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特别节目

陈良基谈“小国大战略”领航台湾科研布局全球

发表时间:

2018年11月下旬,台湾科技部陳良基部長造访法国,此行主要目的除出席台法科技獎頒獎典禮外,还有深化双边重要科研機構的合作,尤其是寻求AI等尖端科技领域的新伙伴。因此本次法广周末专题中,我们特地邀请陳良基部长作为嘉宾,跟大家分享他提出的小国大战略为轴心的台湾科研政策。

台湾科技部部长陈良基
台湾科技部部长陈良基 semicontaiwan.org
广告

问:部长您常提到的“小国大战略”,我第一时间的解读是“务实且有雄心”这个解读是正确的吗?

答:对,没错!我做科技研究,从大学时期就是这样做。每个做科研计划的人都知道,它是没有国界的。任何科技只要有科学家提出来,是全部的人跟着科学家在走,所以就科研来说,本来就应该有贡献给全世界这样的一个企图心,但相对地说,做科研本来就要保障其相关资源,因此在资源掌握上如何有效应用,就非常重要了。那我从进到政府里面来看,政府本身是一个资源分配的角色,就发现到在资源分配的理论上的一点状况,因为台湾早期我们受的教育都是大中原的教育,即我们是一个中原大国,所以只要任何一个人提出任何领域与方向,作为大国就什么都要。可是,对台湾,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又希望用有限资源在全世界做科研能够有贡献,那你全部都要做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这个道理在整个施政的体系里面,却很少人去碰触它,所以我觉得应该要用很简洁的方式,让所有人都了解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一个策略,至少在科研方面一定要做得到。

问:今年年初微软Microsoft,再来又有谷歌Google加码投资台湾,但到9月脸书Facebook宣布它首个亚洲数据中心落脚在新加坡,而没有选择原也被看好的彰化,那您怎么看这三个投资案,或者说,台湾在科研方面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需要截长补短呢?

答:这是两种不同考虑,微软和谷歌的选择,二者很清楚的是可配合台湾把AI当作是未来科研的一重要方向,从此角度来看,他们会看到台湾这里面所展现的能量,所以微软很快就决定把AI中心设在台湾,谷歌则提出AI行动台湾的方案,其实后续还有IBM跟Amazon它们的研发中心也都在台湾持续地扩大。但脸书那是完全不一样,脸书设一个数据中心,做资讯科技的都知道数据中心超级耗能,很多都根本就要设在电厂的旁边,也就是需要自然资源来建置的,跟设研究中心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觉得脸书的考量跟我们的策略有什么相冲突的问题。本来数据中心就不见得要设在台湾,但脸书也提到对人才培育的部分,台湾当然也是其蛮重要的考虑合作伙伴。

问:部长提到人才,尤其您从教育部转任到科技部来,那人才培养这方面未来该怎么做?

答:台湾在人才培养上一向做得不错,当我们在与各国访谈中,都能看到国外对台湾的人才是相当肯定的。很多也都到台湾来抢人才。这所表达就是说台湾在整个前段人才的培育是相当扎实,从基础教育到科研教育,我觉得台湾完全不逊色。我自己在高教体系中,我们在杰出科研成就上一点都没有输给科技的经济大国。但是后段,后段代表从开始就业的市场来看,台湾这几年在先进技术的就业市场地位,事实上比较落后了,尤其在资讯和网络时代,而网络世界又特别强调软体,但台湾并没有全球性知名的软体公司。相对地如果在台湾训练出来一个厉害的软体工程师,他在台湾的就业机会跟到国外的机会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台湾整个经济体系必须要做强化的地方,要把它建立起来,这就是台湾今后必须去努力的地方。

问:您今年4月曾去美国延揽人才,那在与国外这一块合作的方向,好比AI目前是台湾重点领域,但相关高端人才相当缺乏,您有什么想法?

答:当时去揽才的意义就是我常讲的良师兴国,有好的老师可以带出更多的才人出来。那个策略就是去找人才主要是找教师回来,希望找最优秀的老师来教导我们的学生,才有办法把学生的路打开,更进一步把他的视野打开,启蒙他有更多的潜能。如果说跟国际的合作上,揽才是一个部分,那国际合作有一点,也就是说把国内研究团队带上能够跟国际产生交流,互相刺激,那他在台湾就不会只看到台湾需求或者资源,他可以把他的视野整个打开来,这也跟我讲的小国大战略其实有点关系。因为讲小的话,你要让自己可以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里存活,最好的策略就是不要把自己做小,要想办法做大。那做大的办法就是在往外的国际合作里面,适当地把我们的强项跟国际的需求结合起来,把它变成一个很好的伙伴,这很重要。

问:谈完揽才,其实现在也觉得科技如战场!中美之所以打起贸易战的关键原因在于科技,美国更是全力阻止中国2025发展成科技大国,您觉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要如何找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呢?

答:这个要分一个所谓的生命周期来看,而科技部所管的主要是科学研究,比较前端,真正要到经济效能这边,它是比较末端,接近这样一个生命周期。不过就整个国家角度来看的话,还是有两点,一个是在经济效益的部分,现时的市场竞争是一块,但不要忘记其实很多的科技来自于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因此,对台湾来讲,我觉得长短都要去布局,科技部会比较布长一点,做法就是尽量把更多在前沿科技的研发机会带到台湾来,做一个连接。在后端这一块,就是分散市场,你能够分散即能够让全球化市场变成台湾的市场。在科研这一块,那我们也知道很多新的产品现在还在实验室里面研发,最好的办法是让台湾年轻这一代,有一些人能够跟着全世界最新进的实验室去参与合作。当这些实验室的产品或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将来有机会变成未来指标性产品的时候,台湾就已经是它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了。所以,这个布局是你要前面后面两个都要不同考量。科技部在前端,所以我们的做法是透过对科研的前瞻眼光,看出来哪些是未来十年机会的项目,那现在就先选派一些年轻的团队到这些团队里去跟他们一起工作。

问:部长您是电机工程的专家,台湾整体的电子产业产值超过了其GDP百分之二十,那接下来在台湾的优势--半导体产业链 无论是上中下下游,目前台湾在中游即制成部分傲视全球,但在末端产业(例如封装)是否朝向技术提升,减少现在大家关心的污染问题?

答:这个部分,当然就是说,因为现在是处在所谓全球化市场情况底下,其实产业外移也是因此而出现的。大家都希望在整个供应链里面,能够掉调合各个优势,让自己的产品最有竞争力,这是一个趋势。在这个趋势地下,台湾如何把自己的强项掌握住,包括未来的强项,这是我们在考量的。但我们也看到说,像包括中美的贸易战抢的是一个制造业,每个国家现在都希望我的制造业在自己的地方。所以这也要考量,尽管制造它有污染,但某种程度你没有制造业,相对地这个国家的竞争力也会下去。那对台湾的思考就是我们希望避开将来比较高污染的,高污染就代表它需要更多的自然资源才能做出来的东西,这个其实台湾应该要慢慢地淡化。可是往前走,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可以进来,但创新还是要能跟你的产品串联,而且台湾本来在制造业上就有一定的国际声誉。不过,制造将来可以不再作为你的完全的主力产品,并可以作为一个有高价值的产品,加上有更多的创新进去。且这个创新一定要跟消费者需求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推的是,将来台湾要设法从本来一个规模经济的形态变成创新经济,并且从教育跟前沿的研发开始,我们的人能够在前面做创新这个部分,就能够跟更多的世界的优秀人员在一起。反过来讲,台湾本身做制造业的团队也要能够有机会去到达各个国际的市场,所以,我们跑法国跑其他的国家。另外现在科技部也会带领一些年轻新创的团队去到国际市场,接触国际重要的合作伙伴,让他们有更多的连结关系。这就是我们在前端后端做一个分配的考量。然后,在创新的部分能够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策略大概就是这样来展开的。

问:台湾中央政府108年度的整体科技预算约1190亿,科技部掌握大概近600亿,刚才谈完人才、策略这些部分,能不能说明经费会怎么运用?作为总结。

答:经费上,我们是希望说,对一个基础研究来讲,从刚才我提到一个科研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你要掌握最高价值,当然在于前面的创新,最早掌握的是最好。如何强化我们未来的竞争力,投入更多在前沿的基础研究这部分,这是必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未来经费里面要再增加对前端的基础研究。如果从比例这上面来看,科技部整体增加的经费,包括科研经费,其实增加的比例快到8%以上,这是很好的现象。反过来讲,科研是需要长期投入的,所以一年的经费一下子是看不出成效的,但是我们就是说在布所谓的未来十年台湾的机会。因为这个转型也需要时间。那就先以未来十年为期,透过这样的规划逐步转型,把它带向说我们可以真正掌握创新经济。科技部还同时管辖科学园区,所以今年我们也把科学园区的管理法规做了修改,让创新产业可以进到科学园区,以前是只有制造产业可以进来。现在就同时带进来。所以,整个布局,就是在想,十年后台湾,在全球化市场竞争态势底下,我们虽小,但是我们却拥有关键科技的创造力。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