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中欧关系40周年:官方话语背后的问题与矛盾

发表时间:

2015年是中国与欧洲联盟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40年间,中欧关系从相对单一的经贸往来逐步扩大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在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的经贸往来依托下的中欧关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似乎始终缺少些实在实在的政治动力。建交40周年之际,虽然双方领导人均肯定合作取得的进步,但在6月2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17次中欧峰会却明显缺少热情与高潮。我们为此电话采访了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中国及东亚战略和国际问题专家顾德明先生(François Godement),盘点中欧关系在官方话语背后的实际状况。

2015年6月2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左)以及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右)会晤。
2015年6月2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左)以及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右)会晤。 图片来源:路透社/Yves Herman
广告

法广:第17次中欧领导人峰会虽然恰好是中欧关系40年,但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欧盟领导人的会晤几乎没有引起欧洲媒体的关注。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顾德明:我想,这次会晤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正赶上希腊有可能离开欧元区事件以及恐怖主义袭击再次冲击欧洲及其周边近邻。第二个原因是李克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身份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占去了大部分的空间。李克强没有习近平那样出名。

法广:总体来讲,中欧关系状况良好,高层政治互动频繁,但这种关系还是给人一种表面文章的印象,您怎样认为?

顾德明:我觉得应该区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我们可以称作是本质的内容,也就是中欧双方在40年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称作是形式内容,或者说推动双边关系的政治动力,也就是高层会谈。而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中国在40年间一直对欧洲方面的提议有些充耳不闻,比如才启动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方后来突然改变主意,提出要签署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欧盟方面又重新提出自己的立场,希望先谈判双边投资协定。目前,相关谈判还在继续,这些谈判需要很长时间,我们的确看不到中国方面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中国很明显更热心与欧盟成员国分别谈判。

法广:也就是说,在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仍然胜于中国与欧洲联盟本身的关系?

顾德明:中国一直倾向于这样的做法,因为在双边关系中,中国是投资人,所以,更有优势,同时,面对一个不团结的欧洲谈判当然更容易,有时候这也是因为欧洲人彼此间难以达成一致,这已经众所周知的事。所以,中国现在更倾向于一国、一国地谈判,而不是与欧洲联盟谈判。但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明确声明:中国很重视欧盟机制,重视欧洲的团结。这看上去有些矛盾,但也是事实。我想这并不意味着缺乏诚意,因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市场对中国出口商有利,倘若这个统一市场上规则也得到统一,那就更好,因为在某些领域,比如投资,各国的规则千差万别;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当然也希望避免面对一个太统一、太强势的对话者,中国自身的优势正在于能行动一致。中国就这样在这两条路线间周旋,同时中国也认为欧洲联盟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大国,在亚洲也没有战略重要性。中欧双边关系也许是战略性的,但这只是因为只要欧盟不采取对中国十分不利的政治立场,双方间并没有在中国看来十分重大的分歧。因此,彼此间并没有充分、完全的政治对话,中国倾向于拒绝讨论涉及中国或其亚洲邻国的话题。

法广:中欧对话中还有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欧盟一直拒绝让步。如今情况如何?双方立场是否有所接近?阻碍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顾德明:我认为这个问题在2016年以前仍然会止步不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的过渡期(15年)将在2016年结束,如果无人反对,中国几乎可以自动具有市场经济地位,但这还是需要有一项表示赞成的声明,需要取得一致同意,并不是自然而然可以完成的。就是说,一方面,欧盟知道与中国的谈判有这样一段过渡期,在谈判结束后,中国就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同时,欧盟重新发现这个转变并不是自动完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问题的解决会取决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展,但很难想象欧盟会采取与目前状况完全不同的立场,可以想象会有些延迟,可能不会立即做出决策。

法广:中欧间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八九六四后欧盟做出的对华武器禁运措施。欧盟28个成员国目前是否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同意解除禁运?

顾德明:尽管欧盟理事会曾经在2004年的某一天宣布原则上同意解除禁运,但据我所知,欧盟立场并没有出现变化。解除禁运需要多项条件,其中之一是中国批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签署了这项公约,但始终未批准公约。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所以,我想不会有关于解除禁运措施的讨论。更何况,在军事上,亚洲地区,尤其是在中国海,出现了很多紧张关系。

法广:人权对话是中欧政治对话的组成部分。中欧人权对话是否有实质性的进展?这种对话是否处于聋子对话似的状态?

顾德明:我认为中欧人权对话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2014年年底,双方曾有一次人权对话活动,但欧盟方面几乎没有通报相关消息。欧盟各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非常不同,公开宣示立场的成员国越来越少,所以,并没有做出非常有力的行动,来鼓励或迫使中国在人权对话中有所承诺。

中欧人权对话严重缺乏成效

第17次中欧领导人峰会的次日,李克强自布鲁塞尔抵达法国访问的当天,法国协会组织“中国团结”以及“人权联盟”6月30日在国民议会一个会议厅举办中国人权问题讨论会,希望唤起法国以及欧洲政界人物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中国团结协会主席、汉学家玛丽•侯芷明、人权联盟中国事务负责人Alain Bouc、以及人权观察法国部负责人Jean-Marie Fardeau 、无国界记者亚洲部负责人Benjamin Ismaïl等人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人权现状。他们强调尊重人权是中国政府的国际承诺,因为中国签署了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未批准)。但与会各方也一致认为,法国及欧盟政治领导人对中国人权状况反应漠然,多年来的中欧人权对话严重缺乏成效。

人权联盟中国事务负责人Alain Bouc向我们表示:“中欧人权对话完全没有任何成效。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对话的结果适得其反,正因为这些对话活动没有成效,所以他让外界以为人权问题得到关注,从而使得其他活动成为可能,于是,违反人权的行为反而变得更加容易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位国民议会议员或参议员响应邀请,出席6月30日在国民议会场址内举行的中国人权问题讨论会。但人权活动人士并不因此而放弃,讨论会活动决定致函法国和欧盟领导人,再次呼吁他们关注中国人权。

Alain Bouc 表示:”我们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欧盟领导层尤其是欧盟委员会领导人换届后也许有希望采取更明确的立场。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要求法国政府在欧盟层面努力,推动欧盟面对中国集体采取更加坚定的立场,逐步改变这种各国势单力薄地与中国对话、无法取得任何成果的局面,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去努力。对于中国来说,欧盟以他在经济、科学以及技术领域的实力,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对话者,中国不能等闲视之,正如中国不能不考虑美国方面的反应,因为美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伙伴一样。“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