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观察中国

欧盟首次视中国为另一种管治模式的体制对手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三国,推展“一带一路”外交战略,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事态的分析评论。

2019年3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迎接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时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参加会谈。
2019年3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爱丽舍宫迎接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时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参加会谈。 图片来源:路透社/Philippe Wojazer
广告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为扩大中欧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尤其被广泛视为标志性事件,世界舆论大多从意大利是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七国集团成员这个角度阐述它的意义。”“华盛顿一直公开反对意大利与中国签‘一带一路’协议,西方舆论中还有这一事件折射了美国影响力下降、中国影响力上升之说。一些批评者指责意大利将中国‘引入了欧洲’,最夸张的说法来自《纽约时报》,它称意大利成为中国利用的‘特洛伊木马’,挑拨中欧关系的意图毫不掩饰。”“一些美国人太敏感了,他们对中国的审视越来越地缘政治化,好像中国与谁发展关系都有指向华盛顿的味道。”“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欧洲人完全无需担心,他们倒是不妨把这种合作方式看成欧洲大国加强对华合作的实验窗口。‘一带一路’是通向进一步繁荣的桥梁,这个世界并非只是按照地缘政治规则搭建起来的,进入21世纪后,它注定要精彩得多。”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习近平欧洲行访问的最后一站是法国,最令人诧异的是,本应是中法两国的双边外交活动,法国总统马克龙却邀请了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欧盟主席容克一道,与习近平举行多边会谈,这是外交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安排。这种特别的做法,应是法国和欧盟精心安排的,当然也必须得到中国的首肯。”“容克对习近平说:‘中国与欧洲必会而且能够并肩做出伟大的事情,因为我们是战略伙伴,必须同时指出,我们是对手,但我们之间的竞争是一件好事。’欧盟首次视中国为对手,是有共识的,3月12日欧盟发表与《中国关系展望》,形容跟中国的关系有四个方面:中国是合作伙伴,在不同的政策层面跟欧盟的目标紧密一致;中国是谈判伙伴,欧盟需要平衡各种利益;中国在谋求技术领先方面是经济竞争者;中国在推进另一种管治模式方面是体制对手。”“马克龙更加直截了当地对习近平说,希望中国尊重欧盟的整体性和价值观。”“一个更加团结的欧盟,对中国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当前正值美国要巩固其‘全球老大’地位,处处打出单边主义的牌子,中国要独力抗衡美国感到吃力,一个强大的欧盟是实现多边主义的力量,所以中国在总结这次访问时说:‘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针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发出一致声音。’”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强化和全球连结的极重要政策,被视为中国可增进和沿线国家更密切的外交和经济关系之外,也可将中国过剩的基建产能和资金送到国外,和基础建设薄弱、亟需中国协助的国家共创双赢。因此,它获得众多基础建设落后的国家支持,超过100个国家和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主要是开发中国家。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先进国家,基本上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也不乐见中国藉此计划,强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关系,不仅冷言冷语,还经常警告合作国家将因财务困难,陷入债务陷阱,而成为北京的禁脔。”“‘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推出迄今,中国已在超过60个国家投资数十亿美元,估计未来几年投资会超过1兆美元,目前正是极关键的时刻;能否受到西方大国支持,可能影响中欧、东欧各国态度,以及未来计划是否能顺利推展。”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