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友惠稿

中国网络的“夜间人”

摘要:“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流行造就了中国网络的巨变。最突出的特点是:更便捷的移动终端搭建了一个更开放、自由的信息交互平台,同时也给中国的 “夜间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广告

中国网络的“夜间人”
惠稿网友:朱文君 “炎夏中的林肯(微博名)”原创

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流行造就了中国网络的巨变。最突出的特点是:更便捷的移动终端搭建了一个更开放、自由的信息交互平台,同时也给中国的 “夜间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他们时常发表与官方意见不一的言论、抨击“粉饰太平“的官媒,这群人成了一股网络新势力。

这不仅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正在为自己及他人的权利呐喊,同时也说明了政府对言论的高压管控以及大陆构筑的“网络防火墙”已经无法遏制汹涌的民意浪潮。
何为“夜间人”

“夜间人”指的前苏联在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白天和公开场合高喊:“苏联万岁、苏共万岁”的人,在夜间或是私下则发表截然不同的观点。

“夜间人”大量涌现的原因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苏联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与美国分庭抗礼。但苏共党内腐败日益猖獗,裙带风盛行。苏共一贯的对言论和意识形态上高压控制使得民众只得转入地下发表满腹的怨气。而在夜间,向往自由的人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阅读“地下出版物”、收听西方广播、发表对政府不满的言论甚至开领导人的玩笑,“夜间人”这个称呼也就随着诞生其中也不乏众多苏共党员。可见,缺少发泄民怨的合理渠道以及对言论和出版的管控是造就这一群体大量“繁殖”的土壤。而这两点在当今中国大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微博时代”中国的“夜间人”

自十多年前,“天涯”、“篱笆”等论坛聚集了数量庞大的中低层民众。他们在此发表针对中共推行的政策和宣传的价值理念相反的言论。那时中国的“夜间人”群体已在网上星火燎原。

伴随“微博”(类似“facebook”和“twitter”的更快速、更自由、更开放的社交平台)的出现 “夜间人”们又得到了一个绝佳的沟通平台,每个人都能成为“大V”。同时接受来自支持者的簇拥以及“五毛党”的谩骂。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初《南周》新年贺词遭到中共广东宣传部门删改一事,新浪、腾讯等几大微博上,“夜间人”们和“五毛党”展开了持续数周的“论战”。其中更有一些 “微博大V”们都是支持南周的坚定一员。

在“论战”进行到白热化之际,中共对于正“大V”的打压随而来。因“莫须有”的理由“被喝茶”、“被封号”、“被失踪”,成了中共打压、恐吓的惯用伎俩。而这些拥有良知的人们还在继续呼喊着争取“自由人权”、支持“民主宪政”。

“习李新政”下“夜间人”的发展预测

通过中共“十八大”和今年三月的“两会”,“习李”接过了“胡温”的指挥棒,党政军三权大权在握。上任伊始,二人祭出“反贪”的大旗,处理了以李春城为代表的一系列“高官”让部分民众看到了改革的希望。然而在意识形态上一如既往的高压管控、中共高官子女陆续接班掌权,足以表明所谓的“习李新政”实质上是借着反贪来进行权力洗牌,本质上还是在维持 “一党独裁”的模式。

“七个不能讲”、“两个不否定”、“十六条”等的公布,又不禁让广大网民对微博等社交工具有悲观的预期。

今后,摆在“夜间人”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其一,就是彻底封口;其二,就是从网络走向街头,形成固定的群体,为了实现各种诉求为,进行街头抗争。近期昆明市民“反PX游行”、上海松江民众抗议电池厂落户的散步,就是“夜间人”从网上抗争走向街头抗议的典型例子,而且将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网络上大量“夜间人”的出现,表明了中共对民众“洗脑”的成本越高而效果却越弱,最终必然在滔滔民怨中走向灭亡。呼吁西方自由国家的政府、团体以及个人,在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同时,持续就人权、宪政等问题向中共施压,从外部促使中国社会向奉行“普世价值”的宪政国家发展。

一个催生了“夜间人”的社会不可能走向阳光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然而天总是会亮的,天亮的那一刻就是”夜间人”从黑夜走进黎明的那一刻。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