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美国与欧盟同促中国消除外企在华经商障碍

发表时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任期内最后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北京时间周二晚间结束。法新社报道称,美国财长杰克•卢表示,美国企业“开始质疑他们在中国是否受欢迎”;双方的意见分歧也为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年度对话蒙上阴影。此外,一项最新欧洲企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同时,经商环境也越来越不友善。

中美在青岛开启投资协议谈判
中美在青岛开启投资协议谈判 网络照片
广告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财长杰克•卢在中美第8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抱怨中国有关当局对外企设限,使得外企在华商业机会不断减少。他指出,多年来,外企对中国经商环境的忧虑加大,“外企不得不应对一个更趋复杂的管理环境,怀疑自己在中国是不是受欢迎”。

于是杰克•卢对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说,美中两国政府的责任是,促进健康竞争、保障政治和管理进程的可预见性和透明性、保护产权、消除歧视性障碍。他强调,如果中国要继续扩大迄今的经济进展,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出席对话的美国国务卿克里亦一同敦促北京,移除企业的经商障碍,并指出美中两国迄今未能解决知识产权的疑虑等等。

对于美方的质疑,中国财长楼继伟则表示,中国乐见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加强政治合作,发挥经济增长潜力。新华社的报道称,涉及外企对中方设限的抱怨,楼继伟强调,中国不搞计划经济,因此,政府不能指令企业的经营行为。

不仅美国,欧盟方面今天也要求北京政府改善对外企的待遇。欧盟驻华商会并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改革不前、本国企业优先等因素,使得欧洲在华企业面对越来越大的困难、经商前景日趋黯淡。

法新社报道称,中国欧盟商刚刚出炉的《2016商业信心调查》,包含了对506家在华作业的欧盟国家公司的问卷,大约占全部欧洲在华公司的40%。

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欧盟在华公司感到经商日益困难;三分之一对前景表示悲观创下新高,而在去年这一比例只有23%;同时,只有47%的欧企表示将拓展他们在华的业务,与三年前高达90%的情况完全不同。

调查认为,虽说经济增长疲软,加上产能过剩,不仅波及在华的外国企业,中国企业同样遭殃,但对外国企业不利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商业环境也日益敌对化。

据中国欧盟商会主席武特克对外媒记者表示,去年欧盟在华投资下降了9%。降至93亿欧元,而同期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却增长了44%。武特克说,北京听见了欧盟企业的不满声音,但当我们去协商,尤其同中共内部的改革派,听到的是:还要再等等。北京对“改革”二字已说得熟烂,只不过,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

欧盟商会不是欧盟的官方机构,而是受到欧盟以及中国政府承认的代表欧洲企业利益的协会。对它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欧洲公司在中国获得平等的市场准入权。但这份报告再一次传达出在华欧洲企业的悲观情绪。据了解,他们抱怨最甚的,就是市场准入机会不平等。

对此,武特克声称,“游戏规则完全不平等!” “我们在中国面对的是一座长城!中国发改委发给我们一份投资目录,规定我们可以在哪里投资,哪里不行,哪里可以部分投资。这在欧洲是无法想象的,在欧洲,人们可以在葡萄酒业、港口、机场以及任何一个地方投资。” 武特克更进一步说,“我们在中国踢足球,而裁判却穿着对方的球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