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褫夺国籍修宪草案为何在法国引发争议?

发表时间:

法国人的2015年几乎在查理周刊恐怖袭击的震惊中开始,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和巴塔克兰剧院恐怖袭击的重创以及围绕褫夺恐怖分子法国国籍的纷扰争议中结束。恐怖袭击没能让法国人退缩,反而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大动员。1月11日,百余万巴黎人走上街头,捍卫新闻自由;11月13日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后,尽管有政府的集会禁令,但形式别样的多种自发集会活动以及议会两院联席会议对延长紧急状态期限的一致支持仍然体现出国民上下一致的团结。但时至年底,作为政府应对恐怖活动措施之一的褫夺双国籍恐怖活动人士法国国籍的修宪提议却引发广泛争议,尤其是在左翼阵营。政府相关修宪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法国左翼阵营为何如此反对?

2015年11月13日巴黎第十区遭遇恐怖袭击的一家酒吧门前的纪念鲜花与法国三色旗。图片摄于2015年11月22日
2015年11月13日巴黎第十区遭遇恐怖袭击的一家酒吧门前的纪念鲜花与法国三色旗。图片摄于2015年11月22日 图片来源:路透社/Charles Platiau
广告

引发争议的修宪提案具体内容

法国政府12月23日通过的修宪草案主要包含两项内容,一是将紧急状态以及共和国总统在危机状态下的特别权限写入宪法,另一项是将褫夺国籍的可能性扩大到生为法国人而同时拥有其它国籍的人士。连日来引发广泛争议的就是这后一项内容。

褫夺双国籍者法国国籍的可能,在法国民法中已有规定。但这项规定目前只涉及那些在出生后通过婚姻等途径获得法国国籍的入籍者,而不涉及那些因为血缘或出生地而自然拥有法国国籍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法国对于国籍的确定遵守属血和属地两种原则。父母中至少一人拥有法国国籍者,无论出生地如何,都自然拥有法国国籍。在法国出生,至少父母一方也在法国出生者,或者至少父母一方在1962年7月出生于阿尔及利亚者,也自然拥有法国国籍。

在这些因为出生条件而自然拥有法国国籍的人之外,外国人可以通过婚姻等途径获得法国国籍,但需要满足居住,就业,社会融入等条件。在法国出生,但父母均为外国人者,可以自13岁起,在一定条件下,申请入籍。

有关褫夺国籍的规定之所以只针对双重或多重国籍者,是因为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禁止任何国家使某些人成为无国籍者,而法国是这项人权宣言的签署国。

法国民法典关于褫夺双国籍者法国国籍的规定有明确的限制。首先,规定针对特定的违法行为,简而言之,一是破坏国家根本利益或从事恐怖活动,二是侵犯公权力机构执行公务者,三是逃避国民服务法(Code du service national)义务者 ;四是为他国服务,从事有损法国利益者。

此外,宣布褫夺国籍决定,必须是所指控行为发生在获得法国国籍之前或者是在自获得法国国籍之日起的十年以内。如果所指控行为是危害国家根本利益或恐怖活动的话,这项十年期限则为自获得国籍日起的十五年内。

法国政府将在今年2月3日提交国民议会讨论的相关草案希望将目前只针对入籍拥有法国国籍的双国籍人士的规定,扩大到自然拥有法国国籍的双国籍人士,条件是当事人被确认犯有严重危害国家生存的罪行并被判刑。

据估计,法国大约有300万到350万的人拥有双重国籍。而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根据内政部的数据,自1973年以来,总共只有26例褫夺国籍的案例,其中只有13例是因为恐怖活动。

支持者立场

12月31日,总统奥朗德在年终讲话中,重申了要将扩大褫夺犯有恐怖活动罪行者国籍范畴写入宪法的决心。政府总理瓦尔斯12月28日在其脸书上指出,归属法国与针对法国制造袭击行动,二者不能相容。他解释说,褫夺国籍象征着将那些犯有恐怖活动罪行者彻底排斥在国民契约之外 。

的确,在法国的入籍条件中,所谓社会融入不仅包含掌握法语语言,也包含接受共和国价值观。

但是这项修宪提议在左翼阵营中引起广泛争议。

最支持这项主张的当属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党。共和党人等传统右翼政党中多数人虽并不反对,但鉴于这项主张由左翼政府提出,他们对投票支持提案也有些进退两难,态度暧昧。多数人着重强调的是这项措施的象征意义。中右翼政党独立民主联盟UDI国民议会议员团主席Philippe Vigier12月30日向法国媒体(Sud Radio)表示,应对法国遭遇的袭击,必须要有有效的,有象征意义的措施。强调法国主权思想的政党Debout la France 的领导人Nicolas Dupont-Aignan向法国媒体表示,这是一项有强烈象征意义的举措,宣示着国籍的重要性。

社会党中也有人支持这项主张,但各有各的理由。社会党议员团的一份内部文件强调,褫夺国籍的措施是国家针对那些国家的背叛者的正当惩罚。这份内部文件认为,相关措施的具体作用之一是可以将当事人转往他拥有国籍的国家,是剥夺他作为法国人应有的诸如政治权利以及部分入职权利。

社会党内也有人提出,相关修宪提案可以改变目前相关规定中将双重国籍者区分为两类的事实上不平等现状,修改之后,褫夺国籍法案将不加区分,针对所有犯有恐怖罪行的双国籍者。

法国民众对这项修宪提议则态度十分明确。最新民调显示,绝大部分法国人都支持这项措施,即使是左翼政党的支持者中,也有73%的受访者赞成这项主张。在接二连三的恐怖袭击重创下,法国民众的这种立场并不令人意外。

那么左翼阵营内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呢?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当然,投票支持一项右翼、尤其是极右翼政党推崇的主张的确让左翼政党内外“左右”为难。

反对者的理由可以分为三大类

最重要的理由从价值理念出发,认为相关提案将法国人分为两类,将拥有双国籍者打入另册,让外国裔法国人成了二等公民,从而违背共和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原则,也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共和原则。瓦尔斯政府前任教育部长阿蒙强烈反对这项措施,他表示,有些人挑动年轻人,说他们中有些人生在法国却并不被看作是真正的法国人,出台这样的措施,等于在说他们说对了。历史学者和移民问题专家patrick Weil指出,在君主制国家,国民以君王为核心团结在一起,但在像法国这样的共和国体制下,发挥凝聚作用的是公民之间的平等。

反对者认为,奥朗德政府这项提案违背了左翼恪守的传统价值理念。一批左翼知识界人士12月30日在一份请愿书中指出,这样的措施将法国人分为“真正”的法国人和其它法国人,这将动摇国家归属的含义。请愿书强调,法国的根本价值中,首当其冲的内容是平等与博爱。

面对政府的坚持,有人重新拿出了五年前,也就是2010年9月,时任右翼政府提出扩大褫夺国籍权限时,一些媒体和民间团体在《解放报》发表的反对呼吁书。当时在野的奥朗德和瓦尔斯都签署了这份联名呼吁书,指责萨科齐提出的扩大褫夺国籍权限措施首次公开将法国人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获得法国籍者,另一类是入籍者,而国家应当有尊严地、平等地一视同仁。奥朗德本人当时还向媒体表示,这样的措施破坏了共和国的传统,而且对法国公民也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呼吁书认为萨科齐政府以保证安全为借口,试图传达一种简单而且不诚实的概念: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是外国人和出生于外国的法国人造成的……当年的这些观点与如今反对奥朗德政府相关提案者的论据出奇相似。

反对这项修宪提案的另一类理由是这项措施是否有效。其实政府总理瓦尔斯本人也承认,这项措施的实际效力有限,其意义更是象征性的。曾经担任反恐事务法官的特雷维迪克Trévidic 也向法国媒体表示,那些坚定的恐怖活动分子根本不在意国籍问题。一个恐怖分子,无论他是什么国籍,都是危险的。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2015年1月和11月法国发生的两波恐怖袭击事件中,绝大部分凶犯都只有法国籍。这意味着无论是否修宪,他们即使被活捉,也不能被剥夺国籍。

从法律角度讲,被褫夺国籍者应当被遣送出境,转往另一个国籍所在地。但欧洲人权法院有权审查遣送裁决是否符合法国签署的国际公约。而且,法国里尔大学国籍法研究员Jules Lepoutre就此提出问题:从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角度讲,哪一种选择更好?是将这些个人留在本国境内,还是驱逐出境,让他们逍遥于一切监控之外?

还有一些人站在法律的角度反对这项修宪提案,一方面认为将拥有双重国籍的法国人概念写入宪法十分危险,因为这将分类概念合法化了。历史学者及移民问题专家patrick Weil 认为,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区别出两类法国人,会对需要营建的国民和谐共处产生破坏性的后果,而且很可能对打击恐怖主义也没有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有人提出,目前的民法典中已经有关于褫夺国籍的规定,政府只需要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即可,完全不必大动干戈去修宪。这种说法虽然不错,但法国宪法委员会对法律条文是否违宪有发言权,奥朗德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担心修改法律条文中关于褫夺双国籍者国籍的规定会被裁定为违宪,而走修宪渠道则可以绕过这样的可能。

战争年代的历史记忆

在种种争议声中,如今又出现了新的提议:比如将褫夺国籍的可能扩大到所有法国人,无论是否拥有双重国籍的恐怖活动分子,左右翼阵营中近日都出现了同样的声音,希望借此走出目前的争议,但这意味着需要修改此前法国签署世界人权宣言时的承诺。总理瓦尔斯近日已经明确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他表示,法国不会制造无国籍者。

另一项提议是恢复Iindignité nationale罪来取代褫夺国籍。所谓Iindignité nationale罪是法国在二战结束后的1944年8月29日推出的一项法令,旨在剥夺那些曾与纳粹占领军合作者的部分公民权利。当事人被剥夺公民权利,也不能进入某些职业和岗位,不能担任公职,但仍然保留法国国籍。在法国刚刚走出德军占领的背景下,这项罪名旨在既惩治那些曾与占领军合作者,又同时避免已经饱经战争苦难的国家再因为报仇心理而撕裂。

无论是褫夺国籍,还是Indignité nationale,都带着一种战争年代的痛苦记忆。以褫夺国籍作为惩罚措施在法国历史上早有先例,但在一战期间的1915年才明确写入法律。当时涉及的是那些在一战中参加德军或奥匈军队对法国作战的、拥有法国和德国,或者法国和奥匈帝国双重国籍者。二战期间,维希政府重新拿出这项措施,戴高乐将军等一些重要人物都因此变成了无国籍者,但这项措施尤其针对犹太人群。二战期间大约总共有一万五千人失去了法国国籍,其中40%是犹太人。二战结束后,很多曾与德国占领军合作者也被剥夺了国籍。此后,法律中虽然仍然有褫夺国籍的条文,但很少使用。一名不愿披露姓名的历史学者向法新社表示,第三共和国(1870年至1940年)制定的涉及国籍问题的政令,为维希政权此后滥用这些权利提供了可能。

Indignité nationale罪名在法国解放后涉及大约近十万人。专门研究这段历史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Anne Simonin指出,这是一项十分沉重的刑罚,被定罪者因此而成为二等公民。1951年,政府推出大赦令。这项罪名被废除。

 

连续的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法国人,但共同的价值理念还是让法国人在惊恐之中团结起来。如果说查理周刊袭击事件后万人空巷的大游行体现出团结一致捍卫新闻自由的决心的话,如今围绕扩大褫夺国籍规定权限的纷纷扰扰的争议也是法国社会对其核心价值的审视与思考,争议的核心是恐怖威胁重压之下,如何在安全考量与多元、平等、自由、和睦共处这些核心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