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思想长廊

反叛与解构的智者米歇尔·福柯第八节 权力的秘密之一

发表时间:

[提要]权力仅仅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施加强制的能力吗?权力仅仅是说“不”和“你要如此”的否定性的特许权吗?权力仅仅是一个依照官阶序列服从的关系吗?福柯重新考察了社会中惩罚与权力的关系,打开了社会学与政治学的新视野。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 网络照片
广告

问:在福柯在论述疯癫问题时,他总提社会对疯癫的强制与惩罚。他似乎对惩罚这个概念很关注。

答:是这样的。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就叫做《规训与惩罚》。规训这个字,本来他用的是法文的surveiller监视,但是英文译者把它译为discipline 训导、规训。而福柯呢同意了英译者的译法,中文也就这么译了。其实,我想“监视”这个词更符合这部书的主要论点。好,那么,我们就随大流,也把这部书称为《规训与惩罚》吧。分析这部书就能回答你的问题。

福柯的研究有一个特点,他总是先从历史上的一个事件开始,然后去看同一件事情,在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去做,再看现在人们会怎样做,然后再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要件总存在那里,比如法律制度。但这个制度的内容却在变化,比如从前对某些严重的犯罪,一定要处死,而且死刑还是花样百出,极其残酷。比如在中国,就有千刀万剐,五马分尸,大卸八块等等,各种伤害肉体的刑法,就多了去了。人们为什么要在处死一个罪犯这件事上花这么多心思,想这么多花样呢?而在现代社会,死刑就简单多了,电椅,枪击,绞刑,都是很简单的处死方式。更有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干脆取消了死刑。这些变化反映出社会的什么样的性质变化呢?

问:这种考察历史的分析方法,是不是就是福柯所说的谱系学的方法呢?

答:你一下子就问到了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我先在这儿作一个简单的提示,后面碰到了我们再详细地解释。谱系学généalogie 的原意就是研究家族血统的,常常被用来确认贵族血统的纯正。既然为了论证某一家族血统的起源和纯正,所以它强调的不是变化,而是不变。一个贵族家庭,经历许多世代,会有许多分支。谱系学就是要梳理这些分支,看哪一支是主脉,一直延续。把这个词用在哲学思想中的人是尼采,他有一部著名的著作,叫《道德的谱系》。在这部书中,尼采就是要探讨我们人类的道德观念,原初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所称的善恶,在道德起源时,是什么性质的东西。谱系这个词,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就是发生和起源的意思。我们知道《圣经》创世纪就叫Genese。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福柯的思想受尼采的影响极大,所以他的历史方法,其实就是谱系学的方法。结果我们发现,谱系学这样的一套研究看待历史的方法,完全不相信有什么历史必然性,也不相信历史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序列,它强调的是偶然的发生,强调历史事件意义的相对性。但是听友们要知道,福柯的这个方法,有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些争论我们就不用讲了。我们只要知道福柯他说了什么就可以了。福柯对谱系学下的定义是这样的:“谱系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摧毁本源及永恒真理的优越地位。谱系学家要揭示的一个秘密就是没有本质”。

问:这话似乎可以证明福柯的结构主义倾向。

答:要说解构,福柯有这个意图,就是要打破以往形而上学家追求的那种同一性、延续性,他要回到事物本身,去研究实际上一个事件具体是怎么发生的,而不把它归到某一种历史必然性中。这就是他整天钻在图书馆里搜集档案材料,把历史上的事件翻出来,重新解释的原因。其实我对福柯的许多解释也很有保留,但是他的天才想象力常常让你耳目一新。好,我们现在回到他的文本。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要阐明的中心思想是,在前现代社会,刑罚是以展示酷刑为主要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酷刑已经被废止,但是由刑罚所代表的社会权力却没有变化,并不是说因为社会在刑罚的形式上日益文明化,人道化,社会权力对人的控制就减弱了。相反,更多的控制手段让社会更驯服于权力,更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对人的管控。在酷刑时代,刑罚代表的是国王的权力。在现代社会,刑罚代表中产阶级对社会制度的维护。福柯虽然以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但他的分析对苏俄共产专制国家也极有启发意义。在福柯看来,古典时期的刑罚,以残酷的肉刑为特征,请听友们注意,福柯的所谓古典时期,和他在分析疯癫时用的概念是一致的,都指十五-六世纪,他指出,残酷的肉刑必须符合三项标准,其一,它必须能够制造出极度痛苦,而且这痛苦是可以精确计量的。这一点,听友们一听就明白,中国古代的酷刑,从黥刑,也就是在脸上烙字,刖刑就是砍脚,劓刑就是割鼻子,剐刑,宫刑就是阉割,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受的这个刑。所以他在《报任安书》中说,“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所以,对不同的罪施加不同程度的肉刑,就是福柯所论的精确计量。我谈福柯论刑罚,多举中国的例子,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刑罚花样最多的国家。

问:中国古代的各种刑罚,最重的就是谋反。可见刑罚的目的之一就是维护最高权力。

答:是这样的。福柯所说的第二个条件,就是酷刑必须满足某种仪式。也就是说一定要让受刑罚者留下记号,让他永世耻辱,也就是说把罪恶标志出来。所以中国古代刑罚的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听友们想想,《水浒传》聚义堂上的108将,有多少人是被刺过字的?这个习惯在现代那些专制统治的野蛮国家仍然施用。在法西斯德国,犹太人都要佩戴黄星,在中国的文革中,黑五类都要带上标牌或者带上高帽。那么这第三个标准,就是每一次酷刑的结果,都应被看作一场权力的凯旋,它要起到给有权处以刑罚的人扬威的目的。所以杀人之后,还会有曝尸三日,还会把尸体、首级挂在公共场合,以达到扬威、震慑的目的。而对这种行为的反抗,直接就是对权力的挑战。比如,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罗斯的名剧《安提戈涅》就是安提戈涅直接挑战克瑞翁的王权,违反他的禁令,去埋葬她哥哥的尸体。刚才你说到中国古代刑法最重的刑罚,是针对谋反的,也就是针对最高权力的冒犯,一定会受到最重的刑罚。福柯在《规训与刑罚》一书中,开头就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1757年3月2日,试图行刺路易十五的达米安被判处极刑。福柯详细记载了行刑的过程:“用烧红的铁钳,撕开他的胸膛和四肢上的肉,用硫磺烧焦他持着弑君凶器的手,再将融化的铅汁、滚烫的松香、蜡和硫磺浇入撕裂的伤口,然后四马分尸,最后焚尸扬灰”。他以这个典型案例来说明,酷刑、肉体折磨是古代刑罚的基本要素。紧跟着,他又举出拿破仑时代的警务大臣富歇,为巴黎少年犯监管所制定的规章。这个规章从少年犯起床开始,每个小时都有详细的规定,内容再也没有肉刑,而是劳动、学习、绘画、算数,这份监狱作息时间表,代表着现代刑罚制度的诞生。这两个案例说明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谈。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