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香港

香港教育“有功”本地中学生正确描述六四输给国际校生

香港的初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涉及六四镇压民主事件,内容都用了“武力驱散”、“酿成流血冲突”,但没有提及开枪或出动坦克,根据香港Now电视新闻报道,有中史老师因此认为传承这段历史的责任,落在老师的身上。在此同时,根据一项调查报道,香港本地学生正确描述六四事件者,较国际学校的学生还要少一成。

全球网传王维林北京六四阻挡坦克图片
全球网传王维林北京六四阻挡坦克图片 网络照片
广告

根据Now的调查新闻报道,很多时下的初中教科书都只字不提坦克车清场以及解放军向要求民主学生开枪。例如天行教育出版的教科书,只是指中央下令军队清场,酿成“流血冲突”;而现代教育研究社2014年出版的教科书,则以“武力驱散”形容清场,注释中提及伤亡人数众说纷纭。现代旗下的另一本教科书,只有约百多字提到军队进场后事件得以平息。

报道又指,有教科书改版后内容也有变,教学图书出版的教科书2009年版提到,“事件平息后官场贪腐之风仍未遏止”,2014年新版就删去此段。

报道指出,预计明年实施的初中中史科修订课程大纲,继续没有包含六四事件,而教授中史科已有20年的老师陈仁启都感到灰心,尤其担心新一代老师不会主动抽出六四来教授。陈老师接受访问时认为,传承这段历史的责任,显然要落在老师的身上。

此外,根据苹果日报报道,该报访问了就读本地及国际学校的中学生,了解他们对六四的认识与态度。

结果显示,超过八成本地学生、以及接近七成国际学校学生都听过六四事件,主要资讯来自学校。然而只有四成本地学校学生能正确描述六四事件,比国际学校学生还要少一成。

报道指,有本地学生误以为六四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有关,也有人与南京大屠杀混为一谈。调查又发现,七成国际学校学生听过维园烛光集会,本地学校学生只有一半。全部受访者中,仅一学生表示曾参与集会。

该报上月于上水、天水围、中西区共访问30名本地中学生,有25人表示听过六四,但当中仅12位同学能准确描述六四事件,五人错误描述。有“胡说一通”六四的学生说,事件是1964年在九龙发生,当时有坦克车驶入香港;亦有上水学生回答六四背景时说:“中国被迫签了一些不平等条约,所以他们想为祖国增多一点荣耀感。”

逾六成受访学生表示,就读学校有教六四。多名学生表示曾在周会中听过教师讲解六四。有上水中学生表示,教师每年六四都会穿黑衣回校向学生讲解,更会在美术课讲解六四艺术品背景。

调查发现仅一半本地学校学生听过维园烛光集会,而且无人参加过。即使表示关心六四的学生,也有人表示没听过维园六四集会。另有学生缺席烛光集会的原因是“年年都遇到考试”、“第二天要上学”,或质疑集会过于和平:“好像坐完了就悼念完了,没什么用,中共都不会听你诉求,也不会……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中共有没有想认这件事呢?没!”

当问及中国是否需要有民主,有25位同学表示需要,并能简单解释何谓民主,但仍有多名受访同学听到这问题时显得犹豫,或不想回答。有上水学生的回应是:“我会不会被人斩头?(民主)是需要的,那里都需要嘛。”

记者连日来的问卷调查过程中,约三分二本地学校学生拒绝受访,或赶时间,或一听见是关于六四就表示不愿受访,亦有人受访但不愿上镜。其中一次,当记者截停两个学生询问时,学生问:“可以讲的吗?”二人商量后表示:“这里是上水。”说完便离开。上水属新界北区,较其他受访地区更接近大陆。

苹果记者又走访九龙塘、何文田及黄竹坑,访问了31名国际学校学生,当中21人听过六四,16人能正确描述事件,比例较本地学校学生高,甚至有九龙塘学生能清晰阐述五四运动的学生抗争情况。另14人未能描述六四,其中一人指去过港大的国殇之柱,但不知道与六四有关。另有一位学生误指六四为“日本人杀中国人”,与南京大屠杀混淆。

相对六成本地学校学生指学校有教六四,国际学校学生只有三成五表示历史课中有教六四,当中一成半从教师、同学口中得知,有教师以六四解释中国如何隐藏历史。部份受访学生表示从家人口中认识六四,一名来自北京的国际学校学生说,军队当年镇压清场时,其舅父于天安门广场受伤;另有四人从互联网得知事件;有学生因一张讽刺中国网络审查的“坦克人”网络迷因(meme),开始对六四产生兴趣。

接近七成国际学校学生听过维园烛光集会,仅一人去过,有学生更指“我住维园(附近)都没特别听过或见过”。

当问及中国是否需要民主,仅四成表示需要,另四成不确定,两成拒回答。不过有学生认为中国正步向民主,亦有学生反问“什么是民主?”同一个问题,来自内地的三名学生回答时,先用普通话商量,犹豫再三后才答“或者”。

记者另外问过十多名国际学校学生,中国是否自由,大部份人答不自由,仅一位指自由;另有数人认为一定程度上自由,有学生则妙答“有钱人就自由”,亦有学生说“香港应该保持现状,不受中国干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