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物特写

樊尚-朗贝尔:生死线上无奈的徘徊者

发表时间:

法国人樊尚-朗贝尔(Vincent Lambert) 在他生龙活虎的岁月并不曾有过惊天动地的举动,但他命悬一线的5年却使他成为法国当今社会围绕生命界限、围绕安乐死的争论与思考的核心。不过, 面对家庭的撕裂,面对社会的争论,面对现代医疗手段,面对司法的介入,他却是自己的生命的无奈的旁观者,只能听任旁人决定自己的生与死。

2014年1月15日,樊尚-朗贝尔的父母在法国北部某地行政法院听取相关裁决。
2014年1月15日,樊尚-朗贝尔的父母在法国北部某地行政法院听取相关裁决。 (图片来源:法新社/HERVE OUDIN)
广告

现年38岁的樊尚-朗贝尔处于植物人状态已经5年有余。2008年9月29日,一场严重车祸迫使医生不得不人为将他置于深度昏迷状态,以避免严重的脑创伤进一步扩大。他苏醒过来时,不仅已经四肢截瘫,而且,对诸如光线、声音等外部世界的感官意识也已经极为有限。他的眼睛还可以活动,对疼痛也有感觉,但却没人能知道他是否能听懂他人对他的谈话。80余次言语功能治疗都没能帮助他与外界建立起任何形式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这些年间,他一直完全靠人工进食、进水维持生命。对于医生来说,他的脑损伤已经没有康复的可能。

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也许暂时挽住了樊尚-朗贝尔走向死亡的脚步,但他在何种程度上还在人间呢?

樊尚-朗贝尔命运重新提出了生命的界定问题,也在法国社会重新引发围绕安乐死问题的争议。在基督教文化中,生命为上帝赐予,其去留都应听从上帝的安排。但在现代医学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段可以影响生命轨迹的今天,哪里是生命的终点,答案已经不再显而易见;谁来决定生命的终点,答案更是争议纷纷。利用现代医疗手段不惜代价地维持生命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对强加于人的主观愿望?

樊尚-朗贝尔的家人围绕是继续维持其生命,还是让他平静离开人间的分歧与撕裂可以说集中反映了法国社会传统思维与当代现实之间的争议,近期困扰法国的种种社会抗议风潮也从中可见一斑。

的确,樊尚-朗贝尔其实是在一种极为保守的宗教信仰氛围中长大。从家庭形式来说,这个家庭也许不无现代:他兄弟姐妹9人,但出自3次不同的婚姻。他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但坚决反对堕胎。他的母亲是一家医学诊所的雇员,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信徒。樊尚-朗贝尔就在这个三次重组的大家庭里长大。12岁时,他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被送入一个天主教教会住宿学校读书。父母为他选择的学校位于法国南方的奥德省,由一个接近极右翼团体的全教旨倾向的宗教团体主办,那里的神职人员总是身着教士长袍。但少年樊尚因为不服管教,而被学校开除,在兰斯一所类似高考补习学校完成了学业。护士学校毕业后,他成为北部某医院精神病科的专业护士。据他的一个姐姐介绍,此时的樊尚也像几位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开始与父母极端保守的宗教立场拉开了距离。与一名护士结婚后,樊尚与妻子在北部一座小城安家。他们的女儿就在他遭遇车祸前几周出生。

最近5年间,樊尚家人围绕是否应当继续维持他有限的生命争执日趋严重,并最终诉诸司法。家属愿望与医生意见之间本已复杂的关系又增添了司法裁决的困扰。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樊尚在不幸之中,也有他幸运之处,在他命悬一线的日子里,他的妻子每天都会去医院探望,倒是他的父母因为驻地遥远,而不能照料于床前。但他妻子最终认为,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这样有限的生命已无必要,让他平静离去也许是对他最后一次爱的表达。这种立场得到了樊尚部分兄弟姐妹的支持。2013年4月,治疗团队决定不再人工维持樊尚的生命,中止了人工进食。但是,樊尚的父母和另外几个兄弟姐妹则对医院的决定提起诉讼。当地法院最终裁决,要求医院对已经停止进食31天的樊尚恢复人工进食。同年底,治疗团队注意到完全无法与外界交流的樊尚的一些身体反应让人感觉他希望结束这样的生活,于是再次决定停止人工进食。樊尚的生死问题再次提交司法,这一次一直提交到法国最高行政法院。但最高行政法院法官面对这桩既涉及法律,又涉及医学职业道德守则和社会伦理,既复杂又敏感的案件,深感责任重大,不想独自承担,提请行政法院全体会议集体定夺。最高行政法院应当于2月13日做出裁决。

樊尚-朗贝尔案件首次将司法裁决引入了是否维持生命的决策程序。以往,这样的决定只由医生与家属协商做出。如果说法国曾在2005年通过一项法律(雷奥内蒂法Loi Leonetti),有条件地允许病人或相关各方在无力回春的情况下,不必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命的话,安乐死在法国社会仍然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有关方面当然会尊重当事人本人意见,但很少有人提前就自己的生死留下书面嘱托,更何况原本正值青壮年的樊尚-朗贝尔。他的妻子和一些兄弟姐妹虽然提出,身为专业护士的樊尚生前在闲谈中曾流露不希望完全靠医疗辅助手段维持生命的想法,但却苦于无法拿出相关证据。

在司法裁决前,樊尚-朗贝尔的病房已经上锁,门外的走廊配有监视摄像头。已经身不由己、也无法向家人、向社会表达其心愿的樊尚事实上已形同囚徒。但由此引发的争议也许将有助于法国社会对安乐死问题的思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