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要闻解说

津爆后 “谣言”满天飞与真相难产的尴尬

发表时间:

在8.12天津大爆炸发生五天后,目前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为114人,70人失踪,其中大部分是消防员,另有700人受伤。在天津当地,继续展开清理现场和剧毒物资的行动,同时,爆炸现场周围受灾,有家不能回的上百居民聚集在一起打出横幅情愿,要求赔偿。天津继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有关爆炸公司的所有人,死伤人数,剧毒化学物质的污染等信息却依然没有具体答案。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广告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前往天津视察灾情时,也严厉地表示,“权威发布跟不上,谣言才会满天飞”,但是在大量删除所谓传播谣言的网站和微博,微信帐号的同时,官方发言人一而再,再而三含糊不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举动实在令人费解,质疑爆炸背后是否隐藏着难见天日的秘密。

官媒罕见批评津爆新闻发布会官员不给力

这种情况似乎连中共的喉舌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注意到,在天津大爆炸后,尽管当局依然封锁信息,有关大爆炸的消息依然受到网络封锁,但一些中国官方媒体罕见地开始批评天津地方负责在事故信息发布透明度上的态度。

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官方媒体开始发表评论和社论文章,似乎在回应爆炸地附近居民和网民的担忧。但法新社指出,这些姗姗来迟,同时又十分罕见的批评针对的对象是负责在记者招待会上发布信息的领导,而完全没有涉及中央领导对爆炸事件的处理。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指出,天津市政府举行的六次新闻发布会都会导致4个次生舆情,《环球时报》的微博上列出天津爆炸发布会上最让人不爽的4个问题,包括 ①提问环节电视不播,但网上其他记者也有直播,何必“掩耳盗铃”?②会议统筹混乱 回应提问多成搪塞推诿;③“不清楚”“不知道”“不掌握”成回应关键词;④人文关怀欠缺,比如说“见到大家很高兴”等。

《环球时报》社论指出,在大爆炸发生后10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天津政府提供的信息很少,对灾难处理采取不适当的手段的做法,天津并不是特例,今后,所有地方上的领导在遇到灾难时,都应该能够回答记者的提问。

在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上,也详细的列出了天津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些回答,诸如“这个情况我不了解”,“需要核实一下”,“不掌握伤亡具体数据”,对一些问题无法回答,记者会上记者提问环节中断等等,《人民日报》指出不少问题都没有得到答案,而大家对化学污染的担心日益加剧。

《人民日报》甚至指出,只有在经过详细的透明的调查,解除围绕着爆炸的疑团,才能阻止谣言以及阴谋论的传播。《人民日报》甚至充满感情色彩地说,大火不仅吞噬了生命和财产,同时也吞噬了人们的安全感。这里主要是批评当地政府没有尽到职责以及在港口安全管理监督方面失职等。

尽管对当地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法新社指出,作为中共的喉舌,《人民日报》同时也警告指出,怀疑和担心都是没有根据,也没有任何用处,大众舆论也应该理解政府的谨慎和严肃。怀疑和拒绝官方的通告不是合理的态度。

没有真相出现 “谣言”如何自破?

中国官方大量关闭涉嫌散布“谣言”的网站,微信和微博帐号,相关评论也被删除的情况下,如果就连天津是政府新闻发布会都只能用”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这样的语言来唐赛,中国官方最权威的《人民日报》也仅仅嘲笑和谴责天津发言人的言论,而并不就民众关心的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自然也会让人怀疑爆炸背后的隐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如何获得信息来源,失联人员的家属焦急的心情如何平息,对空气和水有可能再到剧毒氰化物的污染的担心又如何得到缓解呢?

同时,没有开放网络言论自由,中国政府就一些发生的大事继续保持神秘和不公开的态度,有关的传言和猜测自然还是很难避免
比如,最高检出面调查究竟意味着什么?李克强姗姗来迟究竟为什么?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答案。

大纪元网站分析说,从爆炸时隔4天后,李克强才亲临现场以及黄兴国的表态、最高检的介入,可以确定一、北戴河会议应最晚在8月14日结束,中共现高层已悉数回京。二、天津大爆炸的深层次原因,中南海已掌握,爆炸后的化工品泄露情况以及基本局势北京当局也已了解或掌控。此前分析中曾指出,李克强未能在爆炸后即赶往天津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目前,两方面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这才有了李的天津之行。

三、天津大爆炸如何定性中央已有了说法,那就是“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而非“暴恐”。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民众只能期望真相会有被公诸于众的那一天。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