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吾尔开希:记忆是对抗暴政的方法 不能被抹杀

发表时间:

在八九六四三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采访到来巴黎出席纪念刘晓波的纪录片《刘晓波  挑战北京的人》的首映式的学运领袖吾尔开希,他认为,虽然没有希望到底在哪里的答案,但是仍然可以有希望。

资料:八九民运期间一个支持学生的记者团体在游行,1989年5月17号
资料:八九民运期间一个支持学生的记者团体在游行,1989年5月17号 @路透社
广告

《挑战北京的人》一片导演是前法国《解放报》驻北京记者,目前担任无疆界记者主席皮埃尔-哈斯基(Pierre Hasky),有法德合资的欧洲艺术电视台Arte制作。片中有罕见2008年拍摄,刘晓波入狱前也许是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珍贵视频,也有他在北京与美国纽约等地的民运战友多人和目前到德国政治避难的妻子刘霞等人的采访。这个纪录片为刘晓波为中国民主前途将牢底坐穿献出生命的过程做了一个线性的介绍,导演希望观众了解他的民主理念养成、动机和对中国民主的想像等。影片中也有不少整整三十年前,6月4号凌晨天安门广场附近学生市民遭到解放军开枪受伤抢救的场面。

在由胡耀邦的去世引发北京和全国各地大学生的运动发生后,正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刘晓波毅然决定返回北京加入其中,他看到了中国民主的希望和曙光,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到北京后,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对广场上学运领导的组织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据介绍,刘晓波等人在六四屠杀之前与解放军谈判后,为广场上的学生争取到一条撤退的路。但是,无辜学生和民众最终被解放军屠杀的结果成为他之后的人生中都难以卸不的重担。纪录片最后将镜头定格在刘晓波的脸上,当他说到六四死难者是,情绪十分激动,眼中泪光闪闪……

吾尔开希介绍,刘晓波从美国回到北京后就和他取得联系,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影片放映结束后,与观众见面会上,吾尔开希激动地说,他真的希望在座的所有人都能有幸认识到刘晓波这样一个朋友,一个天才。

吾尔开希也接受了法广的专访,谈到对六四三十周年的纪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吾尔开希: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按照现代历史的习惯,如果再过三十年就不再将其归为现代的事情,而是一个历史事件了,那我们也很担心中国曾经发生的这种事情会被世人遗忘。过去三十年以来,记忆是我们对抗暴政的一个很谦卑的方式,我们也一直在对抗共产党试图抹杀我们的记忆,我们一直希望维持住这个记忆,用这种谦卑的方式进行反抗。但是今天同时也要看到另一件事情,就是想要中国人忘记六四天安门的中国共产党还在做一件事,同时提醒着大家不要忘记,那就是他们仍然无论在境内对维权运动的压迫,对维吾尔族和藏人的迫害,对香港和台湾和威胁等等,这些都提醒人们,正是同一个当年残害和屠杀和平请愿的学生的那个政府。

吾尔开希目前生活在台湾,对于中国民主的前途,他认为:虽然中国现在有很多人享受经济发展的政策带来的物质好处,进而支持中国政府的政策,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品尝到自由的滋味,一旦知道了自由的好处,任何人,包括猪圈里的猪也会更喜欢自由的,但共产党政权采取封锁网络的方式压制民众和知情权,因此导致民众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局面。

乌尔开希说,六四过去了三十年,刘晓波没有见到自由的中国,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来能活三十了,是否还有重返中国的土地上。但他说不放弃希望:

吾尔开希:希望之人性当中的一个强大的存在,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会放弃希望,八九学运期间也是这样的,中国政府当时宣布戒严之后我们也不愿意放弃希望。只是如果想跟希望要一个答案,那是很困难的,我们没有希望到底在哪里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有希望。

乌尔开希是维吾尔族,他也特别提到新疆目前遭到严控的局面,一百到三百万维族和其他民族穆斯林被关在(再教育)集中营里,在集中营外的民众则受到全天候的面部识别和网络监控,毫无自由可言,面对这种局面,但却没有看到任何西方哪个国家领导人向北京提出抗议。由于北京经济势力的强大和市场的诱惑,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仅限于向北京象征性地提及人权,但为了得到市场,根本不要求北京给出回复。

吾尔开希:过去三十年以来,西方采取的中国政策对我个人来说是极其荒谬的,西方称之为承诺,我称为绥靖政策,而这个政策最后的结果是姑息养奸,是中国现在成为全世界的邪恶源泉,所以,今天,在六四三十周年之际,作为当时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想跟西方民主国家,本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的西方民主国家表达以下立场:你们姑息养奸造成的结果,你们也要共同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推动中国更加民主化,不光是中国民运人士的责任,现在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个公民的责任。能够拥有更大权力的西方民主国家的权利就更大。

吾尔开希最后说,八九命运得到了中国大批民众的支持得以发展,现在,中国的未来民主的希望更需要全球的支持。

感谢吾尔开希接受法广专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