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学者张伦:中美博弈及习近平外交政策令李强欧洲行难有突破

美国国务卿时隔五年对中国的访问冷淡落幕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对欧洲展开他今年3月上任以来的首次外事访问。6月19日首站访问德国后,22日抵达巴黎,并出席22日至23日在巴黎举行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但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表示,大国博弈的格局以及习近平的整体外交政策,都使得李强就任总理后的首次外交秀难有重大突破。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6月22日抵达巴黎访问,与法国政府总理博尔纳举行工作午餐。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2023年6月22日抵达巴黎访问,与法国政府总理博尔纳举行工作午餐。 AP - Thomas Padilla
广告

张伦:“如果我们从中美大博弈的角度看,欧洲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双方都必须争取欧洲,赢得它的支持,这是关系到这场中美之间的博弈胜败的一个关键场域。但由于欧洲跟美国长期的这种盟友关系,特别是在俄乌战争这个背景下,欧美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欧洲跟美国进一步联合的话,那对北京方面的压力肯定是巨大的。在这个前提下,争取欧洲尽可能的与美国相对保持一些距离,跟北京能够更接近一点,那肯定是中方最重要的战略考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可以理解李强为什么要来欧洲,理解包括为什么最近中方有一系列拉拢欧洲的举措,这是第一。”

“那第二个层面呢,是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极其糟。中国需要尽快松动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冷淡以及由此形成的围堵之势。我们可以看到北京最近也在做一系列的一些动作,包括最终欢迎布林肯去北京访问,都是这个逻辑。李强来欧洲也是有这方面重要的考虑。那当然,这是李强担任总理之后的第一次外事访问,是处女秀。他能不能很好的达成中方的一些战略设想,我个人其实是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可能会有一些成果,比如热络一下关系,但是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性的成果。因为这是由大格局决定的,也是由北京习近平的整体外交战略所决定的。”

法广:欧盟在华商会最新的调查显示欧洲在华企业信心低落。您觉得李强此行是否能带给欧洲商界某些积极的信号?

张伦:我觉得从根本上是做不到的,可能会有一些局部的效果。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中国的经济形势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先不讲外企,只要观察中国自己的企业家对中国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就一目了然了。外企当然也不会那么愚蠢,会像以往那样对中国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浪漫的想法。当然,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尤其对德国的汽车工业和化工工业等等来说啊,仍然很重要,似乎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市场。同时,在一些中低档的廉价商品方面,似乎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找到比中国更好的替代供应商——当然这方面都在变化。所以欧洲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德国的一些化工、汽车等等这些企业呢,对中国还是抱着一些热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整体来说,尽管不脱钩,但是脱险已经大概是一个基本的不可抗拒的趋势了。我也听到各方面的一些消息,比如说外国的企业在跟中国发订单的时候,常常是要求这个企业一定要在中国之外,在其他的国家也有供应商,以防万一中国那边出问题……这已经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趋势。在这个前提下,李强来访,即使表示出很大的热情,但是人们对中国的信心已经因为这些年中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尤其是习近平的新冠清零政策等等,受了极大的动摇,很难很快恢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