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习近平希望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又如何

发表时间:

中美贸易战自从去年5月份爆发以来起伏跌宕,不仅中美两国,全球经济也犹如坐过山车,跟随着两国谈判团队的进展和两国领导人的声明上下波动不止。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指出,中国方面对签署协议有迫切需要但怀疑缺乏诚意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应称,中国希望与美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但保留在必要时进行报复的选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4日巴西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时对香港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4日巴西出席金砖国家峰会时对香港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Pavel Golovkin/Pool via REUTERS
广告

今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经过与中方代表谈判后,曾经发出接近与北京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并有望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智利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签订这个协议。但不曾想,智利因为深陷社会政治危机而不得不取消了这个原定于11月15日至17日在首都圣地亚哥举行的峰会。而眼看即将达成的中美贸易协议不仅没有异地而签,反而传出各种不利的消息,引发对该协议是否能与今年完成的质疑声。

曾对该协议极具信心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最近多次表示,如果不能与中国官员达成休战协议,美国将“大幅提高”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就在本周三,特朗普在参观苹果公司时告诉记者,之所以尚未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是因北京并未“加紧”协商。特朗普说他不认为北京正加紧脚步,以达到他想要的程度。但中国想达成协议的程度比美国多很多。言下之意,北京尽管比美国更希望达成协议但却一直在拖延。特朗普一句话将责任推到了北京。之前他也在内阁会议放话,中国得要达成他喜欢的协议。如果不能和中国达成协议,他就要把关税加得更高。反正他也挺喜欢现在的局势。

或许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的指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表示,中国希望与美国达成初步贸易协议,并一直在努力避免贸易战,但他也警告,中国在必要时也敢于报复。

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回答出席彭博新经济论坛的代表提问是说,经济学家警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陷入长期争端,破坏供应链、阻碍投资和抑制企业信心,正在加剧全球经济的风险。 习近平指出,中国希望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但必要时会进行反击,他也强调中方一直在积极努力避免发生贸易战。他说,中国没有挑起这场贸易战,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习近平说:我们一贯表示,我们不想发动贸易战,但我们并不害怕贸易战。

中国方面主导与美国谈判的副总理刘鹤周三(11月20号)晚间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说,他对美国方面在谈判中提出的要求感到“困惑”,但同时表示自己对双方能达成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感到乐观。

那么,中美两国都纷纷表示愿意签署的贸易协议究竟卡在哪里呢?从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是否能达成协议并不仅仅取决于两国领导人的意愿,而是北京和华盛顿基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多个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

特朗普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曾在10月1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美中双方可能需要5周时间,才能达成初步协议。到目前超过5周时间后,贸易专家与曾就美中贸易谈判获得简报的人士告诉路透社,贸易协议仍然“遥不可及”,而且谈判可能更加困难。

路透社也援引贸易专家及接近白宫人士周二透露,美中推迟达成贸易协议的主因是北京施压要求美方更广泛降低关税,而特朗普政府也提出更多要求反制。但一位消息人士说,特朗普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西泽都承认,如果降低关税以促成协议,却没能解决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等核心议题,这项协议不会被认为对美国是项好协议。

除了以上的问题,消息人士也披露,在最近一次的电话会议和其他场合,两国官员在保障智财、协议落实机制等都取得一定进展,但双方在其他已承诺事项的细节,却难达共识。报道称,特朗普希望把中方加购美国农产品的具体安排和关税取消百分比等细节纳入初步协议;但中方则不愿给出细节性承诺,中方官员坚持,任何农产购买都将基于市场法则且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特朗普先前的说法,是希望中国把每年对美农产采购,从贸易战前的水准提高一倍至500亿美元。

而加入以上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贸易协议是否能签署也还有未知数,也有分析认为,美中贸易谈判举步维艰,也由于白宫内部对应该如何对付中国仍有歧见,而特朗普仍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否决任何达成的协议。

在此关键时刻,香港持续了六个月的紧张局势也被视为两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不利因素”。特朗普极有可能签署参众两院都已经顺利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香港局势如果进一步恶化,美国是否会将贸易协议与香港直接挂钩也都还是未知数。

中美两国经济政治都受制于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尽管特朗普说他并不讨厌目前的局势,但习近平抛出了一个绣球后,特朗普是否愿意接?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