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香港人对平反六四的坚持,并未因受攻击而逆转  

发表时间:

又是六四,又是维园悼念六四烛光晚会。27年了,6月4日酷暑之夜十多万香港市民一如既往集会纪念北京天安门广场曾经发生过的那个悲壮惨烈的日子。同时,在香港本土分离运动兴起的背景下,今年的六四纪念活动出现前未所有的分裂,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香港六四纪念活动的分析评论。

香港年轻人维园纪念六四
香港年轻人维园纪念六四
广告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易锐民的评论称:“数年前,支联会还欣然向传媒表示,每年‘六四’悼念活动,加上‘六四纪念馆’建立起来,令‘薪火相传’看来成功,在特区红旗下长大的‘90后’积极参与‘六四’活动,而且大批参与社运,迅速成长。但2013年开始出现‘家变’。激进的‘港人自决蓝色起义’,因不同意支联会以‘一国大于两制’的想法去悼念‘六四’,选择在尖沙嘴钟楼前亮起烛光,虽然人数不多,但已燃起苗头。其后,随着港青本土思潮兴起,出现更多对支联会不满声音,以及不同团体自行举办悼念活动。今年,各大专院校更纷纷‘出走’,宁愿自行举办‘六四’论坛;而‘热血公民’更举办主题为推动全民制宪的集会。”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学生组织全面缺席,另起炉灶举办没有点起烛光、没有悲歌寄哀的六四论坛,本来问题不大,人各有志,勉强不来;然而今年让参与维园集会者感到比较难堪的是,一些学生领袖出言不逊,既有说‘六四悼念应该画上句号’,更有把支联会形容为‘妓院的鸨母龟公,职志就是诱拐少女受污’,一次过将主办者和参与者侮辱得淋漓尽致。”“当然,学生组织并非纯粹侮辱支联会以逞一时之快,背后的逻辑是企图跟一切与中国有关的脉络切割掉,因为他们要的是自决,而且不屑泛民主派的‘和理非非’行之罔效,非要另辟蹊径探讨‘香港二次前途问题’不可。简单来说,中国是中国,香港是香港,六四事件与本土派的自决理想无关”。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去年开始,随着政治生态嬗变,由悼念六四方式到事件与港人的关系等,都冒出争议。特别是年轻一代打着‘本土’旗号,与六四切割,藉此显示内地的事与他们无关等言行,使六四事件与本港的连系萌生潜在变量。”“六四事件原本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华人社会引发巨大回响,但在27年之后,只剩香港的悼念活动历久不衰。”“不过,随着政治生态丕变,六四与本港的连系冒出不确定因素。除了激进政客浑水摸鱼,企图切割环绕六四的政治能量之外,今年学界组织全面撤出支联会主办的烛光晚会悼念活动,然后山头分立的另起炉灶,这个发展涉及支联会的薪火相传或会出现变量,环绕六四事件的能量或会消散,值得关注。设若六四事件在本港凝聚起来的民气涣散,六四议题或将全面消退了。”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平的社论称: “时移世易,曾经是凝聚港人反强权、争民主的六四集会,今年受到空前的冲击。要不要保留维园六四烛光集会、要不要解散支联会、要不要推动中国民主建设,竟然不再是非亲共人士与亲共人士的对抗,而是非亲共阵营的内讧,甚至发展到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大有民意逆转之忧、亲痛仇快之遗憾。”“然而,极端的言论从来不代表主流民意。港大民研的调查显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占59.4%,认为香港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发展的占61.8%,认为不应该解散支联会的比率也回升至50.7%。由此可见,港人对中国民主的支持、对平反六四的坚持,并未因六四烛光集会、支联会近期频受攻击而逆转。”“捷克出生的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说过:‘人类与强权的斗争,其实也是一场记忆与遗忘的抗争。’可以说,放弃悼念六四、遗忘六四,就是放任中共强权继续为祸中国、为祸香港。”

以上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记者张文中在香港为您报导。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