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香港抢救中国历史,毋忘中国人认同

发表时间: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专题是:香港抢救中国历史,毋忘中国人认同。 

《亚洲周刊》封面
《亚洲周刊》封面 @亚洲周刊
广告

香港年轻人由于中国历史知识匮乏,在反华恐共激进势力渗透下,对中国人的认同感流失,将民主运动变身为港独运动,因此,香港一群关注中国历史教育的学者成立国史教育中心,抢救中国历史,而国史教育的载体就是中国历史科。香港有优势成为国史教育重镇,超越中国内地与台湾。中国历史将于今年秋天开始列为初中必修科,新课纲正视中国历史发展,将香港史融入其中。

对于香港将中国历史单独列为中学必修科,学者有什么看法吗?
香港有人质疑为什么香港学校一定要设有中国历史必修科。香港国史教育中心校长何汉权解释,第一,大陆和台湾是全面的中文教学;第二,大陆和台湾以自己中华民族的历史为主轴,不证自明,然后旁插世界历史。但香港不可以这样,因为香港有英语教学。被英国治理的时候,就分別设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两科。九七之后,有一个很弔诡的现象,本来以为中国历史科可以名正言顺登大雅之堂,谁知道要瑟缩在一角。后来的社会纷乱、年轻人的国家及身份认同出现危机,是否与中国历史科被矮化、弱化有关系,实在要认真思考。他认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国史教育。

国史教育中心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何汉权校长希望透过国史的研习风气,让香港年青一代可以鉴古知今,明辨是非,热爱国家民族,提升国民素质。他认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在国史教育,国史教育的根本在于中国历史科」,初中中国历史成为独立必修科后,透过国史教育中心的建立和活动,可以推动国史教育的发展进程。

香港在推动国民教育方面遭遇哪些挫折?
国民教育,全称「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指香港政府在二零一一年开始于小学、中学筹备的一项独立科目,内容以「国民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推出以来已在香港激起了广泛讨论。由于部分教材出现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弊端,最终引发中学生团体号召的大型抗议行动,国民教育科被腰斩。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周刊还有哪些其他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周刊还报道:南海仲裁案判决两周年之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多座天桥上,掛起「欢迎来到中国的菲律宾」字样的红色条幅,以羞辱杜特尔特政府不执行仲裁结果。总统杜特尔特指是反对派制造乱象破坏政府稳定,他不会下台也不会让位。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