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公民教育

回归后公民教育偏向美化中国被批“再殖民”手法不如英国

据明报报导,在回归前曾经参与编写《学校公民教育指引》的学者梁恩荣,在比较了回归前后4份公民教育指引之后认为,回归后的公民教育变得非政治化,例如2001年文件仅在附录中提及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而2011年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谘询稿则强调中国成就,避谈中国的人权和法治。

香港立法会门外。摄于2015年6月17日
香港立法会门外。摄于2015年6月17日 路透社照片/Tyrone Siu
广告

对于这个现象,港英时期曾担任课程发展委员会成员、1984年有份参与制定公民教育指引的区伯权认为,现时中共试图“再殖民”香港,正如当年英国殖民统治一样,只不过港英政府手段较“高明”,用英国文化来潜移默化精英学生,但中共却“低庄(手段粗劣)”硬销,通过国教科“洗脑”,社会自然会反弹。

报导引述梁恩荣指出,殖民时期公民教育通常止步于介绍政府职能,但1985年因应已签订《中英联合声明》,社会面临政制变化,加上要准备回归,当年的教育署认为要加强学生国民认同,遂在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指“公民教育实质上是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代议政制、民主选举等,令公民教育开始政治化,同时提出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但梁认为该政治的篇幅有限,且当时《教育条例》禁止师生讨论政治,故推行成效成疑。

后来发生八九民运,很多教师参与游行或罢课,港督彭定康加快香港民主进程,将投票年龄由21岁下调至18岁,一些高中生可投票。梁恩荣指此环境下迫切需要教学生认识政治,故1996年指引提出法治、人权等内容。

至于回归后的公民教育,梁恩荣认为是不断非政治化的过程,到2011年《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谘询稿,讲述现代中国的科技、经济成就,梁形容为“一味唱好,不提黑暗面,只说领导人面对挑战”,政府作出修订,新版本虽有进步,但仍偏向美化中国。

1978年加入了课程发展委员会的区伯权指出,回归前他已感受到中国政府影响教育,1994年时任教育署长黄星华建议坊间出版社删除中史教科书有关六四的内容,遭教育界强烈反对。区形容中共的渗透没停过,由1990年代兴起的内地游学团,至2012年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指引更是“对中国有赞扬没批评”。

区伯权指殖民地时期,英国培养华人精英为英国服务,学校则潜移默化,通过英国文学、红酒及歌剧等,令精英学生认同英国文化。今天中共亦如是,选拔一班新建制的港人精英作为代理人,“通过经济或权力上让他们得益,继而统治香港”,但他说,这教育洗脑手段太“低庄”,相信中共的“再殖民”不会成功,但仍提醒港人要坚守教育、政制与法治三个阵地,力抗“再殖民”。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