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国际纵横

看2018年中俄关系走势

发表时间:

听众朋友,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2018年中俄关系将如何演变?有哪些看点?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说,俄总统普京去年12月在年度记者会上对中俄两国关系做出了最准确的评述。 普京说:“俄罗斯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具有全国性共识,并且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中俄在未来的长期历史阶段中都将是战略伙伴。”

广告

专家认为,2018年中俄两国将在主要全球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其中包括朝鲜危机和叙利亚冲突的解决。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亚洲和亚太中心主任表示:“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了‘双暂停’的联合倡议。该立场是建设性的,是至今唯一有望实现朝鲜危机和平解决的倡议。”专家指出:“在特朗普宣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俄罗斯和中国被称为是对华盛顿构成严峻挑战的国家。这意味着,美国将对我们两国和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地区制定相应的战略。” 他强调,美国将试图阻止中俄两国在这些地区巩固地位。然而,该因素只会有助于中俄关系的加强。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前11个月,中俄贸易额较去年增长了21.8%,达760.6亿美元。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部主任马斯洛夫表示:“应当指出,我们的贸易额如今意义较小,应该更加关注贸易结构。目前该结构没有变化,以能源为主。”同时他强调,2018年贸易额可能因俄对华非原料产品出口的增加而增长,其中包括电子平台。他认为,远东合作也可能成为2018年俄中经贸关系发展的驱动力。目前中国的投资额为40亿美元,占该地区总投资额的7%和外国投资总额的85%。专家解释称:“该地区中国投资的增加可能来自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发展、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区的发展,以及中国公司积极参与的住房建设。”

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委员会表示,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几乎已经准备就绪,可能将于2018年年初签署。另外, “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执行经理皮亚季哈特卡表示:“俄罗斯旅游业非常期待2018年团体旅游免签协议能因当前条件得到修改。” 报道称,根据新协议,团体最低人数将降至3人,可能的境内停留时间被延长至21天。 皮亚季哈特卡解释称:“随着电子文件传递方式的实行,旅游公司的工作将简化。俄游客可以以小团体的形式免个人签证前往中国,中国游客也可以在俄罗斯提供21天疗程的疗养院休养和治疗。”

但也有消息称,中俄关系表面看越来越好,但在俄罗斯,中国仍被视作主要威胁。许多俄罗斯媒体和地方民众最近指责中国入侵贝加尔湖,一份有5万多人的签名请愿信呼吁制止中国人大量购买贝加尔湖畔土地和破坏当地生态。这份呼吁拯救贝加尔湖的请愿信说,在伊尔库茨克州贝加尔湖畔的利斯特维杨克村,当地10%的土地已经由中国人拥有。中国人在那里大兴土木,以兴建别墅和为自己建造住房为由,实际开设旅馆,接收到贝加尔湖旅游的中国游客。

中国与俄罗斯最近几年举行了媒体年活动,两国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都已很少报道有关对方的不好新闻。在中国媒体上,更难看到有关俄罗斯的负面报道。但尽管如此,许多俄罗斯媒体,其中包括一些亲克里姆林宫媒体仍然关注并大量报道了这次反对中国的请愿活动。由亲克里姆林宫财阀创办的帝都电视台说,到贝加尔湖地区旅游的外国游客主要以中国人为主,中国人大量购买贝加尔湖畔土地并兴建住房后,稍好的结局是中国人把这些建筑转手卖给自己的同胞,不好的结局是中国人开设旅店,从事服务品质很低的灰色旅游生意。报道引述俄罗斯旅游界人士的话说,中国正在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的经济扩张,把贝加尔湖介绍成为中国过去的领土,也成为一些中国旅游公司打广告和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报道说,中国禁止俄罗斯导游在中国工作,但中国导游却能非法在俄罗斯活动。

来自伊尔库茨克州和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的国家杜马议员谢尔盖-田说,在贝加尔湖畔所发生的事情非常糟糕,未来每年前往贝加尔湖的中国游客数量可能会达到百万人,他呼吁官方应该更严格监控中国人旅游贝加尔湖,并制止中国人大量购买贝加尔湖畔土地的行为。他说,巨大的中国就在身旁,俄罗斯的确面临严峻挑战。

时事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外交上过于依赖中国让俄罗斯社会中的许多人不满,中国威胁俄罗斯的声音以后也会时常出现。他说,与官方媒体的宣传完全不同,从民间角度看,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其实并不好。尼科里斯基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很复杂。尽管中国高官访俄时没有遇到抗议活动,但在俄罗斯地方上,反对中国,抗议中国公司经营的各种示威活动却越来越多,而且地理上这些抗议中国活动范围非常广,从远东西伯利亚到欧洲地区俄罗斯南部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等地都有抗议活动出现,最新的抗议是民众不满中国公司兴建水泥厂。 俄罗斯最近几年的民调都显示中国被俄罗斯民众当成最友好国家之一。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同官方媒体的宣传有关。一旦与中国关系生变,媒体宣传调门改变,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会立刻改变。

就中俄关系的状况,《纽约时报》最近刊载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这是“无声的较量”。正式层面上,中俄称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和武器装备,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但是,文章认为,中俄存在战略冲突。中共的“一带一路”,“更大的目标是主宰欧亚大陆,这意味着降低俄罗斯的地位,使其成为二线大国。”为了应对中共在欧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2014年,俄罗斯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文章说,中共已在中亚、伊朗和欧洲等击败了俄罗斯的竞争。过去十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了中亚最主要的能源操盘手。中共的资金也一直在中亚地区运作,建设电网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变着那里的景观,成为“一带一路”规划中坚。

中国同德黑兰签署能源协议,用中国国有企业发掘伊朗的矿藏,并且派遣大批企业家去往伊朗。中国还加强了同整个欧洲的贸易关系。例如,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也成了新丝绸之路的另一个西方终点,中国还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和捷克共和国等等前苏联势力范围争取建立核电站和其他能源基础设施。文章指出,更深刻的地缘政治现实意味着:“中俄只会是因一时之利结成的盟友”。

中俄两国共有超过2,600英里的陆地边界,曾一度兵戎相向。“边境线的细节是过去十年间才正式商定的”。关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文章说,19世纪清政府危亡之际,中国把这个地区的一部分割让给了俄罗斯,剩下的部分在20世纪也割让了出去。”这里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木材、钻石和黄金,却是俄国政府少有的力量薄弱区域。这里的俄罗斯族人口估计只有600万。中国移民正在稳步北上,进入这个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偏远地带。文章认为,“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竞争是长期而节制的”。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俄关系持续深化,也受全球变局的制约。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指出,在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条件下,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持续深化,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中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也受到中俄各自发展战略和国际环境的制约。当下的国际关系早已不像是冷战时期那样仅仅是单纯的地缘政治,经济融合、人文联系、文化接触、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需求使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当年的美苏关系不可同日而语,以结成军事同盟的方式与美国形成全面的竞争与敌对关系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在经济方面,两国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方面达成了政治共识,并开始就具体路径和方式进行谈判,两国甚至商讨建立“大欧亚经济合作关系”。但不容忽视的是,无论中俄经济合作如何密切,鉴于俄罗斯的经济体量与经济结构,中俄经济合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都将是有限的。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