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污染

研究显示中国三氯氟甲烷排放每年增加7000吨 北京称未发现大规模违法现象

世界权威科学杂志,美国《自然杂志》上周公布有关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三氯氟甲烷(CFC-11)气体的新的排放源的报告,通过精确的测量模式确定新排放源来自中国东部的山东省以及河北省,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今天作出回应说,尚未发现大规模违法使用CFC-11作为发泡剂的情况。

美国《自然杂志》公布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三氯氟甲烷(CFC-11)气体的新排放源的报告,2019年5月22日。
美国《自然杂志》公布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三氯氟甲烷(CFC-11)气体的新排放源的报告,2019年5月22日。 自然杂志网站
广告

去年七月,总部位于美国的环境调查署(EIA)就发表报告谴责中国的十个省有十八家工厂违反联合国的禁令,继续使用三氯氟甲烷(CFC-11),三氯氟甲烷主要用于冰箱和建筑物使用的泡沫隔热材料。三氯氟甲烷作为廉价的隔热泡沫,被用来作为房屋隔热,但该气体破坏地球臭氧层,联合国因此规定在2010年前全面停止生产三氯氟甲烷(CFC-11)及其他相关的CFC物料。

《自然杂志》上周公布的调查报告进一步确证了环境调查署的调查结果,报告几乎肯定地指出,全球三氯氟甲烷近年的增长中,有40%至60%都来自中国的东部。研究员利用设在日本和韩国的空气检查站,发现从2012年开始,三氯氟甲烷(CFC-11)含量在中国东部一些工厂区域出现上升。

据参加研究的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学者里格比(Matt Rigby)介绍,研究团队利用电脑模拟出空气在大气层移动的路线,就能找出这些排放物的数量。“我们利用这个方法,发现在中国这一区域内,2013年后排放三氯氟甲烷的数量,比之前每年增加了7000公吨。”

他说现在的关键是必须寻找出产生这些气体的工业源头,如果是它的源头是泡沫制造业,那么,很可能也许报告中所检测出的每年增加7000吨的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剩下的可能目前被隐藏在建筑物中今后几年内或者几十年内再被释放到大气中。

不过 ,报告的另一位撰写者,英国University of Leeds大学的Martyn Chipperfield教授也表示虽然对大气中三氯氟甲烷的增加感到担忧,但是总体而言,大气中该气体的总量呈下降趋势,新增加的排放可能会减缓臭氧层恢复的速度,但是不至于改变其总的趋势。

中国环境报发言人刘友宾今天表示,注意到有专家指出报告在研究方法和精度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认为报告的结论值得商榷。根据中方的调查,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大规模违法使用三氯氟甲烷CFC-11作为发泡剂的情况。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