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法国移民博物馆首展亚洲移民集体记忆

发表时间:

法国国家移民史博物馆(亦称镀金门宫)正在举办两场前所未有的大型展览:一个是关于东亚和东南亚移民的历史和多样性,另一个是关于移民经历如何塑造了 10 位中国先锋派艺术家。两个展览可以说是在同一个主题上遥相呼应,在展览馆底层的是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展,讲述的是集体的回忆,在并不很大的空间里要阐述超过150年,八个相关国家截然不同的移民法国历史,这是策展人的野心,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楼的艺术家联展则是通过十位上世纪80,90年代后来到法国的优秀艺术家的创作,从另一个角度体现移民给艺术家们带来的思考,灵感和感悟。 

法国移民博物馆首次推出亚洲八国移民历史展海报
法国移民博物馆首次推出亚洲八国移民历史展海报 © RFI
广告

移民危机经常成为头条新闻,每个寻求移民的人背后都不可避免地有着不同的故事,无论是与个人生活有关,还是与原籍国的战争和悲剧有关。在法国,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的移民很少被人提起,原因很简单,他们被视为不会掀起波澜的人。但数据显示,法国现在近 6% 的移民人口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日本、韩国、朝鲜、老挝、泰国或菲律宾。 

“自1860年以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展览追溯了1860年以来150多年亚洲国家移民到法国的历史,揭示了我们共同历史中鲜为人知的部分。  尽管该地区的每个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各国之间长时段的交流和移民流动,以及古代中国文明对该地区的影响所导致的相关文化、习俗、信仰和价值观的接近,帮助策展人确定了这一地理范围。此外,尽管这些移民到法国的历史截然不同,但外界对这些人口的看法,无论其民族国籍如何,往往都是单一的,并基于相对单一的刻板印象。在一次展览中探讨这些亚洲人的历史,旨在解构这种混杂的观念。   

展览以介绍部分开篇,阐述了展览的目的和挑战。 随后是四个按时间顺序排列的部分,涵盖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亚洲人口移民法国的关键时刻和事件:帝国主义时代的流通和外交(1860-1914 年);从一场战争到另一场战争(1914-1945 年);非殖民化和地区冲突(1945-1990 年);多元化移民和后裔的未来(1990 年至今)。第五部分是展览的收尾部分,具有主题性和跨学科性。该部分涉及对亚裔的刻板印象、他们所遭受的不同待遇、他们为反对种族主义和歧视以及促进亚裔在法国更公平的代表权而进行的斗争,时间跨度从 1860 年至今。虽然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移民轨迹大相径庭,但法国人对东亚和东南亚人的看法往往是单一的,充满了相对单一的刻板印象。   

策展人王思萌是社会学博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终身研究员,她在展览的开幕式上接受我们采访时讲述了这个展览成型的过程:  

王思萌两年多前移民博物馆联系了我,希望做一个关于亚洲移民到法国的历史展览,要求比较广泛,只是说了亚洲,但究竟是亚洲哪一部分,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都没有设定好,而这就是我作为科研学者要参与的部分,所以我们最后决定要讲东亚和东南亚九个国家到法国来的历史。设定的时间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开始,法国那时也开始在前印度支那开始殖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和日本也被迫打开了国门,这也是西方和东方开始角力的时间点,所以这个时间点就有其重要性了。决定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策划具体内容。 

展览一共有五个部分,前四个部分是按照时间线来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亚裔受到的歧视问题,这是一个横向的单元。我们需要确定在每个部分展放的物品,照片和文档等,也要联系一些相关的合作博物馆,还有一些私人的收藏品也参加了展出。 

法广:160年的历史通过展览来展览,无论如何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 

王思萌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按照时间线来做这个展览,观众们会发现每个单元讲的东亚和东南亚的移出国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第一个单元是1860到 1914年,这个期间其实基本上是精英移民,包括外交官或者知识分子精英等等。外交官的来源主要是暹罗, 即现在的泰国,然后是日本,安南,还有中国。同时在第一部分我们也讲很多类似于苦力的契约劳动者。这些人很多来自以前印度支那(Indochine)不同国家,也包括中国,日本……   

第二部分是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之间。大部分是被招募过来的一战华工和一战期间招募的前印度支那劳工。他们后来在二战也被招募过来。同时我们也会提到一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来法国留学的学生,比如说从韩国来的留学生。每个单元讲的移民来源都是和法国历史直接相关的,所触及到的各部分亚洲移民也不尽相同。 

法广: 毋庸置疑,除了法国历史以外,移民的历史也是和整个世界的历史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王思萌是的,这就是我们希望做的,也就是要把亚洲移民史放到法国的整个大历史中,包括整个世界史里面去谈。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又会讲到殖民和反殖民历史,冷战结束等等这些大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些大事件当然都会影响到不同的移民,不管是移出国还是移入国。   

法广:在中国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要介绍的内容?  

王思萌其实中国在每个部分都有被涉及到,大部分是随着时间线进行介绍的,有的是精英移民,有的是无证件者,有的是学生移民,也有政治移民……不同社会阶层都有涉及到。  

法广:你认为这个亚洲移民历史展览和移民到法国的十位华裔前卫艺术家展览同时举行,这是 一个怎样的展示和呈现?  

王思萌其实这两个展虽然风格很不一样,但是其实还是有很多呼应的,十个中国先锋当代艺术艺术家也都是以移民的身份在法国或在欧洲有各自的移民经历,所以我觉得这和我们的展览有很多契合的地方。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在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国家级的博物馆讲亚洲移民的历史,所以说是一个首创,而且我们也用到不同形式来讲述这样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展览主要用的是一些物品,照片,档案和一些视频资料,博物馆楼上的艺术家展览采用的是艺术品,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这其实对于我们这个亚洲季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   

法广:不论是难民或是移民,离开原籍国的过程中都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但或多或少会有痛苦的成分,关于个人的那种经历和感受, 展览有没有触及到?  

王思萌我们有强调到这些,尤其是在第四部分。做一个展览确实有它的特点,这和我做科学研究可以通过书写或者演讲去表达不同,做展览总要用物品来支撑科学论点,这也是我们做策展的时候碰到的一个困难,当然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挑战,所以关于移民的苦难,我们主要是以视频形式表达,包括移民的后代不能和他们的父母有效沟通所产生的心理困难——这也是我当年博士论文研究的重点——,探索他们怎么去寻找自我的过程,如何自我认同和塑造的过程。所以有一些人会拍电影,写书,他们可能会去问父母的移民记忆。所以可以说其实这也是一个塑造集体记忆的过程。  

法广:作为研究学者,这个展览的策划过程对您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启发? 

王思萌:我个人在认知上没有大变化,因为我之前也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但是我之前可能更关注中国移民,筹备这次展览让我拓宽了视野,去关注东亚和东南亚的移民历史,所以说对我而言当然也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一个过程。 其实我觉得不同的亚洲移民来源不同,但其历史其实也有很多相似点,很有意思。比如说一战期间,华工和其他东南亚劳工之间其实有的时候有些交流,但有一些困难,我觉得感受最深的就是通过策展的经历让我拓宽了视野,很多以前没有关注到的东西,现在可以看得更清楚。 

法广:作为策展人,希望观众有什么样的看展体验和收获呢? 

王思萌:我觉得首先是让他们能够了解亚洲移民的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曾介绍说,之前做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法国大众对移民的相关认知非常有限。所以我最重要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一个非亚裔的观众到这里来参观后,能够学到一些东西,了解到这些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第二,是希望所有这些亚裔移民,或者他们的后代在参观展览后能够有所触动,引起他们的共鸣。 

非常感谢王思萌女士接受法广的专访。 

移民的历史,东亚和东南亚每个国家移民到法国的历史不尽相同,而且要讲述160年的概况自然不是简单的事,这对策展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思萌在采访的最后指出,在开展的当天就有观展人告诉她,很高兴看到自己和祖辈的故事终于在法国国家级的博物馆被讲述,非常激动。  

实际上,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移民,都意味着在另一个国家扎根的过程,需要在接待国土地上生根发芽。外国移民的历史也铸造法国的历史,几个大的单元展示出来的150年的历史中,不仅可以了解亚洲移民的历史,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法国甚至整个世界的近代史的某种痛苦变迁。 历史有时是痛苦的,但没有历史就是空洞的,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才能纠正错误和取得进步,不管是移出国还是移出国。 

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史展和中国前卫艺术家联展将持续到2024年二月份中旬。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