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口罩恐慌背后供不应求与应变之道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专题是:口罩恐慌背后供不应求与应变之道。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伴随着疫症恐慌的是对于口罩的逼切需求,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都一罩难求。全球口罩每日生产约四千万个,中国占了一半,疫情之下口罩需求飙升一百倍,口罩严重短缺。中国在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十一日期间,从全球购买了七亿三千万个口罩,来源远达非洲的肯尼亚。为了应付需求,中国的富士康、比亚迪、中国石化等都投入口罩生产。

台湾富士康员工戴口罩春节前开年终会,台北,2020年1月22日
台湾富士康员工戴口罩春节前开年终会,台北,2020年1月22日 REUTERS / Yimou Lee
广告

口罩荒之下出现了哪些现象呢?
由于疫情在邻近春节时爆发,很多工厂已经停工,工人也已经回乡过年,口罩在短时间需求激增,形成「一罩难求」的局面。不少民众在紧急需求下一时仅能通过网上微商或者代购购买。在口罩稀缺下,代购成为一门暴利的生意,尽管价格翻了几番,仍然非常畅销,平日约两百日圆一包五个的普通外科口罩在日本代购的价格已涨至三千日圆以上。
中国大陆当局和民众如何应对口罩荒?
春节后,部分城市开放指定药房购买国产外科口罩,各地药房纷纷排起长队。为避免人群聚集产生的感染风险,一月底时,厦门、广州、南京等多地发布政策,施行预约登记购买口罩。如厦门市口罩购买方式由预约制调整为网上登记、公证摇号、结果公开、现场购买,参加摇号对象仅限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门缴纳社保人员;上海可在线上提交个人信息预约,然后在预约时间内凭短信或二维码到指定药房购买,每户每次限购五个。
香港口罩供应情况怎么样呢?
在口罩荒情况下,香港市民购买口罩的方式可谓五花百门。一盒五十个的外科口罩的价格也急升超过五倍,至超过二百港元(约二十五美元),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过八百元一盒的荒谬情况。香港各政党,如香港众志、公民党都有从各地购入口罩但供应有限,也很快被抢购一空。香港众志最新宣布已从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购得一百二十万个口罩。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呢?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历史罕见的大蝗灾肆虐,自也门延伸至东非,四千亿只蝗虫向东蔓延至印度与巴基斯坦,数以千万计人口的粮食被蚕食。中国西南的西藏与云南以及东南亚都受到威胁,正严阵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