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能源

2018“地球一小时”:抗地球暖化、保自然生态

从纽约帝国大厦到埃及金字塔,全球各大地标性建筑本周六将熄灯小时,以响应“地球一小时”的全球节能活动,应对气候变化,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除抗气候暖化主题外, 增加了呼吁保护自然生态的内容。 

WWF官网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图片
WWF官网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图片 WWF官网
广告

“地球一小时”最早于2007年在悉尼发起,活动倡议每年三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8点半,家庭和企业关闭不必要用电一小时,活动旨在推动减少能源消耗,唤起人们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现在这一活动已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各大著名建筑和古迹的参与更使活动具有象征意义。周六这一天,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伦敦大笨钟,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迪拜的哈利法塔、雅典卫城以及香港摩天大楼等都将在这一天陷入黑暗一小时。

今年的活动除了单纯的全球变暖议题之外,增加了呼吁保护自然生态的内容。活动之际,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专家会议正在哥伦比亚召开,会议将就地球生态多样性、动、植物及土壤状况提出报告。

负责协调“全球一小时活动“的世界自然基金(WWF)总干事兰博 蒂尼(Marco Lambertini)向法新社说,“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气候变化只是更为广泛的生态危机的一个部分,我们希望利用更为人所知的气候变化议题,来促进对同样广泛、同样危机地球的自然生态破坏的重视。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长帕尔默(Cristiana Pasca Palmer)同样表示,“自然一旦被摧毁,我们所知道的地球生命将不复存在,因此采取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现在以及将来每天的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今年活动的组织网站上,专门设立了“自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论坛。全球多个参加活动国家均提出了针对自然生态保护的措施,如应对海洋塑料危机,中国和新加坡的反滥用塑料袋获得;印西、肯尼亚和巴基斯坦的植树活动;以及发起拯救克罗地亚和 斯洛文尼亚河流联署签名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