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北京在港传媒与建制派合力狙击文化艺术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北京传统传媒与建制派议员不时藉新例和爱国标准向不同界别发炮,近日的目标明显转至文化艺术,除批评艺术发展局批拨款项予电影界拍摄「美化」「黑暴」的电影外,更指责政府博物馆展示对国家不敬的作品,并点名艾未未一幅向北京天安门「竖中指」的作品,事件引起艺文界反弹,指批评者见识少。而特首林郑月娥回应时虽说文化创作自由与散播仇恨或危害国家安全之间可以分辨,但又说公职人员要审慎,港府会「特别警惕」。业界人士忧虑,评论会令策展方自我审查。

艾未未举中指并非单是朝向天安门(左上),但被香港建制派质疑违反国安法后,未知能否有M+博物馆(右下)中展出
艾未未举中指并非单是朝向天安门(左上),但被香港建制派质疑违反国安法后,未知能否有M+博物馆(右下)中展出 © 法广图片
广告

位于西九文化区的M+博物馆大楼预计于今年年底开幕,馆方于本月12日举行传媒预览,馆长华安雅(Suhanya Raffel)被问到国安法生效后会否回避展示有关「六四事件」、反修例或艾未未的作品时应道:「没问题」,并指艾未未的作品是M+馆藏的一部分,而博物馆策划展览时向来根据历史、学术及事实。M+博物馆亦预留北翼大型展厅以展示 Uli Sigg 系列藏品。

《文汇报》和《大公报》其后发文批评,而建制派阵营的容海恩议员上周三(17)更在立法会上以此向特首林郑月娥提出质询,指港府以公帑成立西九文化区,却展示涉嫌违反国安法、「侮辱国家尊严」的艺术品,要求港府成立部门去审查展品是否违反国安法和《基本法》,以及预防有仇中情绪的展品上架。

容海恩会后表示,她指的是「M+」一幅艾未未名为《透视研究:天安门》的作品,认为相中人向天安门「竖中指」,不单动作低俗,且明显不满中国政权,或已违反国安法。她认为,「M+」不应展示对国家不敬的「所谓」艺术品,并应重新检视藏品,强调若是私人藏品,她不会管。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马逢国其后亦表示,相关作品是在国安法生效前购入,现时应按新例重新审视M+作品,并建议以委员会方式评审。

争议中的图片是艾未未的系列作品,除天安门外,亦有向美国白宫、伯尔尼联邦议会大厦等权力代表机构「竖中指」。艾未未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表示,对事件感到遗憾,而指相关议员对艺术不理解,并强调艺术的核心价值就是提出问题以及对权威的质疑。他又说,有关作品是瑞士前驻华大使乌利希克的收藏品,当年以估价一成三的低价售予M+博物馆,而乌利希克与中国关系很好,相信今次事件亦对他带来巨大冲击。

另外,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小组主席陈锦成亦在电台节目作出应,指容海恩可能见识少,并指艺术馆有提供资源让好像容海恩这类不太认识文化艺术的人学习。但他忧虑,建制派的言论会令相关人士日后在政府场地或展览馆引入艺术品时自我审查。

有关争议未息,《文汇报》今天仍以报道批判M+博物馆,在题为《离谱! M+嘥公帑买辱国展品》一文中,除继续批评不应展示相关作品外,还批评乌利希克其他藏品充斥儿童裸照、男女裸照,甚至是「群交」照片,并引述妇女权益联盟主席雷启莲说,展品「尺度过大」,不宜公开展示,促请馆方重新检视,又质疑港府监管不力。

电影界亦被针对忧香港文化进一步受损

另外,《大公报》日前以头版报道,指《理大围城》发行商「影意志影院」等与反修例暴力事件有关的团体,均受艺术发展局资助,单是「影意志」,过去三年便获得艺发局资助278万港元,俨如利用公帑反对政府。

艺发局小组主席陈锦成响应指,作品由评审小组按作品的艺术性、对未来艺术的发展等作出决定,并非由一、两人决定,认为指控荒谬。而艺发局则发表声明,指若获资助艺团违反合约内容,例如被现行法例确定为鼓吹港独、推翻政府,局方可暂缓、调整及停止其资助。

事件中被不点名提及的2009最佳艺术家奖得主黄国才反击,指批评者是缺乏艺术专业的人,形容为「艺术暴力分子」,担心有关机构将加入更多非专业监控,进一步破坏香港文化,令外国更感香港自由萎缩。

他认为,上述两件事反映香港比中国更疯狂,红线随政治状态浮动,反而不及北京的红线清晰;而这种把艺术家一生拿来检视的「回到过去」现象,是不对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