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网文选刊

浦志强妻子孟群17个月煎熬

摘要:“维权律师浦志强妻子孟群,专业医生。十七个月前她目送丈夫被警察带走。由于浦志强会见律师的正常权利不能保障,她写过公开信给习近平,也不断被国保查问,同时要向浦志强的老母亲隐瞒,生命是不断的煎熬,靠佛教信仰支撑。”

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文选刊:浦志强妻子孟群17个月煎熬
作者:江雪
原载《亚洲周刊》2015年10月11日 第29卷 40期
 

虽然过了立秋,北京白天仍然高温。中午下班后,孟群在医院食堂里匆匆扒了点饭,就去赶地铁。

她手里拎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要送给丈夫浦志强的两件大背心和其他衣物。路上转两次地铁,在「双桥」出站,又等出租车。有时,她也会坐公交。坐十一个站,穿过尘土飞扬的京郊城乡结合带,豆各庄也就到了。

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外的大门很隐蔽,门前没有挂牌子。灰色围牆外,有一排灌木,冬天时会变成金黄,她觉得「像一团火焰」。如今,只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疯长着。

孟群今年四十八岁,是一名医生,皮肤白淨,说话慢声细语。这天她穿一身朴素的麻布衣服,运动鞋,身上唯一的饰物是一串暗红色的念珠。她是虔信的佛门弟子。

从二零一四年五月至今,她已经十七个月没有见到丈夫了。头天晚上,她从丈夫的老家滦县坐火车回来,打开楼下邮箱,竟收到丈夫的「信」,又惊又喜,以至掉泪。所谓「信」,也不过是每月一张的制式「索物单」而已。

但这已足够让她安慰,拿着索物单,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来给丈夫送衣服。而在看守所灰色的牆外,她会觉得,自己和丈夫离得近一点了。

孟群比丈夫小两岁,也是大个子,一米七二。她的丈夫浦志强,人称「大个子律师」,侠义纵横,在四十九岁这年,迎来了这场「几乎是命定的」牢狱之灾。

四十多年前,孟群还在母亲的肚子里。那时正值「文革」,当中学校长的父亲被隔离审查,母亲去看望他,一路走着,一边剥花生,到了,花生也够一碗了,给父亲煮了吃,然后再回来。

如今,每个月,她也和母亲当年一样,要穿过偌大的北京城,去原本陌生的地方,看望自己的丈夫。

八月二十二日这天,孟群决定去趟河北滦县,看望丈夫在老家的亲人们。此前的八月十九日,她得到了「浦志强桉延长审理三个月」的消息。

她知道他放不下。在里面,他记挂八十九岁的老母亲,记挂兄姐,记挂晚辈子侄,也记挂朋友们。

她每次都通过律师叮嘱他:家里都好,别挂念,健康最重要。可她知道,多说没用,还是替他回老家看看吧。

火车票买到了週六的凌晨四点五十分。週五晚,她提前叫好计程车,次日凌晨三点半,就出了门。

天上星光暗澹,车在四环上疾驰,此刻的北京那麽安静,她突然想起了二十六年前初夏的那个黎明。也有风,燥热,又肃杀冰冷。

他们相识在那一年的天安门广场上。他在政法大学静坐的学生群里,高高大大,引人注目。她学医,上大四,正在医院实习,是广场上的「白衣天使」。听说有人病了,她和抬担架的人一起赶过来,病人就是他。

六月到了。三日这一天,气氛已变得奇怪,可她还是去了广场,书包里还背着複习考试的书。她并不关心别的,只因为前一天他问她:你明天还来吗?

那是篆刻在记忆里的黎明,她陪伴着他在最后一刻撤离广场,记忆里一片黑暗中,只有士兵的头盔闪着寒光……

毕业了,她当了医生。他被学校给了严重警告,找不到工作,最后还是江平老师介绍,在大锺寺的菜市场里,他做了一名经理秘书。一九九二年「十一」,他们结婚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这麽多年过去了。一位朋友说,那一年之后,很多人都变了,可老浦一直没有变。她觉得确实如此。他一直没有变,彷彿还是当年那个热情的、为国家忧伤和呐喊的年轻人。

多年来,他为衆人之事,奔走于途中。而她,虽然一路读了医学博士出来,性情却愈发安静,不问世间纷扰,潜心于家事,照拂老幼。只在每年初夏的那一天,陪他去广场,有一刻静静的缅怀。

聚少离多,忽忽中年。命运如一隻巨大的轮子,不知道怎样运转着,到了二零一四年五月,突然,就把她从温暖的家摔进了历史。

目送他被警察带走的一幕

二零一四年五月五日,是孟群在丈夫失去自由前,最后一次见到他 。

前一天的夜里十一点,她已睡了,他回来了,说「国保叫喝茶,出去一会儿」,嘱她好好睡觉。她睡不着,开着枱灯等他。两点多,他又回来了,说拿几件衣服,可能要出去几天。

她看着他的身影在灯下离开,没有太多忧虑。「喝茶」是常见的事,「被旅游」也正常。二零一零年「十一」,当局让他必须离开北京。索性,他们一起,还有陪同的警察,去江西的东林寺、安徽的九华山等地,游玩一圈,她还拉了他去拜佛。

天亮了,她去上班。中午,收到警察短信,说下午要到家里来,要求她配合。

她请了假匆匆回到家。楼下,十多个警察守着他一个人。在电梯里,他还像往日一样,和邻居们开着玩笑。

在家里搜查两个多小时,书架被仔细翻了一遍。《宪政中国的命运》、《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等一些书被扣押。

四点多,搜查结束了,警察让她给老浦找带走的衣服。不要扣子,不要带子的。她为难,找出一条短袖,上面有艾未未的头像,警察有点生气,说:不行。

最后她找出儿子的校服。澹黄色的套头衫,运动裤。儿子个头比老爸还高,他能穿上,虽然不大合身。

搜查的间隙,他告诉她别担心,可能很快回来,嘱她照顾好自己。并叮嘱如果自己出了事,律师就找张老爷子(张思之律师)和高广清律师。

他们簇拥着他下楼了。她抱着养了十多年的小狗送他。看着他高高的背影鑽进警车。她和小狗一起,在楼下呆立了很久。

第二天,她接到电话,让她来签收丈夫的拘留通知书。

上午七点,火车到滦县了。这是唐山下属的一个县城。一九七六年,夺去二十多万人生命的唐山大地震,滦县也几乎全城被毁。那一年,老浦十一岁,跟随养父母,从县城回到了亲生父母所在的村庄。一直到一九八二年,他从滦县一中毕业,考入南开大学,才算是离开了故乡。

二姐一家,已经在站台上等着。当年,父母把最小的弟弟志强送给亲戚。虽然名义上不是一家人了,但血浓于水,怎能断绝?二姐问孟群:「最近见志强没?」眉目之间,满是忧虑。

离县城七八公里路,便是李各庄村。一路上,大卡车轰鸣,空气里瀰漫着雾霾的味道。这个河北平原上的县城,遍布钢厂、石粉厂,在近年来的经济开发中,自然环境也在恶化。

村子里铺上了水泥地,但并无像样的规划,房屋有些凌乱。往后山去的路上,撒满羊粪,路边伸展着酸枣刺。过去,他们回老家时,他总是会带她攀上山去,摘酸枣儿,一起眺望从村庄头顶轰鸣而过的火车。一九八九年,养父曾从通县走几十公里路去北京,想把儿子从广场劝回,却没有结果。随之而来的暑假,他和当时的很多大学生一样,逃回家乡,就避祸在这荒凉的山上。

老母亲早就在门口等着了。八十九岁的老人,拉了孟群的手,还没说话,乾枯的眼眶,先为那一年多没见到的儿子湿润了。

二零一三年,老浦的养母去世。之前,养父和生父都已去世了。在尘世间,他就剩下了这生身的老母亲,所以也格外珍重孝敬。

老母亲在央视发现秘密

去年五月,他被抓走,大家都瞒着老人。直到有一天,老母亲看见央视的《焦点访谈》上,提到了一句他的名字。老人就知道他出事了。

大哥、二哥都来了。大哥也已经六十多岁,有高血压、冠心病,担忧着弟弟,身体最近越发不好。都问孟群:最近见过志强吗?可又都知道,除了律师,家属是见不着的。孟群也已经一年四个月没有见到丈夫了。

大家并不怨他。外甥们、侄儿们,说起来,都为他自豪。正上大学的外甥说,是上网,才知道自己有一个这麽伟大的舅舅。

「可我们不要他伟大,就要他平安。」大哥在旁边抽着烟,看看抹眼泪的老母亲,闷声说了一句。

在家住了一宿,第二天要回北京了。临走,孟群把一串念珠挂在老母亲的脖子上,安慰说:「想儿子了,你就好好念佛。等着他。下次我们一起回家来看你。」她的平静让家人心里也彷彿有点底了。

今年五月十五日,老浦的桉件进入起诉阶段。按规定,这期间律师会见不需要提出申请,但看守所却依然设置障碍。六月二日,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到六月二十三日才被批准。之后的会见又是遥遥无期。

孟群担着心。她打电话给看守所,对方说要由领导定,有欲言又止的为难。她失望地挂掉电话,依然不忘给对方说声:吉祥如意。

七月十七日,她去看守所求见所长。所长说他还有领导,无法决定会见时间。领导是谁?她问,但所长只沉默。

七月二十一日,她打印了两份会见投诉信。朋友们说发快递吧,别跑了。她还是决定去一趟,担心邮寄的话,对方会说没收到。

她去请了假。想起他叮嘱过,让她尽量不要请假,不要影响工作。可眼下实在没办法。好在同事们都很善良,尽量帮她安排妥了时间。

以前,她很少出门,要出门也只在单位和家之间。如今,她不得不四处奔波。出门前,先在网上搜索门牌号、电话和乘车路线,再用手机拍下来,随时查阅。

中午一点,她开始自己的投诉之旅。出了医院,坐公交车先到右安门。下车后,茫然四顾,不知道该去哪里。网上明明说走三百多米就到半步桥街了,可北京这些年变化实在太快,她虽然是老北京,也找得特别困难。问路边摇扇子的大妈,问小贩。明晃晃的太阳下,柏油路上扑来热浪,又夹杂着雾霾。

「我突然想到,他虽然被关在看守所里了,可毕竟不用东奔西跑,也不用忍受这毒辣的阳光和黏稠的雾霾了。心里竟突然轻鬆起来。」在当天的日记中,她这样写到。

四十四号院到了。南北横贯的大牆,很有气派。看到警卫,问关于看守所的事该找谁?年轻的警卫一脸困惑。只好问警察,问了警察后,听见警察训斥警卫的声音:没证件为什麽让她进来?

又走了二十分钟,到监狱管理所了。迎面看见一位漂亮的女警察。一问,看守所的事情不属于这里管……

二十多年的医生生涯,看惯生老病死的她并不「文艺」,以前写得最多的也只病历而已。可如今,她开始给丈夫写信了。

「等他出来了,给他看。让他知道这一年多,我的心路是怎样的。」她说。

孟群拿两个手机。一个是丈夫以前给她的,旧了。另一个是苹果手机,是老浦出事后,艾未未送给她的。为了说服她接受,老艾说让她将来给老浦拍照用。她只好收下了。她说,老浦的很多朋友,过去她都不认识,老浦出事后,都很关心她。曾经,她的电话卡里还收到陌生人打来的钱。「我很感恩。」她说。

不久前,一位知名公益人见到了孟群,说自己「大为吃惊」,为孟群表现出的那种坚强和平静。「我知道她一开始完全是茫然失措的,这一年她进步很大。」这位公益人说。

也确实如此。在丈夫刚出事之后,孟群完全慌了神。之前,她极少关注公共事务,而丈夫被抓后,举世关注,可如何应对公共舆论,完全在她的经验之外。而对于应该採取的辩护策略,朋友们争论得不亦乐乎,她却一片茫然。

还有内心的恐惧。她回忆,那一个月中,风声鹤唳,陆续又有人被抓。她担心自己也被抓走。文革时,父亲被批斗的往事时不时浮现在她眼前,她总忍不住想,这一切也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消息不敢告诉父母,只有弟弟和她一起奔走。忧虑中,弟弟有一天在加油站突然脑出血,抢救及时,才保住生命。

她不敢再回到空荡荡的家。因为地址被人不小心洩漏到网上了。她只好轮换着去住亲戚家。更糟糕的是,她的身体也开始出现状况,她担心自己是癌症,最大的害怕是,在他出来之前,自己死了。

「在你被警察带走的那一刻,我突然间变成了文盲。我不得不开始『睁眼看世界』,为自己『扫盲』。」在给丈夫的一封信中,她这样写到。躲在丈夫身后、不问世事的孟群,就这样开始和国家机器周旋。

一开始,她总是紧张。有一次警察要去搜查弟弟家,让她过去。她匆匆赶来,竟然跑错了楼门。

警察真正来找她谈话,是她因为律师正常会见老浦的权利不能被保障,「给习主席写了封公开信」之后。两名警察,一男一女,找她谈了很长时间。说她这样「会被人利用」,有问题应该找正规渠道。「那以后你们就是正规渠道了吧。能留下电话吗?」她问。

第二次,又是警察约谈。这次,她心情不好。所以,「对他们态度也不好」。警察告诉她:浦志强认罪了。她生气地回覆他们:第一,浦志强无罪;第二,我相信他不会死,他会回来。

不过警察对她都还客气,称呼她孟医生。她则不管对朋友,还是对警察,打完电话,总要加一句:「吉祥如意。」

是信仰支撑了孟群,让她能够平静,并且没有倒下。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日,丈夫已被提请逮捕,正是「天塌地陷」的时候。她此前定好了行程,要跟随师父和同修们去四川甘孜的八邦寺朝圣。

风雨飘摇,内心忧惧,她决定了还是要去。最终,她觉得自己「去对了」。在宁静的藏区草原,寺庙神圣慈悲的氛围中,她放下了一直缠绕自己的噩梦,懂得了首先是要「接受和面对」。

两天后,她匆匆赶回北京。记得那一夜路途,雨雾瀰漫,山道艰险。她眼前不断浮现的,是丈夫的脸,背后则是「菩萨慈悲的面容」。她觉得自己「有力量了」。

她说,那次回到北京,她内心的忧惧少了很多。虽然一切都还纷扰,但慢慢的,也开始步入轨道。

「我慢慢理解到,他这麽多年做的,就是行菩萨道,为了衆生的利益。」她说。在二零一五年四月给丈夫的一封公开信里,她写道:「生活是修行,菩萨就是承担……是你的愿力,你的德行,你受的苦照亮了我前面的路。」

她像过去一样,给每个遇到的人,都送一个红色或金色的吉祥结。在接收衣物的地方,她送给警察;在看守所门外,她送给门卫。有的人冷漠地看看,走开了。也有一次,一位漂亮的女警官,高兴地收下来 ,并对她道谢。

从前,她的微信朋友圈大部分是「佛友」,很少转发一些「沉重的文章」。现在,她的朋友圈里多了很多关心老浦的人。她开始转发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发声的文章」。

「我想,有了传播,就有人看见,就有人被啓蒙。我自己就是在微信圈中被啓蒙的。」她说。

她不再见到警察就紧张,内心也开始强大。「我不再怕失去什麽。有一次,我给师父说过,即使我现在死了,我也是佛弟子。」

可她心中还是苦。常常,想起他,她会哭起来。她会想起过去的生活,那时他们租住在北京城低矮的平房里,他向邻居家借了小推车,去买过冬的大白菜,儿子就坐在小推车上,笑声迴响在小巷里。

她也想起二零零九年,他带领衆人,从邓玉娇桉的现场坐火车回来。在北京西站,许多「粉丝」去迎接他。她躲在人群里,默默拍照,看着他,「有劫后馀生的喜悦」。

她也记得,有一次,两人一起在家看《辩护人》的电影,他热泪盈眶。她也是。忍不住对他说:其实咱中国的辩护人更伟大,更不容易。

如今,她能做到的,只是叮嘱他,在监室里读读经,让心平静下来,保守好身体。她也担心,八十九岁的老母亲等不及他回来。家里养了十多年的狗狗,也老了,等不及他回来。

八月十八日,她向北京市看守所寄出了「取保候审」的申请,请求考虑浦志强糟糕的身体状况,同意对他取保候审。

八月三十一日,老浦的代理律师尚宝军接到电话,办桉法官说,取保候审没有被批准,因为,「浦志强生活还能自理,不符合取保的条件」。

而她,依然在每个出门的时刻,不忘带好身份证。「说不定哪天,我就能接到通知了,就可以去接他回家。」■

(江雪曾任《华商报》首席记者、评论部主任。现为独立媒体人,亚洲週刊特约记者)

 

本台选刊网友来稿及网上时评类稿件。所刊文稿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评头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荐稿件。摘选文稿以文明、理性、独立、多元为准则,本栏以此自励,并同大家共勉。

 法广编辑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分享 :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