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柏林飞鸿

新苏黎世报:李克强向非洲发起魅力攻势

发表时间:

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是德语媒体近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由于以前从不露面的李克强夫人首次随行,而且李克强努力缓和一些中非争端、继续扩大对非投资和中非贸易,多份德语媒体表示,这是中国正在对非洲发起魅力攻势。  

广告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支票簿政策很划算”。中国期望从非洲得到建设高速铁路的合同。所需资金中国自己也带来了。但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原本来自德国和日本。外国财团当年和中方共建了相关合资企业,但后来把技术转让给了中方。2008年,西门子在打造北京-天津高速铁路线时,是用自己的ICE快速列车技术来装备整部列车的。但现在,西门子只向设备完全相同的中方列车提供一些零部件。专家们批评说,不管技术转让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外国康采恩将不仅失去中国市场,而且还将失去其它国家的市场,因为中国将通过自己获得的新技术和工业国家竞争。果不其然,非洲现在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状况。中国人在门槛和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既提供建设服务,又提供建设项目所需贷款。这一扩张策略已多次被证明很灵验。这一回,北京又向非洲许诺了大笔廉价贷款并增加了中非发展基金。现在,对许多非洲国家来说,中国已是它们的最重要贸易伙伴。不过,与非洲民众相比,非洲掌权者常常更喜欢中国人。因为,与工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不把发展援助和完善政府机制加反腐败捆绑在一起。再者,中国企业也并非个个尽善尽美,有的也出现了虐待非洲劳工的现象。

 

《新苏黎世报》写道:从不露面的李克强夫人程虹教授随行出访,这当然不是偶然。就在李克强访非期间,中国媒体花大力气,消除对中国的所谓偏见和误解。新华社在多篇官方评论中,驳斥了西方批评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说法,说西方在非洲寻求的只是贸易,而中国则重视非洲的方方面面。李克强还向非洲许诺了新的援助。种种举措显示,中国正在向非洲发起魅力攻势。

 

《新苏黎世报》继续写道:中国最初对非洲的兴趣显然在原材料上。但中国在非洲攫取原材料的形象显然正在变化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加大了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中国表现出来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现在,中国不光在为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寻求新市场,为简单工业寻求新生产基地,而且随着中非交往的频繁,北京也在努力改善在非中国公民的安全和信誉,并维护企业利益。比如,中国在南苏丹内战中所作的外交努力在数年前还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不过,虽然中国官媒和李克强全都不遗余力地强调说,非洲人和中国人在交往中平起平坐,且情同兄弟, 但在中方有关市场互补的赞扬声中,人们还是能听出来,中国其实走在合作伙伴的前头。在俄国是如此,在非洲也是如此。

 

《华尔街消息报》德国版报道说,由于西方市场需求下降,非洲农民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市场。比如,南非是安格拉羊毛最大生产国,但有23年生产是持续下跌,直到2012年因为中国的需求才猛然上升。去年,生产量又增长了3%,达到了2百40万公斤,让牧羊人获益非浅。非洲咖啡豆、葡萄酒、腰果等果仁在中国的销路也越来越广。中国将成为非洲葡萄酒、咖啡和巧克力的最重要市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 04:36
  • 04:27
  • 04:16
  • 04:36
  • 04:23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