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环境与发展

气候变迁和登山客猛增威胁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发表时间:

攀登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圣母峰成为近10年最流行的商业活动,但是游客漠视环境保护,随地扔垃圾,让世界第一峰成为垃圾场。另外,喜马拉雅山的特产,贵过黄金的冬虫夏草不断减少,也标志着随着气候变迁威胁珠穆朗玛峰的环境。

珠穆朗玛峰峰沦世界最高垃圾场
珠穆朗玛峰峰沦世界最高垃圾场 网络
广告

登山客漠视环境浩劫 珠穆朗玛峰峰沦世界最高垃圾场

位于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海拔在7000~8000米以上。千里冰封,终年积雪,被藏族人民和周边的国家视作纯洁的象征。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更是世界第一峰,海拔高达8844米,并且由于地壳运动海拔还在不断地升高。

20世纪著名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爵士在1953年成为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人,随后引发了登山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的攀登热潮。但由于珠峰高海拔、低气压、温度常年在零下等险峻的自然条件,导致此前不少攀登者有去无回。但是最近10年来,随着攀登设备的进步,登上条件也越来越好,攀登世界最高峰也再次引发普通民众攀登热潮。

但是,法新社加德满都10月17日报道,随着商业登山活动风行数十年,攀登处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顶圣母峰(Mount Everest)人数激增。但是许多登山客漠视环境浩劫,留下满坑满谷的垃圾,让世界第一高峰沦为全球最高垃圾场,让美景蒙上尘埃。

在通往海拔8848米圣顶母峰顶峰,如今每天有至少10个登山队攀登珠峰,攀登珠峰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人们便随地留下了许多生活垃圾,而且大多为不可降解的废料。据统计,珠穆朗玛峰的垃圾数量已经达到了每年50吨左右,那些登山客们常走的那条主要上山路上,随处可见萤光色帐篷、被丢弃的登山装备、空的气瓶,甚至还有登上游客和运动员排泄物。

当地人雪帕,是位导游成功登上圣母峰18次,告诉法新社,现在这条上路变得令人作呕,非常碍眼。这座高山已堆满好几公吨的垃圾。

随着攀登圣母峰的登山客人数激增,垃圾问题也日益恶化。光是2018年,截至目前至少已有600人攀登世界最高峰。

5年前,尼泊尔要求每一支登山队伍启程之前缴交4000美元,如果每名登山客回程时至少带回8公斤垃圾下山,就可取回这笔押金。

从西藏方面攀登喜马拉雅山的话,规定登山客必须把带上去的垃圾全部带下山,否则将处以每公斤100美元罚款。

根据萨迦玛塔污染控制委员会(SPCC),从尼泊尔攀登的登山客2017年一共带下将近25公吨的垃圾和15公吨的人类排泄物,相当于3辆双层巴士的重量。

今年的登山季节虽然有更多垃圾被带下山,但这只是每年弃置在山上的一小部分垃圾。当地的控制污染协会表示,只有一半的登山客带回规定的垃圾量。

当地高山导游说,很多登山客并不在意,也不关心当地环境污染,而且还有一些官员跟登山客拿点小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高山污染问题更加复杂化。

高山导游陪同说,另外高山营地监管不足,无法确保环境整洁。

中国尼泊尔做出清洁高山努力

为了保护喜马拉雅上珠峰环境不被过度破坏,中国和尼泊尔双方派出了大量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清理珠峰的垃圾。在清理垃圾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每天在珠峰上长时间的工作。

高海拔低气压的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出现缺氧现象,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而且大型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进入喜马拉雅山,所清理的垃圾必须要用牦牛运下山去。清理珠峰垃圾的志愿者透露,每次清理珠峰的垃圾至少要用3头牦牛才能运下山去,这对牦牛资源也是非常大的伤害。

另外,西藏不盲目承诺大幅增加攀登人数的另一个考虑,是珠峰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当地负责人表示,当地在不断提高登山接待水平,但是环保措施是其中之一。

这里规定,每个登山团队都需清理营地周围的垃圾,会有专人在撤营时检查。”登山季结束后,西藏登协还会组织当地村民到6500米的前进营地背垃圾。

政府部门组织的垃圾清理活动在珠峰展开。西藏体育局副局长尼玛次仁在活动中透露,珠峰北坡未来将建数个垃圾分类处理站,并在前进营地配备可降解垃圾的设备。

即将实施的环保新规还有很多:在6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实行“清单制”,登山者攀登前需登记携带的装备,返回时按清单一一核对;对每个人下山时背回的垃圾重量提出硬性规定,超量者还将获奖励等。

环保人士指出,珠穆朗玛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然而人类却以这种方式破坏了它的生态环境。从前的珠峰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和绝色美景,如今望眼过去却只有遍地垃圾。有媒体预测,随着珠穆朗玛峰的游客不断增加,珠峰的垃圾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世界第一峰可能会变成“世界第一垃圾山”。

而且,地质学家则表示,在喜马拉雅山上人类活动过多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温度的增高可能会导致喜马拉雅山发生雪崩,这将会对攀登者造成非常大的生命威胁。

喜马拉雅山的环境变化影响东冬虫夏草产量

另外,法新社消息, 价格远比黄金高、在亚洲有“喜马拉雅威而钢”之称的冬虫夏草,也被中国人视为可以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如今因为过度采集和气候变迁让冬虫夏草稀少,其产量锐减。

在历史上,中国和尼泊尔人为了采集冬虫夏草这种珍稀真菌发生冲突,还发生过丧命情事。

虽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食用冬虫夏草的益处,仍有人将它煮成茶或加入汤里熬煮,不少中国人相信能够治疗癌症等各种疾病。

根据美国同侪审查学术期刊《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的报告,冬虫夏草是全球最有价值的生物商品之一。

研究人员说,近几十年来,冬虫夏草受欢迎的程度节节高升,价格也大幅飙涨。在北京,冬虫夏草的价格已是黄金的3倍。

许多人推测,过度采集是冬虫夏草让其日益稀少的原因不少。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找出更多答案,因此他们访问采集者、收藏者和经销商。

同时,研究人员还查阅先前发表过的科学文献,以了解冬虫夏草数量显着下滑的情况。而且,他们也对天气模式、地理因素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制作这个地区生产冬虫夏草的地图,导致冬虫夏草过度采摘。

“尽管有愈来愈多人将其数量下滑归咎过度采集,栖地和生产方式,特别是明显的气候变迁也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冬虫夏草只出现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这种真菌以虫体为寄主,入侵体腔,导致虫慢慢死亡。

冬虫夏草的生成需要特定的严寒气候条件,冬季气温必须为摄氏零度以下,但土壤不得为永冻土。

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这种条件通常出现在永久冻土带的边缘。”

“在冬虫夏草形成的大多数地区,1979年至2013年的冬季气温显着暖化,尤其在不丹,冬虫夏草的数量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也发现,自2000年至2014年,青藏高原的植被并未向上移动以因应气候变迁,意味在气候暖化时,这种虫草无法到达气温更低的高山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