他都有卓然彪炳的成就。歌德谈他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感受时说,“他的著作我读了第一页,就对他终生折服。我仿佛像一个天生的盲人,瞬间有一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光明。我最强烈地感觉到,我的生存向无限扩展,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前所未闻。那异乎寻常的光亮,把我的眼睛刺得疼痛难耐”。歌德所说的这种生存向无限扩展,就是告诉我们,莎士比亚拓展了世界大舞台,每一个个体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中,难免局促、狭小,眼光有限,但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看到了无限广阔的世界。比如在《暴风雨》一剧中,尘世宫廷斗争中的王公大人被神奇的精灵所左右,当那不勒斯的费迪南王子寻找落海的父王时,小精灵爱丽儿唱道,“他的骨胳已化成珊瑚,他眼睛是耀眼的明珠,他消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曾受到海水神奇的变幻,化成珍奇而富丽的瑰宝”。再有,《马克白》一剧中,马克白夫人怂恿丈夫弑君之后,神经紧张错乱,开始梦游,双手不停地做洗手的动作,口中念念有词,“去,去,去吧,这该死的血痕,一点,两点,现在可以动手了,地狱是这样地黑暗”。宫廷医生指出,这是一种心理纷乱。在心理学尚未成熟的时候,莎翁已经描写出严重的心理冲突会引发强迫症,谋杀的主使马克白夫人,也经受不住道德与野心之间的冲突。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当两个恋人双双死去之后,两家世仇在泪与血的洗礼下和解。可老亲王却唱出了哀歌,“清晨带来了凄凉的和解,太阳也惨得在云中躲闪,大家先回去发几声感慨,该恕的该罚的,再听宣判。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过这样的哀怨心酸”。

问:你指出的这几个场景,都是世界戏剧舞台上最震撼人心的瞬间。

答:是的。在莎翁的戏剧中,这样的场面数不胜数,他写尽了人类的各种面目,既有欲望、野心、贪婪、嫉妒、凶残,又有挚爱、温情、慷慨、宽恕。所以歌德说,“他与普罗米修斯比赛,一点点学着去塑造人类,只是他塑造的人都无比巨大,这就是我们认不出自己兄弟的原因。然后,他用自己的精神气息,使所有的人物成为活人,并且通过他们说出他自己要说的话”。歌德的这段话表明,在他心目中,莎士比亚几乎是个神人,他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盗取火种,造福人类。但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汪洋恣肆,也吓倒过一些人。伏尔泰法国宫廷式的优雅感觉,承受不了莎士比亚狂风暴雨般的激情,他称莎士比亚是“野蛮人”。我想这个评语出自他的妒忌心。伏尔泰常常为了掩饰他的真实感受而耍些小把戏。至于一些二三流的评论家攻击莎士比亚粗俗,那是因为他们贫弱的心灵承受不住莎翁气势万钧的笔触。雨果曾写过一部巨著《莎士比亚论》,他驳斥那些认为莎士比亚不知节制的人。他说,“莎士比亚丰富、有力、繁茂,是丰满的乳房,泡沫满溢的酒杯,盛满的酒桶,充沛的汁液,汹涌的岩浆,成簇的嫩芽,磅礴大雨般的生命力。他毫不吞吞吐吐,毫不拘束,毫不吝啬,而是像造物主那样坦然自诺,又挥霍无度”。

问:雨果的这个评价,表明他和莎翁息息相通。

答:确实。雨果作为法兰西文学的巨人,绝对理解和赞赏莎士比亚。从雨果的那些历史剧,比如《厄尔南尼》《玛丽·都铎》《克伦威尔》,我们从中仿佛能听到莎士比亚的回声。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赞赏莎士比亚的大家,都共同提到莎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自然。英国文学评论大师托马斯·卡莱尔说,“莎士比亚是伟大的自然之子,其作品像荷马、埃斯库罗斯和但丁一样,是从大自然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歌德为莎士比亚辩护时也说,“我要大喊,这是自然,自然,没有什么比莎士比亚的人物更为自然的了”。而雨果干脆声称,“诗人就是自然,如同自然一样敏锐、微妙、细致,同时又广大无垠”。他比喻说,“野草不梳理自己,狮子不修饰爪子,水流不经筛滤,大海任意展现它的漩涡”。这里他们所说的自然有几重意思,其一是指莎翁戏剧像大自然一样丰富多彩,高岭巨川,长林丰草,日月星辰,大自然是最为丰饶,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其二,是指莎翁的创作手法,如长空流风一样顺畅舒卷,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的修饰雕琢。其三,是指莎翁戏剧中的人物,都取自社会现实的自然的人类活动。爱情生活中的男欢女爱,宫廷权争中的尔虞我诈,人际交往中的忠诚与背叛,甚至神话剧中仙女的行动,都来自人的现实的自然生活。我的恩师,北京大学的周辅成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有一篇研究莎士比亚的专文《莎士比亚的人格》。这篇是我所读过的最为精湛的莎翁评论之一。周先生把莎士比亚的创作过程,看作是一个四季循环的自然过程。这个创作过程,也是莎翁人格的成长过程。

问:这个视角相当独特。

答:是的。这也是周先生对诸位大家自然说的一个发展。周先生说,“莎士比亚的人格是逐渐发展的,差异虽大,但我们仍能看出,这是一个人格的春夏秋冬。四时变化,其中的盈虚消长,都可说有一种必然性,好像一粒种子,从出芽以至结实”。周先生认为,莎翁创作之初,还在模仿古罗马塞内加的悲剧,也还模仿同时代的剧作家。但是,“出芽生长了,他向上迸发的人格,颇似雨后初晴的自然,所谓‘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他此时人格风度的描写”。春后便是夏来,从出芽到枝叶茂盛,“他的天才开始奔放,这期的情调有似夏日,天空晴朗,偶见浮云,远远传来断续蛙鸣,不禁使我们心弦颤动,夜间明月下,再来一线萤火奔流,我们不免梦幻人生”。这一期是历史剧与喜剧期。而第三期则是他的悲剧期,周先生称之为“他生命的秋天”。在这个秋天,他收起喜剧中的欢笑,“生活加上一层愁容,人格却更精进更高远了”。秋天也是丰收之季,《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马克白》,莎翁硕果累累。而最后的冬季是宁静的思索期,代表作是《暴风雨》。此时莎翁是由外而逐渐向内,激情减少,理性加强,周先生认为,此刻莎翁已从“对自然的幻想与对人的过份要求,转变为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对人类缺点的哀怜”。最后,周先生认为,莎翁的人格在发展,对世界的认识在深入,我们追随他的一生,“宛如看了一场电影,看它开始,总想知道结局,一本套一本,非常自然。我们从头看到尾,便像我们重新做了一个人,追随莎士比亚当学生走了一生,及至书本一丢,我们应该说,我们了解了人”。周先生是把莎士比亚的戏剧当作了解人的入门钥匙和路径指南,欣赏莎翁的戏剧,除了给我们丰富的美的享受,也给了我们了解人性,从而丰富陶冶我们自身的精神养料。歌德曾感叹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而我们的介绍却必须有结束的时候。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