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评“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

发表时间: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在举办“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这个展览意义重大。这是在佛教充分汉化,在汉传佛教一代又一代百花齐放式地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分支和门户之后,临济宗系的佛光山星云大师的僧团用文化展览的形式对世界表达的一种姿态:他们对佛教本源的关注是认真的;他们要通过本源,不仅回顾佛教汉化的历史,更要展望根据当代世界的特点发展有佛光山特色的人间佛教的国际在地化前景。

广告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和海外巡监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康宁汉教授与团队、英国杜伦大学东方文化博物馆联系合作举办能够解读佛教发源史的“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让观众在高雄佛光山本山欣赏古印度犍陀罗国时代的佛教雕塑的材料、形制和题材,欣赏20世纪初印度考古局局长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的摄影,欣赏蓝毗尼摩耶夫人寺不同时期风貌的3D 模型图的同时,结合体会两个重点:

一是,强调汉传佛教里佛光山特色。特别有意思的是星云大师的两位弟子如常法師满谦法师要把佛光山的特色进一步融入到国际上去,让它成为国际间万紫千红的宗教生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来,突出国际考古界对当代佛教的人间性,即对佛教参与追求世界性财富分配公平正义的期望。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从过程还是从结果,从直观还是从寓意上来看,展览都让观众在佛光山传承的线索里、进程里,看到星云大师佛光山主管佛教文化的部门佛陀纪念馆和主管国际拓展的部门海外巡监院,把各自的擅长整合起来,在“地区国际化、国际地区化”的融会贯通之间,通过启承转合的、层次丰富的文化语言,来确认面对90多岁的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佛光山弟子们的传承姿态和立场。

 

“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的观察背景

佛光山的传承议题:立足亚洲,深入世界,携手合作

 

传承对佛光山僧团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核心议题。佛光山历史很短,开山创办到现在只有51年的时间;但是发展得很快,在世界各地有300多间道场。

显然在规模的拓展上,佛光山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国际空间的开发。而国际空间的开发靠的是将佛光山的汉传人间佛教在中华文化传统的催化下到国际社会中发酵,并逐步转型为国外在地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教当年怎么通过文本、书法、绘画、雕塑从印度到中国扎根,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的僧团也怎么通过书籍、一笔字、糖果展、剪纸展、歌舞、绘画、雕塑和集会演讲到世界各地扎根。

星云大师既擅长开拓佛教平台,又精于佛学内容,兼备两方面的能力;他的平台推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佛教,这种宗教与社会关切的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大面积信众支持反过来迅速强化了宗教平台。

平台和内容的结合靠文化。年轻时一身帅气,做起文化工作游刃有余, 星云大师把文化作为载体,将佛教深入到他身处的时代,深入到他身处的社会里去,从扬州到宜兰,从宜兰到高雄,从高雄到巴黎,到纽约,再回到宜兴,回到南京。

他的佛教文化和有文化的佛教,在亚洲地区强调两岸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渊源和不可否认的当代融合;在国际推动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在地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吸收、结合。

作为在大陆出生和成年的人,他可以把和自己语言不通的一个台湾宜兰家庭里的好几个成员都吸引到门下成为佛光山的僧徒;在他的佛教生涯里,台海两岸是通的,是亲的,是讲情谊、讲道理的一家人。

他可以把黑非洲的年轻人培养成汉传佛教佛光山的法师;在他的佛教生涯里,佛光山和世界是通的,是亲的,从陌生到熟悉,在世界很多地方,星云大师的临济宗人间佛教已经渐渐地与在地文化开始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他的佛教人生里,有江苏栖霞岭的色彩,也有高雄大树乡的气味。这种色彩、这种气味,之后被弟子们带到巴黎、伦敦、曼城、里斯本的道场、议会、美术馆里,被带到梵蒂冈天主教教宗那里,更被带进了联合国总部,教科文组织和米兰世界美术馆博物馆大会中。他让世界通过佛教看到了由他的移民经历所象征的台海两岸的历史关联,看到了历史关联的基础 - 中华文化,更看到了通过历史比照所显现的当代佛教在世界中突出的社会角色和政治意义。

然而老和尚年纪大了,今年92岁。佛陀有涅槃的一天,老和尚也有走向极乐世界的一天。那么,历史并不悠久,但规模迅速扩张的佛光山未来怎么持续发展下去,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至少,佛光山未来五十年的样子,星云大师希望能预见得到,想象得到,可以照他的意思可持续发展。

这次“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給人们提供了一个以文化实践,艺术实证为基础的观察点,看僧团里后辈的高阶法师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立足亚洲,扎扎实实地深入到世界各地”这个明确的议题和目标面前,携手合作,有机地把不同的能力整合在一起,让工作平台在最大程度上为内容服务,让内容在问题导向里,最有效地为星云大师设想的佛光山的跨国佛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样

佛光山看重与国际学术界的中坚力量合作

 

英国杜伦大学的康宁汉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佛教考古学家,他从在尼泊尔蓝毗尼通过多种新技术做的勘探、挖掘、整理和考证工作出发,结合历史文献,将释迦牟尼出生地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僧人支僧载、法显和玄奘等人取经的记载,做了交叉对比,证明了19世纪末印度考古局的穆克赫吉对释迦牟尼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迦毗罗卫古城的定位的可靠性,为更系统、更全面的解读论证走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杜伦大学下属东方博物馆藏有一批犍陀罗时代的珍贵文物。这批文物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看点:图腾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文明,有古印度的、有古波斯的、有古希腊的、有古罗马的;甚至在同一件佛教雕塑作品中,人们可以发现希腊爱神丘比特、 巨人大力士与古印度佛塔和波斯柱在一起出现。

康宁汉教授科研团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尼泊尔国家文物局组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国际考古发掘和研究、保护、认证、展示与宣传的系统。

这个国际学术系统从考古的角度考证佛陀的诞生,同时揭示了佛教的弘扬和发展史是和古丝绸之路上国与国之间财富争夺、侵占、政权更替、文化移植、通商以及人口流动密切相关。

他们讨论佛教史上弘法如何受到各种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佛教又如何产生跨国跨地区影响的。

就像历史周期性的重复,这些议题与星云大师因为中国内战背井离乡,因为时代开放而走向国际的弘法人生在相似中比较,在比较中见规律。

有意思的是,人们从英国媒体上可以读到:康宁汉教授这个国际顶尖的佛教考古团队并不是因为实力强就受到无异议的支持。

在巨大的国际声誉面前,人到中年,在智力、能力和体力上处于从事第一线考古具体工作最好的时段的康宁汉教授在行业内受到老前辈的批评。

在学术界代代传承的系统里,出身于学术名门的英国学二代贡布里希教授虽然早过了退休年龄,不再从事学术研究的一线工作,但特别喜欢在年代已久的经验论里,在没有更新升级过的理论工具里,用没有新的基层经验做基础的状态和条件,很盲目、很脱节地来异议康宁汉教授用为适应新的基层经验而改良的学术工具和方法所取得的成就。贡布里希教授在讨论中缺乏有价值的实证,却以过来人、老资格的底气和武断,让第一线做实际工作的中坚力量防不胜防地为难,更说不上感受前辈温暖的爱护和扶持。

康宁汉教授的突破性学术成就被学界长老贡布里希教授贬低为垃圾的媒体报道与星云大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自己年轻时被台湾佛教界的长老白圣法师压制的故事也颇有几分遥相呼应的味道。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样,佛光山对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的学术精英、中坚力量在解决全新的问题、取得更新的经验时,论证上从假设到确定,从薄弱到厚实之间的反复尝试、大胆突破有浓厚的兴趣。

海外巡监院资助了康宁汉教授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成就她担任在英国方面和佛光山的合作里起决定性作用的策展研究和对接工作。

佛陀纪念馆特意承办了围绕这次展览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平台,給欧亚各方面的决策人和学者机会与佛光山的研究人员一起充分论证,联合发表论文集。

只有坚定地支持,不懈地信任和依靠后学,才可能出现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机勃勃。在星云大师的组织下,佛光山自己就在传承的进程里研究可持续发展,这个道理他们懂。星云大师的实力在哪里 ? 就在于改良佛教事业里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机械而呆板的、有口无心的陈旧套路;就在于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情况、新问题,让佛教与时俱进地为社会的需要服务;这是他的正道。星云大师怎么重用后辈才俊,佛光山的法师们就怎么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席专家康宁汉教授。

在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里,在合作中,如常法師和满谦法师把重点放在怎么样让康宁汉教授的佛教考古学术成果展览与佛光山的兴趣点结合起来,为佛光山的人间佛教服务上。

 

“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是有明确立场的:

用佛光山文化对接国际考古界的佛教史

 

佛光山的汉传佛教的“分支特色”

 

什么是佛光山的兴趣点 ?佛光山正在经历的重要议题是传承;这不仅仅是人事的传承,平台的传承,更是内容的传承,目标的传承。

和天主教中央集权的体系不一样,佛教遍地开花,万紫千红,家家户户各自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又要开杈分枝,无穷无尽。

比方说,汉传佛教里六祖慧能的禅宗后来发展成五个分支。而星云大师的佛光山人间佛教又是这五个分支之一“临济宗”在二十世纪后半段发展出来的门户。

分支,除了因为规模扩大到超过领导力极限的原因,也是传承过程中与时代和地区特点相结合的必然突破。但是分支的正当性、合理性只有和佛教的原生教义,释迦牟尼的生平和佛教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点联系得上才能成立,才有佛性。

星云大师本人年纪很大了,但是他开创的佛光山人间佛教作为临济宗里一个门户,一个分支,还相当年轻。在传承与扩大过程中处于上升期。与现在进行时的社会关切紧密结合的佛光山人间佛教与古印度佛教的原生教义、佛陀史、及汉传佛教早期的经律论之间的承上启下,成为社会审视和确认星云大师体系的佛学正统性、传承性,并在这个前提下,接受佛光山的汉传佛教的“分支特色”的一个基础。社会对“分支特色”的识别、接受和敬仰正是佛光山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这就是星云大师本人一直在提讲究佛陀的本怀的关键。在特朗普总统讲美国人优先,习近平主席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占世界99%的人口的财富垄断的受害者们呼吁利和同均这样的世界新形势、新语境里,怎么样能够让佛光山的人间佛教在体现当代特色、地区特色,在恰如其分地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共同繁荣的同时,又能够万变不离其中地坚守在释迦牟尼教义本怀的光芒里,这是佛光山僧团传承星云大师的佛学思想的一个重点。

 

汉传佛教的飞天,佛光山的地湧金莲与国际展示拓展

 

身处国际联合策展团队,在策划“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时,佛光山一方向台南版画家林智信定制了八相成道图, 并以这八张彩色版画作品为整个展览开局。

八相成道图是佛教界用来描述佛陀生平的图说,经典版本有很多。林智信为佛光山创作的版本里既有敦煌藏经洞中飞天的形象,体现汉传佛教;又有佛光山本山高雄大树乡特有的地湧金莲,强调星云大师的法脉。换句话说,佛光山的策展团队是以汉传佛教里佛光山的“分支特色”来为国际考古界的释迦牟尼的生平考证和佛教发展史上的几个关键点做导言。这表达了佛光山对本怀的吸收、再现和尊崇,是有明确立场作为前提的:星云大师的僧团在新时代里对佛教历史的回顾强调与今天佛光山的地区特点和僧团特点相结合 。

更明显的是,策展团队中佛光山一方还在展厅利用影像的方式介绍星云大师的弘法人生。 一边,康宁汉教授领导的团队展示的考古出土的雕塑作品象器物档案一样介绍早期的佛教史;另一边,如常法師和满谦法师顺着早期佛教史的逻辑、从建筑、艺术和文化的角度,用数码技术、录影技术这些当代手段来表达他们的师父星云大师对佛教与时俱进的传承。观众们惊奇地看到,佛光山建筑格局和功能,无论在细节上有多么在地化,但从总体上、从大局上,拿佛光山的俯瞰图像与康宁汉教授团队展示的蓝毗尼神圣园区佛教建筑考古平面图一对比,一如既往。

这种前赴后继又由林智信导言一般本土风情里的佛陀史系列画作来呼应,在“用中华文化特色发展汉传佛教,把佛光山人间佛教传遍世界”这种“国际地区化、地区国际化”的思路里,佛光山方面的策展团队通过图像和器物雕塑非常生动地让观众看到星云大师对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汉化机理的创造性的传承和星云大师的弟子们在接力传承的道路上表达的把佛光山本地化的汉传佛教升华到世界各地在地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线索: 佛陀纪念馆设想与英国杜伦大学讨论把佛光山版的“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移师国际不同地区巡展和举办不同主题及形式的佛教考古展的可行性方案。

 

国际合作中佛教的当代社会意义, 促进建设人民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文化和佛教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话,那么两者都在和国际社会当代关切的联系上显现出自身角色的重要性,这是人间佛教的根本。

“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展出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和附近地区的居民所做的陶艺和草编工艺。

为什么要展出这部分内容?这是因为尼泊尔2016年的年人均收入在730美元左右,是美国国民人均收入的1%左右。在世界性财富垄断所造成的1% 的人口占有比剩下99% 的人口还多的财富的这种威胁全球和平稳定发展的不可持续框架里,尼泊尔人民是弱势群体,是受害者。

佛教的根本是为了让信众们在人人都做出贡献,种下善因的公平正义的体系里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要在佛陀的故乡持续挖掘和研究康宁汉教授与他的团队锁定的新的更大规模的佛教考古遗址,一个很直接很迫切的议题就是如何让尼泊尔人民,尤其是蓝毗尼与周边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一种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模式摆脱贫困,增加生活资源,提高生活品质。

也只有这样,国际社会继续在当地的考古开发才更有正当性;也只有这样,佛教的光芒才能让佛陀故乡的后人体会到因果论的真知灼见。

“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围绕着犍陀罗的佛教出土文物,把观众们的兴趣,由传承佛光山汉传佛教的地区性“分支特色”过渡到呼应人间佛教人间性的一个具体而又充满国际能见度的很现实的政治经济议题上。

  

国际化进程中的宗教传承

呼应国际社会对人间佛教人间性的期待

 

宗教究竟是什么 ? 宗教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人生观、宇宙观,对民族来说更是集体观和世界观。

面对全球治理中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个人和集体的贪婪,面对暴力,面对这种贪婪和暴力背后的自作聪明的魔术一般的游戏规则,有力量的宗教可以在看起来丑恶的、没有希望的、无可救药的局面里调动出善良的、温暖的、公平正义的、给人信心给人提气的力量。这种力量更会调动出集体的智慧来为占世界99%人口的财富垄断的受害者们提供呼唤美好生活的和平的声音,慈悲的信仰。

有社会使命和有责任的宗教,它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它的思想特色,更来自于它的广泛和深入。广泛指的是在世界各地的覆盖率,深入指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在地化程度。而这种国际覆盖率和在地化程度与宗教思想特色的起源地的传统基础是不是牢固又有因果关系。

所以在传承的线索里,星云大师要追寻佛陀的本怀,佛光山的弟子们要巩固林智信八相成道图里的佛光山花草图腾地湧金莲所代表的佛光山汉传佛教的星云大师分支特色。

佛光山的觉玮法师在为配合”与佛同行”展览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国十六国时期世俗王位的继承通过佛教模式借用神授来强化政治正当性。这个观点給我们一个反向思维的空间:当代佛教系统很可能以满足社会进步需要的程度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系统自身传承的正当性。

社会是一面能够做出互动反应的镜子。如常法师受邀成为大英图书馆2019年佛教特展的指导委员,受到中国大陆和世界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界越来越广泛的尊重和好评;满谦法师连续受邀到纽约联合国、到欧洲议会、英国议会、到梵蒂冈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那里展开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活动。

“与佛同行”佛教考古展体现了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和海外巡监院携手合作,在传承中,立足佛光山亚洲发祥地,通过开拓团队、平台与内容的国际化和国际在地化潜力,让星云大师创造性地把佛教的社会关切通过地区特点和文化特点发挥到一个历史性高度的机制,在千变万化的形态演变中,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为促进争取世界各地更美好的生活,更和平稳定的前景,贡献佛光山版的汉传佛教的力量。

【与佛同行─发现佛陀的故乡】
2018年5月12日至9月30日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点击收听

如常法访谈

满谦法师访谈

康宁汉教授访谈 Interview of Professor Robin Coningham

克雷格·巴克莱与芮秋·巴克莱访谈  Interview of Craig Barclay and Rachel Barclay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