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夏明:2022人类面临多重挑战,新冠疫情依然最大,中美内政和双边关系存变数

发表时间:

2022年伊始,世人们像以往一样,对新的一年充满各种期盼,希望能够摆脱种种不幸,面对美好的未来。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肆虐两年,抗疫大战继续在全球范围展开,疫苗接种战略也正以不同速度在各国推展。新的一年里,人类能否摆脱已经夺走数百万条生灵的新冠病毒这尊瘟神?除了疫情,全球还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如何展望新的一年?对此,我们连线到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

Omicron has rattled the world economy but its true effect on growth remains to be seen
Omicron has rattled the world economy but its true effect on growth remains to be seen Lionel BONAVENTURE AFP/File
广告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认为2022年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夏明:我觉得我们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应该有一些前瞻的意识,无论是短期的、中长期的、还是长期的。我记得就像在八、九十年代,以前在中国,大家非常热衷于读的“第三次浪潮”,或者是“大趋势”等等。

我们看看2022年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认为还是目前正在深化的新冠疫情的加重。因为新冠疫情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年。而目前来看,疫情要在短时间内消失,情况还是比较艰难,尤其是落后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因为现在毕竟他们的防疫、接种疫苗的、打了第一针的,大概只有10%以内。所以这个防疫的任务还非常地艰巨。那么发达国家现在你可以看到,它们的一个主要防疫政策是:压平曲线、进行群体感染,有一部分人,只要是能够获得疫苗的免疫力,或者获得感染,等等。所以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情况还是比较糟糕,但是,你可以看到,无论是重症、还是死人都在减轻。所以未来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穷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它们面临的新冠疫情还是没法完全控制。

另外,中国也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的防疫要“清零”,这样让中国的人群其实没有群体的免疫力。而目前来看,中国的疫苗跟西方国家开发的疫苗相比,基本上是一种失败。所以说,中国未来的防疫可能会出现反弹,也就是它所谓要“趋零”的政策,可能恐怕不可持续。这种挑战会带来什么呢?尤其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已经延续进入到第三年。所以我觉得会带来一种全球的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失序,各种危机会加重,我觉得人类社会会遭受一个非常大的磨难。当然因为有很多人也在谈论:是不是我们走到了最后的灭亡、灭绝?当然我没有那么悲观,但是确实是说,2022年,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的许多人群会重新经受饥饿。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就有两个问题:作为个人来说,谁能够生存下来、能够比较好的生存下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另外,对国家来说,面对着几重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还会深化:哪一种体制最后能够胜出,这恐怕是2022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法广:新的一年里,中美紧张关系能否得到缓解?

夏明:中美紧张关系会不会缓解?我们首先想想还有没有可能会恶化、紧张会继续上升?这两种可能现在都有。因为中美关系非常的紧张,但是两国在2022年有一些内部的因素,会使得两国相互把双方的关系放在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位置。你如果看看中国,习近平在迎接他的二十大的召开,尤其关乎到他会不会终身任职的问题;在美国,拜登第一年任期已经结束,美国也在检讨去年的1月6号冲击国会的事件;拜登现在也遇到经济或者疫情继续的困扰,美国11月份也要进行中期选举。中期选举,往往对执政党来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考验。如果拜登失去了对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控制,恐怕美国、美国的政治和社会都会陷入一个更新的混乱和动荡。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国家在面对着国内重大的议题的时候,我相信都是忙的已经焦头烂额。所以大家要使得双方的双边关系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也不会是太大。有人担心会不会2022中国就入侵台湾,这有没有可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习近平还不会一下做这么大的举措。所以我觉得中美关系可能会像现在这样持续下去,实际的冲突恐怕不会在未来一年出现。但是也没有太多的缓解的可能。因为既使中美两国的经济界试图再继续合作,美国的华尔街也试图在中国继续增加某些投资,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两个国家出现了这种大家在脱轨、脱钩(decoupling)的情况。我觉得中美关系也没有真正得到缓解的可能。

法广:中国将在2月1日迎来传统佳节,随后北京冬奥会马上就要举行,随着虎年的到来,以及冬奥会的举办,您认为北京将有哪些期盼?并可能面临怎样的潜在风险?

夏明:我们知道,北京一直非常重视冬奥会,它打着“北京是唯一的一个同时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这么一个城市”,而且我们也知道,中国政府习惯于用奥运会来开展它的奥运外交和它的奥运宣传。这种奥运外交,也就是像万国来朝,给中国、尤其是给习近平,在他要寻求二十大继续终身任职,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项,他希望把这个事情做好。另外可以看到,冬奥会跟中国的春节正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习近平希望要维持一种祥和的春节来彰显他的执政的英明和伟大。应该说,习近平对冬奥会有许多的期盼,(无论)他在对老百姓彰显他的执政的功劳,还是向外宣传他的合法性,(以及)通过这种民族主义来提升他的凝聚力,同时向国外传递某种信息,或者也利用冬奥会进行某些外交。当然他会做很多的事情,但是这里面风险也非常大。因为我们看到日本在去年刚举办完夏季奥运会,所以已经有许多的风险。中国也在批评, 认为日本举办这个奥运会就有风险,其中一个风险,就是日本现在也在经受新冠疫情的感染,(疫情)在奥运期间确实扩大了。现在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无论在西安、还是在郑州、在广州等等,新冠疫情现在不断出现反复,在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进行封城、清零,这些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尤其面临冬天,如果要配合奥运、另外要配合奥运要展开的某一些外交,或者是还有一些旅游的项目,那我认为这对中国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包括西安的这些要清零,我认为跟冬奥会也都有某些关联。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的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其实就提出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毕竟春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这么一个经济的关节点,但中国的经济一直有问题,现在面临着第三年的新冠疫情,如果再有各种封城、包括为了迎接奥运继续进行、设置各种关卡,让老百姓流动会更难的话,这里面涉及到民生问题和社会防控模式,会不会带来某种张力,引发社会冲突的问题?另外我们也知道,有这么多外籍的运动员、还有些官员来到北京,中国的这种防疫模式,如何能够被外国运动员所接受?这里面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冲突或者引发各种事故?这也是我所非常担心的。所以我觉得,奥运会潜在的风险确实是蛮多的,我替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捏着一把汗。

法广:为什么北京面临这么多的潜在风险却不推迟本次奥运会的举办?

夏明:是,我们知道,因为中国举办奥运会,它作为一个重头戏来看,就是整个政府、尤其是北京和周边几个合办的城市,它们的中心工作,就变成了围绕着奥运来办的,所以它并不是就像日本这些很多还是由民间或者地方政府来主办,所以它可以容易进行某一种推迟。但是中国的整个计划经济模式留下的这种遗留的影响、还有中共喜欢的举国体制来办大事的做法,也使得它灵活性就非常的差,中国要进行这种微调就变得很困难。

法广:随着今年秋季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习近平是否能够成功连任进入关键时刻。您如何展望此一前景?

夏明:很多中国的宣传认为,习近平是百年难遇的中兴之主,习近平要引领中国在未来,不仅是他庆祝所谓的建党100周年,而且还要冲到建国100周年-也就是中共建政2049年-这个100周年。这些雄心当然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去年中共颁布的历史决议,好像习近平终身任职已经稳操胜券,已经毫无悬念。但是,我们今天来看,事情并不是如此,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就在于:我们看到栗战书在过去的几个星期突然神秘的消失掉了,在政协举办的新年的茶话会上,栗战书也没有出场,所以坊间的传闻就非常的多。另外,在中国媒体的一些报道里面就说,到底对习近平的报导和对李克强的报导的比例,习近平一直在增加。去年一年,对习近平的报导跟李克强的报导比例是十比一。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在过去的几天,突然人民日报里边、头版头条没有习近平的报道,反而是李克强或者其他领导人的报导。所以你可以看到,习近平现在当然是面临着许多的压力。首先,他自己身边的人,因为栗战书给他抬轿是抬得最卖力的,是他的同事,在河北一直跟着他升迁的。他周边的人有没有可能出大事?因为坊间一直在传闻,就说栗战书、他的女儿、女婿贪腐的等等情况。所以习近平周边的人是不是在权力的争夺过程中,被他的对手抓住了各种把柄?这个是我们可以猜测的。另外一个就是,习近平的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经济的下滑,经济从2015年到今天已经好几年,一直在出现问题。习近平到底有没有给领导人、其他的领导人、中国的老百姓、或者是资本市场以一种信息,说他的经济能够得到好转。尤其是我们看到,防疫的目前的反弹,它外交上中国的越发的显得是孤立起来了,所以这些加在一起,对民生的影响也会非常大。

今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国的家庭会破产、会重新返贫。中国的许多经济企业不可能得到成长,而且可能会萎缩,甚至很多的企业也会破产。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尤其是中国经过了过去40多年,有的人认为中国人还是愚民。但是我对中国还是有一些良好的期盼。我认为过去40年,在人类社会的启蒙过程中,中国人在全球化过程中,还是开了眼,所以我认为这些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今天对习近平能够在二十大,是不是顺利召开、顺利地停止接班、任第三任呢?我的看法还是50%对50%,我并不认为他有百分之百的稳操胜券。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