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曼谷专栏

中印边境持续对峙 印度向东挺

发表时间:

地处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脉进入了寒冬,而持续半年来的中印边境冲突并未降温。东南亚媒体近日称印度军方期待尽早跟中国举行新一轮军长级会谈。泰国的印度问题研究专家认为,由于存在深刻的地缘冲突,中印边境对峙未来仍将在双方军队的“高度克制”与“变相冲突”中持续升温,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博弈未来还将进一步影响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

中印边境乃推拉山口
中印边境乃推拉山口 DR 中文网络照片
广告

泰国通讯社消息称:中印两国之间的边境对峙以及相关的谈判迄今仍在继续。新年即将来临,印度媒体针对印军首脑探视驻扎边境官兵的消息进行报道,内容透露中印边境对峙局面尚未好转。据了解,中印双方外交与军事官员之间围绕边境事务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本月18日召开了第20次边境事务磋商与协调工作机制会议。据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斯里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表示,印度方面期待就拉达克(Ladakh)地区争议跟中国展开更多对话。印度媒体称军方高级官员呼吁尽早跟中国展开新一轮军长级会谈。双方军长级会谈此前已经进行了八轮,但两国军队的边境对峙局面并未缓解。泰国媒体评论指出,尽管存在擦枪走火的风险,但值得庆幸的是双方军队都保持高度克制,极力遵守中印边境不开火协议。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远远超出了边境纠纷事件本身,作为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两个人口大国,中印关系牵涉整个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局势。

泰国朱拉大学政治系国际关系学副教授苏拉(Assistant Professor Surat Horachaikul)表示,由于印度媒体自由程度比中国较为开放,印度媒体关于中印边境局势发展动态的相关报道,如今成为外界了解中印边境冲突的重要窗口,这一点值得提醒人们在汲取资讯的同时务必秉持客观和理性。泰国学者透过对印度媒体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印度人本身的文化自信对外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观察以往即使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印度当局也曾多次将来自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拒之门外,可见其中带有“维护大国自立形象”的考量。作为历史上号称“印度洋霸主”的传统海权国家,印度媒体密集报道中国潜艇在印度洋出没的消息,集体潜意识中透露出受到近邻大国挑战的深刻焦虑。另观察在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等方面深受印度影响的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在商贸外交、军事安全等方面都跟中国发展出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此了解印度对中国发展战略的抗拒心态,不仅只来自喜马拉雅边境地带的纠纷与冲突,而是牵涉到印度自身打造地区大国的战略蓝图。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周推送了跟越南总理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举行高峰会谈的视频画面。莫迪表示未来将重视与越南的共同目标,进一步发展双边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莫迪称越南是印度东进政策(Act East)的重要支柱,未来将把印度与越南的伙伴关系纳入印太战略的合作框架。泰国媒体透露,印度与越南此次高峰会谈后签署了7个合作项目,范围涵盖国防、科研、核能、石油化工和再生能源。坊间传闻还包括了印度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关于防御武器的军售交易。

印度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计划 (One Belt One Road)始终持抗拒态度。印度总理莫迪去年底宣布退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此外在经贸投资方面,莫迪政府针对“中国制造”的商品与技术出台了多项限制措施,包括禁用59款中国开发的应用软件(App)。为了进一步替代中国制造商提供的通信设备,印度与日本政府不久前达成总额千亿日元的通信合作开发项目,由日本支持印度投资建设5G等IT基础设施,最新参与日本电信行业的日本电子商务巨头乐天(Rakuten)将提供其开发的OpenRAN技术支持印度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目前已进入系统测试阶段。此外日本电气公司(NEC)不久前宣布承包了安达曼海至印度之间的海底电缆安装工程,使这些岛屿未来能够使用高速互联网。分析认为印度采取这些动作旨在取代中国华为的5G电信设备。随着印度转向对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结盟的印太战略(Indo‐Pacific)表现出积极态度。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对东南亚政策也进行调整,在不久前召开的东亚峰会上承诺重新恢复东南亚援助计划,以支持印太战略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