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文化艺术

为田野披上华彩,访谈钢琴家吴牧野

发表时间:

中国文化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在四月三十日晚安排了一场钢琴家吴牧野独奏音乐会。29岁的音乐家在技术上高度成熟,在情绪上丰满夺人,在层次上错落有致,让西方听众直观地了解到,中国不仅有一个激情四射的朗朗,更有一个法国情人一般清秀,看不穿,摸不透,但依然会让人着迷、能让人上瘾的吴牧野。吴牧野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在西洋古典乐领域,风格各异的高级演绎和创作人才正在这一届中国领导人的文艺政策中进一步凝聚起来, 成为经济和地缘政治亦步亦趋地复兴时刻,北京通过与世界分享中国精致娱乐生活、用艺术象征表达政治思路的多元文化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吴牧野将在6月8日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献演他作曲的 « 希望的田野 » , 呼应世博会的中国主题 。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广告

灯光下的吴牧野清瘦、苍白,纤细得让人担心他的脆弱;他的五官里有一点梅兰芳也有一点杜月笙,被文化中心十九世纪的老楼里的水晶吊灯、提花丝帘、拼木地板和遗老们留下的风情油画渲染得刚刚好。

音乐会以肖邦第10号和第25号作品里的24首练习曲开场。起初音阶清澈流畅, 渐渐地力度越来越复杂, 在爬音、装饰音曲径通幽峰回路转里,在和声、节奏的分分合合缠绵轰鸣里,你听得出吴牧野敏感地抓到了肖邦对巴赫结构上的那种崇尚、对巴洛克歌唱般华彩的痴迷,把听众几乎带回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幸福里。

肖邦的这部分练习曲是技术难度很高的作品,即使是最优秀的钢琴家过了一定年纪以后也不见得有把握完成得到位。吴牧野就像一个斗士,演奏中,被发胶整理得很服帖的黑发在手指魔幻般的飞舞期间散了开来,在奥林匹克国手的那种气息里颤动。他在驾驭,在玩,玩得很过瘾,满头是汗。

这是一个从中国轰轰烈烈的全民钢琴热里大浪淘沙身经百战练就的英雄,从小为梦想在创造性的方法里烈日冬霜的斗士;然而吴牧野和同时代其他几个练就一身功夫的中国知名钢琴家又不完全一样。

他的琴声在听众里焕发出当代人对 18世纪的意大利歌手法拉内利 Farinelli 的想象;那是一种在复杂结构里的花腔,是早熟的敏感,是魔术般的力度,是完整到窒息但性感到极致的气息,是从低迷到灿烂的音色;是合成的虚幻。

出生在法国凡尔赛宫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给了法拉内利极高的名誉和待遇,要他每天晚上在宫里唱四首同样的咏叹调。法国身居战略地位的能源高管被吴牧野半人半神的音响给迷住了,连续几个小时沉浸在排练厅里;政界从左派的现任总统奥朗德到右派的前总理拉法兰都去凡尔赛宫领略过吴牧野奉献给国宾们的享受。

在巴黎的这场音乐会上,吴牧野用李斯特虚幻出来的第三只手, 在肖邦第22号华丽的波兰舞曲那结实而起伏的雄伟里利用自由节拍Rubato伸缩着,手腕的柔软,爆发前的停顿,象摇动参天古树那样看着树干的挺拔却让满树的叶子婆娑荡漾开去;轰鸣和流淌中暗渡陈仓,把更老派的早期音乐里那种席卷到辉煌的风云呼之欲出却不动声色地勾出来 。

吴牧野绝就绝在这里。他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李斯特和肖邦的演绎,用很恰当的技术,天才地把藏在一个时代里的另一个时代还原出一点点来,欲言又止地让你享受到19世纪的呼吸里18世纪的呻吟, 19世纪的节奏里18世纪的高潮。他摸到了影响了这两位钢琴家和作曲家的18世纪的精妙。

这和一到台上就模仿歌唱家,象定位共鸣位置那样把颧肌提起来, 强力调动定时定向的兴奋点的演奏家不同,吴牧野在历史里找到了绝版的性感。

这种精彩在欧美专业音乐家之间和习惯享受高级娱乐生活的政商精英中间得到了尊崇和迷恋。不过在普罗大众的商业市场,吴牧野仍然是一个少数人的秘密。向当代古典音乐教父 Daniel Barenboim 请教,争取西方最强有力的演出体系的提携,这一步他仍然没有去做;后知后觉 。

但是吴牧野的祖国赶在欧美市场前看到了他罕见的优秀。就像习近平、赵洪祝相继主持浙江省文化工程指导委员会,编纂出版 « 宋画全集 » ,中国决策部门在音乐界也有特别精专的调研和执行团队,他们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西洋古典音乐人才里的精华一个一个吸引回国内演出教学,让音乐不仅能象从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那样为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服务,而且还能在当下具有地缘政治影响的国际平台上分享来自中国的高级艺文。旅居巴黎的吴牧野被请回北京演出、安家,他的才能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中国文化部艺术司在官方微信帐号上发表吴牧野在中法文化年闭幕式上演奏原创作品 « 缘 » 的视频,赞扬他是中国交响乐团的金手指。

在这次的巴黎音乐会上,吴牧野演奏的中国作品隐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迁回中国后的一部分工作 : 将他钢琴演绎上的优势结合到在中国人中有广泛影响的音乐里 。一首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土改时期的 « 浏阳河 »,毛泽东点名要听的歌;另一首是冼星海 « 黄河大合唱 » 里的 « 保卫黄河 »,文革时期钢琴家殷承宗在江青的安排下改写过。吴牧野的改编,把这两首曲子润色成流淌与轰鸣的音画。

他下一首曲目 « 希望的田野 » 将在6月8日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献演。吴牧野用李斯特改写舒伯特的热情和心智,把麦田高粱地的层层波浪和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以晶莹的颗粒,知性恬美的大气,在旋律与和声交替推进的盘旋和升华里印象地表现出来,呼应中国馆的主题。

既当演奏家又当作曲家,在两方面都有伟大的建树,这也许是吴牧野新的方向。 回到中国后,一切都是新鲜的、刺激的,梦幻而真实。那里有热情有关怀有爱;也有在莫扎特和李斯特的传记里才能读到的错综,权威和起伏,这些深藏在心里的见闻、感触激发着他的灵感。 吴牧野尝试着用主旋律和语境般的和声象形地对景物作出片段性的描述,在意象的结构里抒情,但是这个早熟的大男孩还没有抑郁低沉堕落的生活积累,在把写作工具丰富起来,在把想象扩充到天外有天之前,还没有试过在保持高度音乐性同时,从戏剧架构出发,用对比衬托在节奏和速度的参差里把练习曲的花絮推到交响的非凡。他感觉到了压力,人们对金手指的期望高入云端。

吴牧野以音乐家的单纯面对中国的奇妙。他有很刺激的动力,他对动力忠诚又着迷,但他又不能张扬动力,在他的眼睛里,不动声色才是美丽和优雅的。 他说自己遨游在用生命去对待并创造的世界里。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外星人,飘在外空来的冰莲花上,降落到王国里。

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音乐会上,一位华人女士用免提在李斯特的但丁奏鸣曲从地狱到天堂的音符里接听电话。事后吴牧野说,他才不会停下来。他觉得李斯特就是因为当年弹了一半停下来责怪沙皇,所以才没能娶到凯若琳公主。

请听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安东尼访谈钢琴家吴牧野。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