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人物特写

巴切莱特:写入智利史册的女总统

发表时间:

2013年12月15日,曾经是智利首位女总统的米歇尔•巴切莱特再创先例,在新的总统选举中轻松取胜,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第二次当选总统的女性。4年前,她在万民拥戴中结束了首届总统任期;4年后,她在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了62%的支持,创下智利自1989年恢复民主体制以来总统选举中得票率的最高纪录。但是,再次出征的巴切莱特能否不负众望,兑现诺言,回应选民的殷切期待?

广告

的确,时隔4年,智利选民对这位空军少将的女儿仍然爱戴如初。这种感情纽带开始于2000年。当年,儿科医生出身的巴切莱特接受时任总统里卡多•拉戈斯任命,出任卫生部长。使命是在3个月内,改变国内初级保健中心就医难的局面。巴切莱特没能如期完成使命,但是她努力改善医疗体制的努力得到了民间的肯定。总统拉戈斯亲往一个保健中心视察改革进展时,一名妇女为了向卫生部长表达感谢,竟毫不客气地推开总统,并要求总统一定要留住这位卫生部长,这让拉戈斯颇感意外,意识到这位女部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赢得了民众的爱戴。两年后,巴切莱特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成为拉美地区第一位女国防部长。其间,她致力在这个军事独裁政权长达17年的国家推动军民对话与全国和解,她的民意指数持续攀升,最终成就了2006年她在总统选举中的胜利。

在2006年至2010年的四年间,她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措施,希望改变国内严重的贫富分化。作为智利这个社会观念十分保守的国家的首位女总统,她也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女性社会生存条件的措施,她领导下的政府遵守了男女阁员人数平等的原则,扩大了各地托儿所的接收能力,提高了在家照看孩子的女性的退休金,改善了职业女性在工作场所的哺乳条件,等等。不过,推动男女平等参政权利以及缩减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的法案未能获得通过。

2010年3月,首届总统任期结束时,巴切莱特的民意支持率超过80%,可谓声望如日中天,她被称作是“智利人的母亲”。但是,智利宪法不允许蝉联总统任期。巴切莱特退出国内政坛。

同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她为新成立的联合国妇女署负责人。

巴切莱特在民众中的声望在一定程度上来自她的个人经历和不循规蹈矩的为人品格。

像许多智利人一样,军事独裁年代也在她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她1951年9月21日出生于首都圣地亚哥。父亲阿尔贝托•巴切莱特是空军少将。母亲安赫拉•赫里亚是考古专家。由于父亲职业的需要,巴切莱特自幼随父亲在国内外多处生活与学习。1973年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社会党人阿连德领导的政府。巴切莱特的父亲因为支持阿连德也迅速被捕入狱,并在6个月后被折磨致死。巴切莱特与母亲也未能躲过迫害。1975年,母女二人双双被捕,遭受酷刑数日后,获得自由。母女二人踏上了流亡的旅程。短暂避难澳大利亚后,又转往东德。巴切莱特在那里继续她的医学院学习。

1979年,皮诺切特军事独裁政权依然强势。已经返回智利的巴切莱特虽然获得了外科医生的文凭,却被以所谓“政治理由”拒绝了进入公益医院任职的可能。她开始一方面攻读儿科专业和公共卫生专业,另一方面为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救助军事独裁政权受害者的孩子。1990年皮诺切特退出政权后,巴切莱特开始更多地投身社会活动,并开始研究军事问题。她自己后来解释说,这是为了能理解军方的思维,理解军事政变的理由,也从而理解父亲为何而死。她为此曾赴美国深造。这段学习为她后来出任国防部长打下了基础。

军事独裁年代也许给巴切莱特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但她显然并不因此而耿耿于怀。对于曾遭受酷刑的经历,她绝口不提。而她促进军民对话与全国和解的努力甚至为她在昔日皮诺切特的追随者中赢得了支持者。

她的个人生活与行为方式也有别于智利传统的政治人物。她两次结婚,两次离异,在保守观念根深蒂固的智利,带着3个孩子的单身母亲的生活想必也需要不少勇气。智利在2004年才承认离婚是合法的权利。她的亲民形象也与政治领导人传统的刻板风格形成反差。她为人热情开放,平易近人,也不介意在公众场合唱歌、跳舞,与民同乐。

放弃联合国妇女署安逸的工作,重新投入总统竞选原本不是巴切莱特最迫切的愿望。她直到最后时刻才决定再次参加竞选。她解释说,这样选择是受到了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驱使。

2014年3月,巴切莱特将重返阔别4年的总统府。她承诺将在上任一百天内兑现50项改革措施。但竞选诺言的落实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议会各派政治力量间的较量。她领导的新多数联盟党虽然在立法选举中胜出,但并未赢得绝对多数席位。

深受爱戴的巴切莱特要满足民众的期待,还需要面对诸多挑战。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