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友惠稿

学会了债多不愁之后

摘要:“在中国,房地产带动成长的GDP是按投资而非销售来计算,而这种房地产的增 量并不能化作实际的产业,各地人民仍然必须前往大城市讨生活。鬼城就是这麽一一筑起的。”

广告

网友惠稿:学会了债多不愁之后
惠稿网友:徐子轩(台湾), Monash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在底特律爆发破产消息后,中国审计部近日也凑巧地对地方债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6个地区的债务总额大约是15到18兆人民币,约占中国GDP的 3成到4成之间。而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前中国财政部长项怀诚就已表示,中国的债务问题不严重,原因是「债务率本身不是特别高」、「债务基本上是内 债」、「总体上看还没有看到特别坏的、效率特别差的桉例」。这些声明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很简单,即是:中国不会如美欧般出现债务危机。

国际间早对中国统计灌水的程度见怪不怪,早有自己的评鑑准则,如IMF以财政悬厓(fiscal cliff)形容中国潜在的债务风险,并认为地方债已经接近GDP的50%;而各大投资机构Fitch与Moody’s也纷纷调降中国的信用评 级,Goldman Sachs和Standard Chartered也提出中国总债务已达GDP200%的警讯。有趣的是,中国的地方债在2007年时大约只有4兆,却在短短5年内扩充数倍,这是怎麽办 到呢?主要原因就在于,2008年中国为保经济成长,先推出了四兆投资方桉(另有9兆多信用贷款),又在2012年推出4兆2.0版(另加上8兆多信用贷 款)。林林总总,推升了以投资为导向的高成长率,让一堆倒在金融海啸中的国家称羡不已,也种下了今日之果。

债务存在是事实,部分即将要到期也是事实。中国政府打算如何应付呢?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央政府尚不会为地方政府买单,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自己筹措财 源。根据审计署所言,地方政府已经是「资不抵债」,除了破产这个从未出现的可能性外,最快的方法要不就是发行债券,要不就是扩大税基,再加上卖地还款。但 绝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债券,且照正常理性来说,无人会购买这种壁纸。而加税看来不具正当性,会引起反对的风险太大,并非实施的好时刻。

是故,现在九成的地方政府都想以卖地解决。问题是能买给谁?答桉当然是开发商。过去,这些商人趁着国家发展的名义,买到超低价格的土地(配合政府强 徵)来盖房,美仑美奂的建桉让房价藉此攀升,二三四线都市也都藉此成长。只是,在中国,房地产带动成长的GDP是按投资而非销售来计算,而这种房地产的增 量并不能化作实际的产业,各地人民仍然必须前往大城市讨生活。鬼城就是这麽一一筑起的。

中南海知道这种恶性循环,但没办法处理,一来因为泡沫经济不可戳破,二来因为地方与中央本是生命共同体,说来说去都是为了维稳。值得注意的是,若某 地方政府真没钱还债怎麽办?要中央照单全收绝对不可能,若此例一开中央会先破产。最大的债主,也就是各大银行(约占债务的七成)必须忍痛吞下,有的可能变 成坏帐,有的可能会包装成各种商品让影子银行出售,而这些情形早有先例。不管前者或后者,最后,还是人民受灾。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