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中欧投资协定的未言之隐 欧盟之不可能的战略独立

发表时间:

经过7年35轮磋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2020年末宣告完成,引发众多的关注,法国中国问题网站(questionchine.net)一月三日刊出中国问题专家丹茹(François DANJOU)等人撰写的评论文章,标题是“中欧奇怪贸易协定的未言之隐或欧盟之不可能的战略独立”,分析协定在中欧间引发的不同反应以及对中美欧国际战略三角关系的牵动。本次节目我们就向听众朋友们介绍该文的主要内容。

2020年12月30日,欧盟轮值国主席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投资协定举行视频峰会。
2020年12月30日,欧盟轮值国主席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投资协定举行视频峰会。 REUTERS - JOHANNA GERON
广告

似乎是要解释标题所称的“奇怪”,文章开篇说,在将中国称为“系统性竞争对手”一年半之后、在欧洲议会刚刚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和吉尔吉斯少数民族的强迫劳动, 12月30日,由德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欧盟与中国宣布完成双方投资协定的谈判。协定此后还需经欧洲议会和27国代表的最终批准,而目前围绕这一国际协定未言之隐和争议的数量之多也实属罕见。

然而,协定是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之完成这一点并不令人惊奇。默克尔执政长达16年,为德国的商业利益任内曾11次访问中国。在去年9月14日,当欧洲有关华为的争议正盛、中欧莱比锡峰会被取消、而彼时特朗普正试图孤立被美国精英普遍视为威胁的中国时,默克尔曾肯定表示,“与中国发展良好的战略关系”很重要。

作者写道,如果默克尔可以为自己力挽中欧关系陷入困局而自豪,为自己在轮值欧盟主席任期达到这一高峰感到自豪的话,那么更可以说与欧盟达成协定对北京是一个大好消息,而此前中国外长王毅走访欧洲寻求拉近关系效果不彰的影响犹在。

在美国即将就任的拜登政府呼吁增进跨大西洋两岸团结,一致对中时,欧盟与中国宣布签署投资协议显然释放出强烈不和谐之音。

中国官媒高调报道协议的达成,新华社12月30日社论中盛赞是双方“加强经济关系迈出的坚实一步”。社论没有谈及协定中有关的争议细节以及未来在批准过程中可能的变数,而突出强调双方“为互利共赢而克服分歧”所做的共同努力。深具民族主义色彩的《环球时报》评论则更将北京置于中心,甚至将该协定视为是“给中欧乃至世界的新年贺礼”,同时“环时”的评论也顺带批评那些“无休止谈论地缘政治和价值观”的人,称公众真正最关心的是和平发展。作者就此说,社评将北京的外交政策简化为单一的“人民发展”实用合理性的论述无疑是有所遗漏。而真正的事实是,中国的战略目标一直是试图分裂对手的联盟。

作者接下来转入欧洲对协定的评论。俄罗斯-欧洲-亚洲研究中心(Creas)在布鲁塞尔的创始人兼主任特蕾莎·法伦(Theresa Fallon)就此评论时首先指出欧洲国家面对中国的不团结,她强调目前来除了所有其他的商业考虑之外,北京的主要战术目标可能就是推动美欧关系裂痕,而布鲁塞尔本身对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做出了贡献”。

面对质疑,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为协定签署辩护说,中欧协定仅仅使欧盟达到了中美贸易协定第一阶段的水平。而“价值观”正是欧洲议员及多个成员国批评的主要议题之一。比利时前总理、2017年曾角逐欧洲议会主席失败的亲自由派议员盖伊·韦尔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12月30日发推特谴责“新疆的强迫劳动恐怖故事”,并对中国就人权和劳动法的表述表达质疑。

欧洲议会与中国关系小组主席、来自德国“绿党”的赖因哈德·比蒂科弗(ReinhardBütikofer)也对中国承诺放弃强迫劳动表示怀疑,指北京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创始成员国,目前仍未批准该组织有关禁止强迫劳动的公约。比蒂科弗说,“可笑的是欧盟和柏林仍将投资协定签署视为一个成功”。他批评协定赶在波兰即将接棒欧盟轮值主席之前仓促完成,违背了与拜登政府协调一致的承诺。美国经济研究机构荣鼎集团的编辑、德国马歇尔基金(Marshall Fund)副研究员诺亚·巴尔金(Noah Barkin)12月31日在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中就表达了美国的不悦。他说,“至少协议达成的“时机”很奇怪, 很难不认为该协议是对未来美国新政府的冷落,拜登已明确表示要修复跨大西洋关系,并就面对中国的战略挑战共同合作。”由此分析,美国其实是与中国一样,都更加关注协定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威胁影响,并推测欧洲人的意愿,是希望通过在中美间扮演战略调解角色来增强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而欧洲的这一意愿被批评者指为过于“天真”。

欧洲寻求战略独立

作者接着分析指,特朗普的旧式孤立主义做法对于欧洲的精英们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中美战略对峙的加剧,布鲁塞尔的做法似乎是试图向一个特朗普支持者仍然为数众多的美国传授要有所控制以及多边主义。而欧洲人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未来日益感到怀疑的同时,欧盟也在巴黎的推动下尝试在对中关系上恢复自身的战略地位。同样出席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视频会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是热切主张加强欧洲在全球战略地位的积极推动者,在默克尔卸任后,他希望能接续推动这一良性发展,而当投资协定预订2022年最终获批时,恰逢法国将接棒担任届时1到6月份的欧盟轮值主席。

毋庸置疑,中欧投资协定的作用远超其本身内容,协议似乎也在向美国最强硬人士发出信号,即没有回旋余地的“非黑即白”做法可能会导致灾难。之所以无法获赢,是因为需要考虑欧洲面对中国时的团结,也要兼顾欧洲人对欧美关系的疑虑,作者提到尽管一月一号刚轮值欧盟主席国的葡萄牙计划将组织欧盟与印度的峰会,以展示“欧盟的战略自治”。但是拉近与新德里的关系并未确定就足以阻止在南中国海的中国战略风险,而目前只有美国客观上是唯一能有效质疑中国的国家,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也是如此,台海两岸目前的紧绷局势已上升到对世界民主制度维护与挑战。

文章在最后概述了中欧投资协议的内容,据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欧盟贸易委员多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协定实现了全新水平的互惠,这其实并不是中国之前方案,协定尤其消除了对众多领域的配额、限制及对合资的义务要求。同时,保留了欧洲在能源、农业、渔业、视听、公共服务等敏感领域的利益。更新的内容还包括欧盟获得了在环境、气候变化和反对强迫劳动方面要求的保证。欧盟贸易委员表示,坚信与北京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鼓励中国政权兑现承诺。

随着外派到中国子公司外籍员工劳动权益的保障增加、包括更大程度的开放、尤其是取消配额和合资义务,互惠互利和透明度提高的行业包括广泛:汽车行业,金融服务,卫生,科研,电信,数字,航空和海上运输,环境及建筑等,此外协议也包括争端解决机制。

文章写道,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所说相反,中欧协议内容要比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广泛得多。北京已在客观上同意对其商业行为进行重大调整,而欧洲通过筛选机制可保护自己的敏感行业。协议的欧洲推动者认为,协议应有助于鼓励北京改变在新疆的做法,减轻对香港西藏的压制。这“毋庸置疑”,作者在此加注,同时作者也指出,尽管北京的确有开放的政治目标,但仅涉及企业治理、反腐败斗争以及以最可持续的方式接受外国投资,而并不会以任何形式影响其权力的性质、司法独立、法律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同时北京的改革和开放也与其在南中国海、在台湾海峡的战略雄心无关。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