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华世界

欧盟选举专访之五:中国和欧洲 无理解不和解

发表时间:

当今社会,信息流动性是非常关键的博弈:信息越全面,速度越快,就越有主动权。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布鲁塞尔和北京之间的互相的理解,是怎样的一个程度呢?这是两个制度和情况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信息量的拥有度,是成正比的吗?以下是记者对曾长期为欧盟议员提供对华方案分析,目前从事全球化政策咨询的宋欣女士的专访下半部分。

河南一张宣传横幅前的人们
河南一张宣传横幅前的人们 路透社Thomas Peter供图
广告

(本文为专访节选,请点击文章开始处配图右上方的三角按钮收听采访全部内容)

大部分我身边从事中欧政策(制定与分析)的人也好,中国的研究人员也好,我认为对他们的认知分类不应该按照他们认为中国是威胁还是成功案例来划分;更多是应该根据他们对中国认知的程度,也就是说他们对中国的认知是全面还是片面,整体上如果把大家的认知拼凑在一起,相对来说还是全面的。但问题是作为执政者也好,还是法律的起草者也好,往往从单独的个体来说,不具备这种全面的能力, 这就是为何每次欧盟的法案通过的时候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协商,它不只是一种政治的协商,更是一个信息对称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由于太漫长所以说它根本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现在决策所需要的速度。大家的能力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它才比较全面,在整个过程中它比较漫长。但决策的性质又要求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尽快完成。所以很容易导致因为信息不全面而导致一些政治决策会有偏差。其实我觉得欧洲和中国对彼此都欠缺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欧洲国家的人始终沉浸在上世纪对于中国的认识之中;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落后欠发达的国家,同时认为欧洲还是在维持繁荣,这一点可能会导致欧洲这边对中国看法有偏颇。反过来说,中国关于欧盟的信息可能会比较多,但我觉得中国认知欧盟的问题上,方法论上面更多的是套用对中国本身的认知,很难把握欧盟它是一个怎样的联盟;很难理解欧盟动态的决策过程,因为毕竟欧盟和中国整个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活跃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套用对中国甚至美国政治的理解,如果搬用对中美政治的理解去理解欧盟的话,很难把握到欧盟的核心。我认为欧盟和中国需要比较适合彼此政治文化交流的框架和交流机制,更有效地进行交流探索,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寻找出所谓的妥协,和一个所谓的和解。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