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人类太空探索走向何方?

发表时间:

50年前的今天,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1小时48分钟,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也从此揭开了人类的太空争夺。如果说太空飞行的实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手段突飞猛进的话,50年间,冷战背景激励下的两强相争逐渐演化成多元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人类眼中原本可能 “起舞弄清影”的太空早已经不再寂寞。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的确,加加林的首次太空飞行加剧了冷战背景下的俄美间激烈的太空竞赛。苏联1957年率先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与1961年4月的首次实现人类太空飞行都宣告了苏联在太空开发技术领域领先于美国的绝对优势。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这种优势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领域。此前因为基本生活用品生产技术粗劣而被西方国家耻笑的苏联终于可以借太空领域的突破面对西方扬眉吐气,将加加林的创举称作是“苏联人民”智慧的象征,称他显示着“社会主义”强大力量。加加林因此成为苏联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工具,在完成太空创举几周之后,在全球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宣传旅行。

苏联的太空突破让美国航天界倍感压力。加加林创举一个月之后,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推出阿波罗登月计划,誓言要在进入70年代以前实现人类登月飞行。美国人终于如愿,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在月球行走第一人,标志着美国太空开发技术扭转劣势,超过了社会主义苏联。

欧洲只是在1975年才成立欧洲太空署,加入太空开发的竞争行列。

但是,巨额财力投入逐渐使美苏竞争感到力不从心。苏联已无力赶超美国,美国也一方面加强与欧洲的合作,另一方面尝试与昔日的竞争对手合作。1975年,苏联制造的联盟-19号在太空飞行到美国的阿波罗18号旁与之靠接,允许对方宇航员进入彼此的飞船参加合作实验,美苏的太空竞赛从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1998年,国际空间站修建标志着太空开发走向国际合作的开始。

50年后的今天,原本寂寥的太空已经不再是美、俄两大国独霸一方的空间。2003年,中国首次发射载人飞船成功;2007年,日本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顺利升空;2008年,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无人航天探测器“月球飞船一号”,奔向月球;2010年,伊朗也终于实现将动物送入太空的旅行……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太空开发行列之际,美、俄两个太空开发先驱的努力日益失去动力。2010年美国宣布放弃重返月球计划,2011年,“发现者”号宇宙飞船也“奋进号”飞船之后尘,宣布退役。自此,美国的太空发射将完全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太空竞赛似乎有回到了60年代初苏联独领风骚的原点。

不过,俄罗斯的太空开发技术虽然仍然实力雄厚,也仍然是卫星发射领域的领军国家,自2008年起,太空开发计划的预算也翻了一番,但是,预算规模远远落后于美国,除了依赖往日积累的实力以外,目前也没有新的突破。

太空开发技术的发展不仅终于实现了人类走出地球探索的梦想,也推动了人类整体科技手段的进步。除机器人、远距离通讯、太空地位系统等发现来自太空技术的开发外,当今世界不同领域近1600余项发明都来自太空技术的启发。

不过,太空竞赛自一开始就伴随着军事用途的考量。自80年代起,探索太空的努力就随着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启动,纳入了两大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轨道。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进入90年代,太空信息体系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给美军带来的优势也使更多的国家认识到了太空在人类军事争夺中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加加林已经离世,美苏冷战时期的争夺也宣告结束,但由首次太空飞行开始的太空竞赛如今在广阔的范围继续。如何避免地球上的厮杀走向太空还是人类迫切需要面对的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