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中国/香港/政治

香港戏曲中心英译拉丁化 评论斥大陆化兼排外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照买照卖楼花处处有单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当年一首预言香港回归后情况的流行歌曲《皇后大道东》描述的最显眼的改变终于变相发生:港府注资兴建、位于西九文化中心内的「戏曲中心」,其英文译名将会采用曾被批评为矮化粤语的普通话音译Xiqu Centre,是第一个由香港法定机构管理而又以普通话拼音命名的建筑物。中国事务评论员程翔指出,这是港府不捍卫香港文化和价值,配合中央政府大陆化香港的另一例子,让港人逐渐接受看不惯的中国内地事物。

戏曲中心以普通话作音译,被指排外和大陆化
戏曲中心以普通话作音译,被指排外和大陆化 法广
广告

近年来,港人抗拒大陆化的意识日渐高涨,一些商家为迎合或照顾中国内地「同胞」而改用简体字印行餐单或指示牌都会被网民指责,不少商家为此又把餐单和指示牌改回用繁体字,而戏曲中心的英文名字用「Xiqu」来命名,早在2013年1月初拟时已受到抨击,并有三百人致函西九文化管理局提出反对意见,该局声言会听取民意再作决定,但管理局看来并无改变之意。记者翻看戏由中心资料,发现中心在同年九月的动土仪式上,其横额的英文部分已用上「Xiqu」。

这个将于下月举行开放日、明年一月正式开幕的戏曲中心,网民反对其英名用「Xiqu」,主要是认为应用通行的意译Chinese Opera,用普通话音译是「媚陆卖港」,而这种在大陆也不流行的汉字拉丁化亦容易出现误解,例如可能被音误为「私处中心」。香港自治运动更为此发表声明,指这是罔顾香港粤语文化,更有矮化粤剧在香港地位之嫌。

网民言论引起个别学者和乐评家驳斥,香港浸会大学时任翻译学课程副教授杨慧仪当年指出,将戏曲翻译为Chinese Opera极为不当,因为opera专指世界各地继承意大利传统的歌剧,表演形式有特定规范,与中国戏曲迥然不同。她又说,Chinese Opera的译法是当时欧洲帝国主义扩张,欧美拥有国际文化话语权所致,认为戏曲应译为Xiqu,以凸显这是中国文化。

本身是粤剧名伶的八和粤剧学院副主席阮兆辉当年6月出席立法会西九计划委员会会议时亦支持戏曲中心译为Xiqu中心,他解释,西方的Opera以演唱为主,戏曲则是综合性表演,包含声乐以外的翻、腾、跌、扑及兵器对打等元素。至于以原文音译,日本能剧亦可音译为Noh,戏剧译作「Xiqu」,相信外国人亦能明白。他更指出,两岸四地有超过三百个剧种,因此不宜用粤语音译。但他没有解释,为何功夫和点心的英文是粤语音译Kung Fu和Dim Sum,而且非常流行。

事隔五年,直到戏曲中心快将开幕,才发现管理局已把戏曲中心的英文定名为Xiqu Centre。

中国时事评论员程翔接受本台访问时反驳支持者的论点,他表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opera虽源自意大利,但大家都知道是歌剧,已超越国籍,就像阿拉伯数字已具普世意义。他续称,若认同文化有普遍性,便不应排除外来事物,否则,便是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排拒国际化潮流。

他又说,把戏剧译为Xiqu其实是大陆化的表现,因为以汉语拼音为名字,外国人难以明白,起不到沟通作用,反而有碍交流,例如不懂普通话拼音的港人,若要向外国人解释Xiqu,想查英文字典也查不到。

西九文化区是港府注资二百多亿元透过西九文化管理局设计及成立,程翔指出,管理局把孰曲中心译为Xiqu中心,便是配合中央政府大陆化香港的一例,把港人看不惯的东西逐渐接受和适应,这是最可怕的地方,而另一例子便是早前让应该封闭式管理的驻港解放军身穿军服去清理风灾后倒塌的树木。

他又说,港府不敢捍卫香港的文化和价值,才是香港最不幸而的事情。

耗资27亿港元(折合约3亿欧元)、费时五年兴建的戏曲中心,别称「西九东大门」,是西九文化区的主要表演场地。中心楼高八层,主要设施包括一个可容纳逾一千人的大剧院、有二百个座位的茶馆剧场、八间专业排演室和演讲厅等。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