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生态 健康与科技

北京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发表时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当局宣布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措施将人民币国际化议题再度推向前台。路透社、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等多家财经媒体近日纷纷刊登多篇文章,评论中国规划建设的一带一路、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投资银行甚至中国将从今年五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生态、健康与科技
生态、健康与科技 © 网络图片
广告

首先我们来对最近几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法国中国问题网站标题为人民币走向储备货币的长征的文章介绍说:虽然中国金融主管部门依然坚持僵硬的货币汇率操控制度,最近几年来,尤其是2009年以来,中国签署了多项双边货币贸易结算协议,最新与中国签署协议的依次包括欧盟、瑞士、卡塔尔、加拿大以及斯里兰卡。自从2013年以来,用人民币进行的贸易结算总量占据全球总贸易的15%。德国央行去年就预测中国对外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的总金额年内将增加50%,中国对外贸易总金额的五分之一。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能性越来越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分析,金融时报今天刊登分析文章,标题是博鳌论坛尽显中国影响力,文章引述多位参加论坛的各国官员指出,他们相信,人民币将在今年六月份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特别提款权”储备货币虽然与成为俄国际货币之间还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将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关键的一大步。

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却认为虽然人民币入选的势头升温,但却很难获得奥巴马政府的支持。华尔街日报指出,虽然国际社会多个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澳大利亚以及德国都宣布将支持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要求,但是,美国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周二还暗示说,除非中国采取重大举措改革经济,否则美国政府不会支持人民币列入储备货币的提议。雅各布•卢所指的改革就是中国必须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机制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和监督。

不过,华尔街日报引述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中国业务主管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指出,美国官员提出的所谓改革实际上是想确保讨价还价的空间,目的是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那么轻易地就敞开大门。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也指出,中国正在推行金融改革,中国政府本周宣布的从5月起实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中国改革金融业的一个关键环节。

而且,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推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因为,该制度将使中国的金融体制向市场化迈进,更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作用。

那么,中国当局最新公布的建设一带一路的浩大计划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路透社今天发自北京的长篇评论文章引述专家指出一带一路从长期来说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但是,在短期内,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路透社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开启人民币国际化“寻根之旅”,文章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获得的不菲成果更多是中国政府主动推进的结果,由于尚未真正融入实体经济,人民币国际化的离岸市场深度和广度仍有限,缺乏深耕细作的土壤。

综上所述,对许多专家们来说,人民币已经拥有多个成为储备货币必备的条件。首先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稳定,最后中国的财政赤字相对微弱。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目前各国央行的人民币储备的总数仅占3%,与占60%的美元相对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人民币要挑战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