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邮筒皇室徽号要盖 加速去殖化惹争议

香港邮筒在回归时已由红色转为绿色,但邮筒上的皇家徽号未有一夜铲除,而是逐步取缔,并全部加上白色蜂鸟标志,不过,香港邮政(旧称邮政署)在本土化与去殖化闹得炽热之际,拟用铁板遮盖有关标记,受到民间保育团体反对,甚至法定的古物咨询委员会亦表示关注,忧心「活文物」消失,期望邮政保留部分文物。

麦燕廷
广告

对于邮政署突然加快古邮筒更替步伐,是否与中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9月批评香港回归后「无依法实施去殖民地化,…让一些本应放在历史博物馆里的东西跑出来招摇过市」的言论有关,香港邮政指出,遮盖皇冠标记及英国皇室徽号的决定在3月作出,而接受访问的专家均不愿将事件与去殖民地化拉上关系,担心事件政治化,但同意香港邮政的做法难免引起市民去殖化的联想。

分布在香港街头的邮筒,1980年前全订购自英国,故此会因应订购时代而印有时任英国君主的皇家徽号,截至2011年底,仍有59个服务大众的邮筒铸有英国皇家徽号,较回归时已大减六成。现存旧邮筒中,最早期的是乔治五世( 1911年至1936年在位),其次为乔治六世及仍然在位的伊利沙伯二世,此外,一个邮筒更铸刻有近百年历史的苏格兰皇冠。近四年来,古邮筒数目未有变化,与其他逾一千个只标上蜂鸟标志的香港邮筒一起为市民服务。

据长春社等民间团体透露,9月上旬与邮政署长开会时,对方指英治时期的邮筒仍留有皇家徽号,不合时宜,更可能引起市民混淆,决定用铁板把标记覆盖,再划一涂上香港邮政的白色蜂鸟标志,并称这是去殖民地化计划的一部分。而在其后的会议上,「香港邮政」更透露,正计划拆除部分现役旧邮筒,并从库存中选出已「退役」的七个旧邮筒,移放历史建筑物旁,以文物方式予公众观赏。

不过,曾任教大学的邮筒搜索队队长冼伟文认为,把状态良好、仍可使用的邮筒强行清拆,实在荒谬。他续称,邮筒上的皇家徽号显示邮筒的年龄,是邮筒的最精华部分,一旦覆盖,等于将古邮筒的历史一扫而空。他曾建议署方以活动式铁片覆盖,以便市民自行翻阅,但邮政不同意。香港邮政其后响应指,会以不损坏古邮筒的方式遮盖有关标记和徽号,具体安排仍在筹备中。
冼伟文更指出,有关邮筒已在回归后的香港服务港人十八年,并非纯粹的殖民物品,具有本土象征意义。

古咨会主席林筱鲁则建议,若把各时期的邮筒保留一套,便不算抹掉历史。他又称,若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古咨会将跟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