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

金融时报忧一带一路输出中国经济失衡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15日)早举行领导人圆桌会议,主持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言时指出,期望会议能明确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合作方向,协调对接发展战略的成果。与此同时,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指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是刺激贸易和加深中国在整个地区的政治霸权的手段,虽然可能减少贸易壁垒和深化国际贸易,但同时输出中国的经济失衡。

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REUTERS/Thomas Peter
广告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领导人圆桌会议致辞时强调,各国须加强合作,应可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政策协调对接机制,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形成规范衔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局面。他强调,一带一路不能画地为牢,不搞排他性安排,反对保护主义,并加强政策协调。他下午会举行记者会,总结一连两天论坛的成果。

《金融时报》今天的社评则对一带一路提出质疑,形容一带一路倡议只是21世纪的殖民模式,约九千亿美元的资金,来自多家中资银行或中国支持的银行及信贷基金。一带一路虽适合中国存款多于国内投资需求的状况,但却同时令压力巨大的金融体系百上加斤,并将中国经济体中最糟糕的情况输出他国。

社评指出,中国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许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中国自然希望出口过剩产出,并让本国建筑企业接到境外业务。若此,建成的项目未必是东道国所需要的,自然亦不能产生预期收入,结果,支持项目建设的贷款将不会被偿还,进而损害东道国的信用评级,令中国金融体系更受不良资产拖累。

此外,中国亦以一带一路为加强中国在整个地区的政治霸权的手段,自然会以加强其地区领导地位作为廉价贷款的附加条件,这未必为其他国家接受,结果出现目前一带一路境外投资放缓的迹象。

社评总结,检视一带一路是否成功,应从项目有否让当地和全球企业参与以及项目落成后有否得到良好利用为标准,若不能达到上述标准,便说明中国是试图在买下地区领导地位的同时,输出本国的经济失衡。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