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香港人在摩天大楼上种菜

发表时间:

香港地价越来越高,据统计香港人均居住面积仅仅7平米。但是香港的绿化很好。尽管每人居住面积少,但是公共的绿地很大。绿地覆盖率占80%之多,这是内地任何城市都难望项背。据说是早年英国统治时期留下的传统,因保留了这一传统,使得香港大片绿地得以保存。如果学习内地,见缝插针,见荒地就留口水的话,如今也许一寸绿地都不复存在。

环境与发展
环境与发展 RFI
广告

香港人居住环境的确狭窄,而且除了极其富有阶层外,很少人拥有私人花园。其实这不仅是香港,随着大城市人口的暴增,如纽约伦敦等城市中心,也没有多少人拥有自家花园。可是人们种花种菜的愿望却很难因缺少土地而消失。反之,近年来,人类返璞归真的愿望愈加强烈。也许因为世间烦恼太多,或许厌烦了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很多人便移情花木,眷念土地。

法新社最近报道说,香港成为继纽约,伦敦和巴黎之后的又一个大楼上种菜的城市。可是香港的环境却比欧美城市差多了,来自大陆的污染空气将香港笼罩在烟雾之中。可是这也挡不住人们对绿地的向往。据悉,香港人在大楼楼顶上种了很多蔬菜:黄瓜,土豆,薄荷。香港环保人士和绿色食品推广组织力荐居民利用顶楼种植蔬菜。

报道说,别看香港人口多达七百万,但是在环保事业上香港是模范城市,香港限制私人车辆并保留大量绿地。然而香港自己不出产任何瓜果蔬菜,尔来自中国大陆的很多食品都受污染。因为中国大陆大面积土壤被各种重金属污染,因此土壤中长出来的任何蔬果也难免不受污染,因此不少香港人幻想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一名28岁的从事护士工作的香港人对记者说,我宁可吃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也不愿意去市场买那些蔬菜。这名香港人租了一小块城市农场,每星期去两次。而所谓的城市农场就位于高楼大厦上面。她说,同市场上购买来的蔬菜相比,我自己种的菜味道鲜美,我对此非常满足。创建城市农场的主人拉姆Osbert Lam对记者说,现在城市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发展了很多客户。目前,香港的大楼楼顶共有400处菜园,每块菜园月租金是15至20欧元。在九龙创建城市农场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城市农场的另一个好处是城市居民恢复了以往的社会交流。随着高楼大厦林立,城市居民孤独感日益强烈。大楼内邻居间很少交流,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得不到关注。自从参与城市农场活动,居民见的交流越来越多。很多人种植蔬菜后都会让邻居品尝,因为蔬菜丰收,一家人吃不完,这时候就会想到邻居,邻居间的交流和来往由此而来。园艺师也成了异常受欢迎的人,他们到处受聘去教别人如何种菜种花。一位环保人士说。居民们走出家门学习种植瓜果蔬菜对他们本身的健康也有很大好处,不仅体力上得到锻炼,心理上也变得更加健康。在室外哪怕是在楼顶上种植蔬菜也比在家中打麻将更有意义。

除了大楼顶上的农场外,香港新界地区最近也开辟了专供城市居民需要的大量小型绿色农场。2008年,这些农场123个,现在有193个。这些农场多是人们租用后自己享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出售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