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北京在香港财政司长曾俊华访京前夕和香港特首选举即将展开之际公布「深港通」开通日期,是否有利传闻会参选的曾俊华有利,评论就有不同解读。
有评论指消息与盛传曾俊华将角逐特首无关,但也有政界人士认为,是次决定反映北京仍重视香港对中国内地金融国际化的地位,这对掌管财金政策的曾俊华竞逐特首有利;不过,亦有人以同样理由指,北京会因此更希望曾俊华留任财政司长之职,以确保财金政策的稳定性和顺利推行。
中国外汇近年流出情况日趋严重,及至今年9月,外汇储备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3.16万亿美元,属五年新低;外资商高盛更指出,中国9月真实的资本流出可能已升至780亿美元,原因之一是「沪港通」南下资金攀升。及至前日,更传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行发出口头指示,须小心处理资金经上海流出。正当资金有收紧流出趋势之际,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昨(25日)联合公布「深港通」于12月5日启动的详情,由当日起,中国内地投资者经「深港通」可买的香港股票共417只,占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市值的87%,日均成交额的91%;而香港投资者可买的深圳股票则有881只,包括深市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股票,占深市A股总市值的71%,日均成交额的66%。但证券业人士称,由于纳入「深港通」的深圳股份多为新经济股份,在科网热潮冷却和「沪港通」的「北水南下」有减少迹象的情况下,「深港通」开通虽利好股市,但初期对股市未必有巨大刺激作用,待市场适应后才会发挥威力。
根据计划,香港投资者可透过「深港通」买卖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圳股票,但若属深圳创业板股票,投资者最低资产总值须达800万港元。内地方面,证券及资金账户资产合计不可低于50万元人民币,方可透过「深港通」买卖股票。港股通股票范围在「沪股通」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
「深港通」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可互相买卖股票的第二个城市,早在2014年11月17日,中港已开通「沪港通」,令上海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中介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的上市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