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从一带一路谈中国的环境评估

发表时间: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轮廓的日益清晰,这一涵盖全球64个国家的跨边界多国合作计划在为沿路国家带来经济开发时机的同时,也引发国际社会对地缘政治以及环保领域的担忧。从中国官方公布的一带一路路线图来看,一带一路的密集的网络几乎覆盖了地球三分之一的地区,涵盖欧亚大陆水陆两大部分,以及非洲北部,并且还计划向西部,南部非洲延伸,中国在东南亚以及非洲地区的开发计划,已经引发当地民众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严重担忧。在今天的环境与发展节目中,我们请旅居德国的水利环保生态学专家王维洛博士谈谈他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广告

法广: 王维洛先生,您好,就在五月中旬北京举行一带一路论坛峰会的同时,中国环保部公布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与此同时,中国媒体公布的所有的有关一带一路的开发计划都带着绿色,环保,生态等词汇,您如何评论环保组织的担忧与中国官方高调宣传之间的反差?

王维洛: 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是很中国官媒很少有人讨论的。因为,在中国,倘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带来环境危害,就会被认为是破坏发展。中国人在谈到一带一路时,只谈投资,而不谈环保。而事实上,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开发计划,虽然从形式上来看经过了环保评估等等,但其实,它们对环境都会构成重大的威胁。

法广: 既然经过环保评估,那为什么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呢?

王维洛:这是因为中国的环保评估往往没有邀请中立的评估机构,往往只是由中国的机构来评估。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中国在苏丹修建的大坝,中国的评估机构当时做出的结论也是造福于民,而当地反对修建大坝的组织邀请专家做的评估则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今天,中国在苏丹修建的大坝在国际上是臭名远扬,所以,中国人很少谈及。一带一路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说的清楚。什么项目都可以放在一带一路里面。其实,中国前水电部部长就抱怨说,水电工程是一带一路投资最多的行业,但是,一带一路却不愿意对水电项目进行宣传。因为,水库在国际上名声不好,既有环境问题,又有人权问题。所以,尽管水电的投资占据的是大头,但是,中国官方却更愿意宣传铁路,公路的修建。其实,一带一路所有投资项目最大的就是水库大坝,世界水库大坝总投资的一半都是由中国央企投资。所以,西方媒体评论中国“坝”占中国,其实,水库大坝对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但是,由于这些开发计划都有中国的评估公司评估,所以,得出的结果总是利大于弊。

法广: 中西方在环境评估方面是否采取同样的评估模式,为什么被中国评估过关的计划总是受到西方环保组织的攻击?

王维洛:这是因为中西方在环境评估方法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其实,中国人对环境评估的定义本身就是错的。我们就拿中国第一个环境报告为例,也就是三峡大坝的环境报告。尽管中国在1979年就提出应该做环境评估,但是,第一个环境报告是在修建三峡大坝的时候在1986年才做出。当时的各方的态度都非常认真,请了许多顶尖的科学家, 分14个独立的专业课题组进行,其中一个专业组就是“生态和环境组”。组长马世骏,顾问侯学煜,两人都是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环境生态领域的领军人物。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和环境组的结论是“弊大于利”。为了缓和与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的矛盾,马世骏在“弊大于利”后面加上一句,“许多不利影响是可以通过人为措施加以限制的”。侯学煜坚决不同意加上去的后面半句,认为在目前的知识状态下,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许多影响还认识不清,根本就提不出什么具体措施,更不知道这些措施的效果将是如何。因此,侯学煜和北京大学教授陈昌笃没有在生态和环境组的报告上签字。报告就这么交上去了。之后,当局换了一个叫方志云的来做报告,他用四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利大于弊”的结论。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做出这样的结论的呢?他把社会环境加入到生态环境之中,把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航宇效益以及舆论效益都加在一起,他所说的环境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综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环境弊大于利,但是,总的环境效益是利大于弊。就这样,三峡工程的评估就算是过关了。其实这是一个概念的偷换,而中国今天所有的环境评估都是按照这一模式来进行的。而西方的环境评估的标准是是否偏离了原先的自然环境的条件。西方的评估往往会如实地说出对经济有益,但是对环境有害,这是决策者就会协调做出选择,或者为了环境选择放弃,或者恰恰相反为了经济利益接受环境损失。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工程的评估是弊大于利,都是利大于弊。所以说,它只不过是自己骗自己。如果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利大于弊,那么中国生态环境是如何走到如今的地步?

感谢王维洛先生接受本台的专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