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艺欣赏

巴黎吉美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王克平的雕塑作品

发表时间:

2022年春天,73岁的雕塑家王克平在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公园里展示了,直接用树干进行创作的纪念性雕塑作品。目前在巴黎的法国吉美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雕塑家的21件较小型作品,展览直到2023年3月6日结束。木质的雕塑作品与一些罕见的中国青铜器等文物艺术品为伴,布置在博物馆的几个部分展出——专门展示中国古代艺术的考古文物长廊、18世纪中国瓷器鸟类图案的禽鸟雕塑瓷器展厅和穹顶下的展通,博物馆里不同的巨大展览空间很适合展示当代艺术创作品。

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3月6日,旅法华裔艺术家王克平雕刻作品进入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与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珍品并列展出。图中右侧为博物馆中国考古文物厅收藏的新石器时代作品,左为王克平木雕作品。
2022年11月23日至2023年3月6日,旅法华裔艺术家王克平雕刻作品进入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与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珍品并列展出。图中右侧为博物馆中国考古文物厅收藏的新石器时代作品,左为王克平木雕作品。 © 法广中文部
广告

在第一个展厅,王克平的雕塑被布置在古老的文物旁边,以便公众比较。作品《月亮之下》是用厚重的柏木切割打磨而成,与旁边的一块新石器时代的圆形猪龙玉雕为邻。这两件作品都是圆形的,表面略带光泽,显得两者密切相关。然而,在其他情况下,这种亲密关系又是如此遥远以至于并不确定。这些小型裸体或是弯曲的人体,王克平用蜿蜒的曲线和数个半球形状串在一起的高浮雕手法进行造型,除了是女性形象外,与后面展柜中一字排开的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到明清的雕像并无相同之处。

两者的艺术风格几乎完全相反,王克平的作品是暗示、影射的,彩绘陶人是在描述的。王克平对这些陶塑明明十分了解,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不能因为它们是中国文物,而雕塑家又是生长在中国的华裔,就可以确信它们是有血缘的亲子关系。在其他地方寻找创作的联系也是有意义的,例如与某些非洲或美索不达米亚的雕像,王克平熟悉这些雕塑,已经有几十年了,因为从1984年起,雕塑家就定居在法国,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展出。

几何形状和线条简洁的雕塑

面对王克平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鸟类雕塑时,也有同样的观感。他的作品是由两个分叉的树枝的线条或树枝和树干组成的锐角向观众进行暗示。他的鸟真的是从木头中诞生的,这当然要归功于艺术家在原材料的特殊性中发现创作主题的轮廓或着手开始的能力,只是简单的、合成的;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刻画、渐变和抛光的工序,雕塑的形象跃然而出。

这种从自然形成中萃取的艺术在创造史上并不鲜见。可以在史前的雕刻和洞穴壁画中看到,这些壁画利用洞壁上的轻微起伏精准地创作成动物的眼睛,在同时期的雕塑中也有类似的细节,从一块骨头或一颗牙齿的最初形状中浮现出一匹马或时一直勋鹿。所以,在史前雕塑家中,王克平是最为流行的。

这一点可以在博物馆的穹顶下得到验证,那里展示了过去两年王克平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归功于一个偶然:雕塑家从一位商人那里获得一批桃花心木的桠枝,这是一种他以前从未使用过的异国木材,且知道这种木材是受保护的。这些木料本来是要刨开用来给豪华汽车或船只的内装潢,但找不到买家了。这些桠枝已经去皮、进行了粗加工,不像王克平通常收到的那些从刚刚砍伐的树木上截取的原始状态木材。桃花心木的硬度极高是创作中的另一个困难,王克平很快就知道,他无法使用通常木雕工具的凿子和刨子来创作这批木料。

所以,这批作品是王克平创作的最为几何化和最为简练的作品之一:垂直竖立的梯形,其中一面刻有少数几条浅浅的曲线。它们几乎没有表明一个或两个人体的解剖结构。相比之下,欧洲新石器时代的粗糙石柱(Menhir)雕像和基克拉迪神像都是细致、完整的。木雕的纹理质地接近黑色,闪烁着非常暗的红光,这更突出了这些超越时空雕像的存在。

 

"王克平的自由创作". 吉美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巴黎16区伊娜广场6号。直到2023年3月6日结束,星期三至星期一,上午10点至下午6点。星期二休息。门票从8.5欧元到11.5欧元。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