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文艺欣赏

巴黎赵无极画展:无言的空间

发表时间:

已故旅法中国著名画家赵无极的大型画展目前正在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这是自2003年迄今巴黎首次为这位已故的画家举办个展。

赵无极巴黎画展海报
赵无极巴黎画展海报 @网络图片
广告

本次展览将展出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的40幅大尺寸油画和水墨画,创作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展出的作品包括《透过幻想》《我们俩》《纪念美琴》《风推动海》《汉宫》等名作,参展作品来自全球各地的多个博物馆和法国、瑞士和英国等私人收藏,部分作品是首次公开展出。因此,对喜欢和希望对赵无极的作品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机会。

四个部分展现画家半个世纪创作历程

展览按照创作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的是赵无极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画作,他在这个时期开始尝试“抽象”这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第二部分展出20世纪70年代的赵无极画作,重要作品包括1972年追忆第二任妻子陈美琴的油画《10.09.72 - 追忆美琴 - (10.03.72)》等;第三部分展出他在20世纪80年至21世纪中期完成的作品,这一时期的赵无极关注色彩、空间布局与光影的变化,并在画作中融入更多中国水墨画元素,代表作包括1991年的布面油画三联画《向克劳德·莫奈致敬,91年2-6月》;最后一部分集中展示赵无极的大尺幅水墨作品,包括4套创作于2006年、而此前从未公开展出的水墨作品。

赵无极被称为是处于多个世界文化交叉路口的艺术家,并成功将文化和艺术风格融汇在一起,他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但赵无极从东方到西方的创作之路是不断寻找自己,不断经历自我否定的痛苦历程。他早年师从林风眠,1948年离开中国来到巴黎,而当时正值美国艺术蒸蒸日上之际,法美开始在艺术领域展开了竞争,赵无极能够感受到巴黎的艺术魅力,自己也属于巴黎的艺术圈,但他同时也感到了美国艺术中展示出来的创作活力,而随后,他也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他又在自己的创作中逐渐加入了他曾经故意远离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

赵无极50年代首次踏足纽约后,受到克里画作的启示进入抽象后,进而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把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 赵无极的这段时间的创作对他随后的创作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

展览馆介绍指出,和“风景”这个词相比,赵无极更喜欢“自然”,他在旅途中和外界发生联系,发现自然,同时,在赵无极的创作道路上,与法国诗人,画家亨利-米肖及作曲家埃德加 -瓦雷斯的交往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诗歌和音乐随后都成为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组成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张力,带来深刻的涵义,这一点随着艺术家的不断探索,逐步深入其中,最终融为一体。而此次展览的题目就是“无言的空间”就是借用米肖的诗句。

音乐绘画和诗歌的结合让观众在欣赏赵无极的画展时,得到欣赏如交响诗般的色彩和空灵、广阔的艺术意境。

赵无极:深远本原的归复归功于巴黎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此次举办赵无极作品回顾展也是希望强调赵无极的作品中展示出来的世界性,让他完全可以与其他20世纪的重要画家并列。

在后来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中,赵无极的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创造力的完美体现”,“融会贯通了中西方文化,充分运用西方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国美学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无极自己说:他是受中国的影响,对国外的东西也看得很多。因此,对油画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中国文化很丰富,当然对他帮助很大。他说他的画西方的味道也有,东方的风格也有,这是自然的融合,硬做做不出来,不能勉强。他指出,如果说巴黎的影响在他作为艺术家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无可否认的,但他必须说,随着思想的深入,他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而这种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于巴黎。

在世界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赵无极的这种走出又回归的历程何尝也是不少艺术家们深刻的体验。

展览馆的介绍指出,赵无极有极高的名誉,他的作品也享誉全球,但即使在巴黎,能够全面地感受到他作品中的复杂性的机会也很难的,因此,策展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人们重新认识赵无极的作品,并邀请观众对他的大幅油画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但旅法华人展评人述山在看完展览后遗憾地表示,展览没有提出任何新的关于赵无极作品的艺术问题。

当然,每个观众对绘画的感受极不一样,色彩线条引发的观众的情绪和感情也千差万别,喜欢赵无极的作品或希望借此机会有更多了解的观众可以在明年1月9号之前前往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欣赏,做出自己的评论和判断。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