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友惠稿

我所认识却从未谋面的“罗昌平”

作者按:罗昌平,财经杂志前副主编,中国最著名的记者。于媒体方面,先后发表过“公共裙带”、“连氏无间道”等业界有名的文章,还曾出版过“递罪”一书获胡舒立、江艺平等作序;于公众而言,他成功举报前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成为新中国第一人。罗昌平的调职,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自然,该篇文章希望立足于客观的角度,呈现一个媒体人眼中外围的“罗昌平”。

广告

我所认识却从未谋面的“罗昌平”
作者:李哲

此刻,我所在的深圳有点冷,掺杂着小雨,我猜北京应该更冷了;此刻,舒立(财新网总编辑)老师应该在飞机上了,可能她关掉手机的那一刻仍不太清楚昌平今天的调职;此刻明瑜(和讯网副总编辑)老师的QQ还显示在线,可能她也在忙着工作。

对许多人来说,今天和往常一样,但对许多有新闻追求的媒体人来说,今天并不太好,从上午被爆出调职,到此刻(11月27日晚8点半),昌平的微博上没有谈及任何工作方面。写这篇文章的本意不是去猜测原因、也不是去评价任何,仅把我从外围观察到的罗昌平进行简单解读,必然有许多不足不全之处,请大家包涵,同时这就是一家之言,信不信由你。

2011年2月15日左右的那期财经杂志,封面标题是“公共裙带”,一个女人的头像叫“李薇”,这篇高达近1万多字的深度稿,一时惊起千层浪,后来证明是对的,杂志和网稿都几乎被删除。那时读起这篇文章很带劲,与朋友吃饭时也会谈及,甚至当时一位主编夸赞,“离开胡舒立之后的财经,无论是年会还是新闻,都与财新存在巨大的竞争,而这篇稿件又重新树立了财经的地位,可谓胡舒立走后难得的好文。”

从那时候起,记起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罗昌平。

此后到今天,罗昌平的大作包括了“走出马三家”、“连氏无间道”,每一篇文章出来之际,都让行业赞叹有加。当然,这是从新闻同业者的角度,这时昌平的名气也可谓如雷贯耳。真正让其成为公众偶像,则来自他所举报的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

刘铁男被举报到立案处理,为时半年多,这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在此之前,有诸多媒体前辈的名气也远胜于他,但却没有人完成他所干的“举报生涯”。从次以后,但凡昌平的稿件基本上是我必读之一,当然由于他的副主编一职,基本上每年也很少再写稿了。

对微信我是非常愚钝的,真正开始玩是今年,很无意间发现还有公众账号一功能,第一个关注的公众微信账号就是“罗昌平”,当时的心态,仅仅是随便搜一下,没想到却搜出来了。

关注他的公众账号很突然,但确是很受益。基本上每天,“罗昌平”这个号要比所有微信号都更能引起我的兴趣。陈永洲事件的那几天,由于工作各种忙,看的很少了,有一次在去机场的路上,又在翻看他的微信,许多好文显示的是:“被许多人举报而无法查阅。”

整体上,他的公众账号侧重于人文、法律及思想,当然还有他连载不断的“打铁记”。如果说没关注他微信公众账号前,可能会认为这个人稿子写的好,关注账号后,整体上认为,这个人有当前社会所缺乏的“人文情怀”和“普世价值”。

我媒体从业年份不长,也就四年,但在这个圈子里,具有“人文情怀”又能做好新闻这样的人,太少、真是太少。他推荐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国,亦或是对法律制度。

“想由衷地感谢他,每天看一看他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是受益良多。”这是心里话。

很喜欢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便他们年龄以及社会职务都很高,但还是很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2012年11月8日中午,我在微博私信中自报家门,希望能邀请昌平加入我的一个QQ媒体群,这样有机会与大家多探讨新闻。他回复,“QQ基本不用,私信比较多。谢谢”。此后在今年10月19日,又微博他,“看您微信说是下周在香港”,他没回复。

今天上午,无意中看到外媒朋友发的消息,昌平调职财经研究院,其后,我再三求证他所谓何事?是主动还是被动?朋友告知一二,消息准否,无从判定。我把此消息传播给其他媒体人,到临近中午,外媒朋友稿子快写完之际,我再三催促,写完立刻发给我,他很热心,把没修改好的稿子也发了给我,他可能也知道我太急于看他调查的结果。

从朋友告知,到传播的过程,有人猜测是架空权利,有人猜测是其他云云,我再三强调一点,只关心他还指不指导财经杂志的新闻?这在我看来是判断的标准,倘若不能指导新闻业务(主要是指财经法制组),那昌平的调职无疑是对行业的一大损失。

下午,明瑜老师就此事特意求证了相关知情人,了解了多一些内容,在我认识明瑜老师的不长时间里,这是我认为特别难得的一种行为,当然我也知道她和昌平是朋友。无论是出于朋友还是媒体人的关注,明瑜老师也都在做一些事情。

随后,各种稿件评论也相继出来。明瑜老师下午5点多在群里公开说:“同行们,你们这么报道,对昌平不是帮助,而是有害。如果关爱昌平,就什么都别说了”。我同时回应,“大家先关注,别写稿、别妄下评论,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别影响了昌平”。明瑜老师又说,“谢谢大家。我们大家都是爱昌平的。”

晚上7点左右,我忽然想起,昌平的《递罪》一书是由胡舒立老师做的序,舒立老师应该也做过他的领导,或者至少是不错的朋友,相比其他人而言,可能更了解他。我微信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和大家聊会呢?”她以为是我早上推荐刘建锋老师的那篇文章,回复到:“在飞机上,建锋写的挺好呀。”

我再说,“是想问您如何看昌平老师调职一事?您对他应该是非常了解”?舒立老师比以往交谈要更迅速地回复,“我不知此事呀。”、“为什么?”我告知,会把相关新闻发送,发完后,她未及时回复,我知道,她在飞机上关了电话。

最后,借用昌平老师的老同事袁凌先生的两首诗结尾。“当年遇新京,才气冠群伦;十年两同事,一生见此人。锄禾成佳话,打铁奏雅音;熟料风霜繁,头雁竟失群。”“朔风摧秀木,天意竟难测。把臂才几时,分袂在今夜。方欲托微身,忽然失美人。神州尽雾霾,何处问前程。”

写于2013年11月27日晚10点左右

罗昌平旧文推荐

-公共裙带

-连氏无间道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