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习马会”是“一国两府”最具体的实践  

发表时间:

在中断半个多世纪之后,11月7日海峡两岸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会面,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习马会”的分析评论。

广告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马英九期待马习会多年,习近平兴趣原本不大,何以马即将卸任前突然主动促成会晤,有其国际布局与台海情势的大战略思考,也有藉稳定台海、东亚与欧洲关系,制衡美国,强化巩固权力,创造历史等期望。”“所以北京宁舍传统‘中央对地方’高姿态,从根本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现在却以‘两岸领导人’会晤定位习马会,马英九原声首次出现中央电视台,两岸对等与暗含默认中华民国姿态,既把握马卸任前稍纵即逝的历史契机(纽约时报才说习很大胆),也显示对解决两岸问题有急迫感。未来可能启动多米诺骨牌效应,台海局势正在大变动前夕。”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习马会’表面上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协议,会晤之后连一个联合声明也欠奉,象征性意义大于一切,双方更反复申明,这次历史性会晤与即将举行的台湾选举无关。大陆不希望直接介入台湾选举,也许是事实,因为容易出现反效果,然而客观的形势却是,现在马英九在任期结束之前开了一个头,无论日后谁在台湾当总统,与大陆领导人亲自沟通将会变成无法躲避的政治课题,见与不见,见又如何见,都是很伤脑筋的挑战。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民进党和绿营对于这次‘习马会’是这样的反应激烈、深恶痛绝。”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表面看前天的‘习马会’是二人对话,但蔡英文犹如习马会的第三名与会者,习马两人很多话都是讲给蔡听的。习近平月前曾表示两岸关系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基础就是‘九二共识’。前天他很多软话里也深藏硬骨,如‘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 ‘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选择’。无异于为明年上台执政的民进党划定了红线,确实‘框限’了蔡英文未来倾独的选择。”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卢峰的社论称:“最令人失望的是习近平及中方官员在会面中及会面后对两岸领导人会面能否常态化、制度化没有任何承诺,更没有甚么积极的表示,只抛下了一堆认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之类的空话,连欢迎接任的人继续推动政治对话之类的场面话也没有,令习马会成了马英九个人的特例,成了他的个人骚,跟其它人无关。”“换言之,两岸领导人是见了面,但中共的态度、政策没有丝毫改变,还是把台湾视为要受中国规限、节制的地方。对追求自主的台湾民众来说,这样的会见跟没有会面基本上没有甚么分别。”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称:“以习近平的强势政治风格与决断力,应非示好国民党,为国民党低迷的选情加分,更非视马英九为政治伙伴,在马卸任前为他的历史定位加持。习近平有自己的政治进程,他的目标非常清楚,除了要对国际社会与台湾人民释出和平的讯息外,蔡英文与民进党其实是更主要的目标。大陆决策阶层大致已断定,蔡英文将赢得总统大选,在这个判断基础上,习近平决定化被动为主动,透过马习会的举行,向蔡英文与台湾人民释放政治讯息。习近平透过‘领导人对领导人’的会面,拉出‘对等’的对谈主旋律,这样的对等,投射出一个两岸领导人未明说,但却实质上藉由对等会面具体实践的两岸定位:‘一国两府’。”“两岸领导人对等的会面,即便双方未标举‘一国两府’的名词,却已经是‘一国两府’最具体的实践。这个新框架不但显现习近平的智慧与高度,也同时考验着蔡英文的智慧与高度。”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