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基调

发表时间:

中国银行间流动性本周伊始仍延续紧势,央行公开市场随之加码净投放,全周净投放规模创逾一个多月来最大。分析人士称,在央行驰援下,市场流动性渐恢复平稳。他们并表示,近期基本面转暖外加汇率贬值压力下资金外流,货币政策难见明显宽松,流动性调节料仍会延用结构性定向工具;不过在金融形势内外交困之际,央行防风险和去杠杆并举的操作思路仍将维持。

广告

路透社报道,南京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浩称,近期宏观基本面和央行态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给市场造成冲击的是银行到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传导不畅导致的结构性紧张。

“资金紧了就放,松了就收,现在也是这个操作,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希望维稳流动性。”他并表示,货币稳健中性的态度也没有变,而且还会保持。

一私募基金交易人士称,央行无论是口头指导还是公开市场加大投放,都表明其仍致力于打通流动性传导渠道,从而维持资金面的平稳;不过从本周单日操作来看,其避免过度放水的姿态仍然不变。

本周初由于受到代持风险事件波及,资金面延续上周紧势,央行公开市场随之加大净投放规模;但在市场平复之后,今日单日操作则转为净回笼,表明央行在呵护资金面的同时又避免过度放水。

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而杠杆高企、美元走强对人民币形成贬值压力,资本外流加剧,这一方面对国内流动性造成抽离,另一方面也制约货币政策。业内人士分析称,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且国内基本面转暖,货币政策难以更加宽松,而流动性的调节仍将回到结构性工具身上。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报告指出,在资金面紧张时,央行依然会出手维稳,保持市场资金量上的充裕;同时从“去杠杆、防风险”这个大的政策目标的角度,货币政策只会中性偏紧而不会过度紧张,短期内货币政策更将趋于稳健。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随着外汇占款的收缩,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再贷款工具仍将是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他表示, “央行出手挽救市场流动性,但不改中性货币政策...短期来看,在‘防控金融风险’的指导下,央行仍将维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继续通过提高资金加权成本及加权期限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和配置资金头寸。”

国泰君安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徐寒飞亦在报告中表示,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央行三季度以来的操作,可以看出来2017年的货币政策主动宽松(包括释放宽松的信号和主动降准降息)的概率不高。

“货币政策难宽松,叠加去杠杆压力,短期资金面可能维持一段时间偏紧。”该报告称。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