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台北一周

陈其南:我的首要任务让「故宫台湾化」

发表时间:

民进党政府最近改组内阁,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位新阁员竟是故宫博物院院长陈其南,因为他刚就任就宣称,他的首要任务是要让「故宫台湾化」;要让故宫成为「台湾人的故宫」,在台湾引起重大争议!

Taiwan-Musee-national-du-Palai 28122015
Taiwan-Musee-national-du-Palai 28122015 中央社
广告

●民进党政府新上任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陈其南对外宣称,他的首要任务是要让「故宫台湾化」;要让故宫成为「台湾人的故宫」,引发重大争议,陈其南到底是怎么说的?

陈其南十七日与媒体茶叙时表示,他上任后的重要任务是「故宫台湾化」,要让故宫典藏的文物和台湾文化产生连结,让故宫成为「台湾人的故宫」。他认为,目前故宫的内在连结不在台湾,台北故宫一直不被认为是「台湾的故宫」,而是「北京的故宫」。他想做的是让「故宫台湾化」,让故宫的内在连结回到台湾。

他不否认,未来要有一部分是希望让本土主义者接受「故宫是台湾的」这种概念,他说,他要努力在「诠释」上,让争议可以消除到某种程度。

记者会上,过去是陈其南学生的现任故宫副院长李静慧补充说,所谓的「故宫台湾化」,以故宫镇院之宝翠玉白菜为例,过去展示时只会着重在玉器雕琢的细致,未来会希望研究员把历史脉络放在前面,从社会脉络来解释为何翠玉白菜会作为嫁妆?把展览和社会情境紧密结合。

但她这样的诠释,是否就是陈其南的观点,恐怕还需要时间加以观察。

●全世界都知道,台北故宫的国宝是怎么来的,新的院长想要让「故宫台湾化」恐怕很多文化界人士都不能接受?

没错,这已经成为本周最热门的话题。台湾有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庄灵,他的父亲是台北故宫前副院长庄严,当年跟着故宫国宝一起来台。庄灵说,他是跟着故宫文物一起长大的,故宫文物和他一样,来台湾这块土地已有七十年,早已在台湾生根。故宫新院长却要「划清界线」,拒绝承认故宫是「台湾的故宫」,显示他「心胸狭隘」。

庄灵强调,早在秦孝仪当故宫院长时,已在故宫画出专门区域收藏台湾现代、当代艺术,「怎么能说故宫跟台湾没有连结?」而故宫典藏的都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如古代书画家颜真卿、马远等人的作品,这要怎么样「台湾化」呢?

不过,也有人对「台湾化」这个名词有不同看法,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廖新田就说,「台湾化」本来是文化语言,在台湾社会却常以政治语言解读,在蓝绿对立的社会氛围下,关于「台湾化」的论述往往被简化,和「去中国化」画上等号,他认为,两者其实并不相等。陈其南的「故宫台湾化」,可能只是希望让台北故宫更「接地气」、更融入台湾的文化与生活。是不是这样,值得国人继续观察。

●「故宫台湾化」的论点,在蓝绿对立的台湾,恐怕不容易善罢罢休,蓝绿阵营对这样的论述,有什么意见吗?

没错,蓝绿阵营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议题。民进党大老林浊水一向被称为台独理论大师,政治光谱当然属于深绿,但他也在脸书上开炮,他认为,故宫,远的话当异国风情,近的话,当作东亚文物的一环;如果不把典藏送回中国,然后直接说这些文物就是台湾化、本土化,岂不是说台湾就是中国,本土就是中原?他认为,这样反倒成了「两边一国」,诡异极了。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则说,诚如大英博物馆不会强调要「英格兰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不会宣称要「美国化」,更不会主张说要「印地安化」、「土著化」,她认为,民进党政府说穿了,骨子里就是要「去中国化」。她说,如果民进党这么讨厌中国,连中国文物都有罪,不如清空故宫国宝,还给中国大陆,里面再放进民进党所谓与台湾有连结的物品。

●有学者担心,如果按照陈其南的观点,未来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能变成民族学博物馆,这是怎么回事?

故宫院长陈其南上任当天,以他在台大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中就开始拟议的「(台湾汉人社会)土著化」理论,提出「故宫土著化」主轴,希望加强台湾民众对故宫文物的连结与认同。于是就有故宫内部人员忧心,未来故宫展览是否将因此限缩到「物质文明」,以绕过政治意识,忧心故宫变成「民族学博物馆」。

陈其南是著名人类学家,1980年代,他就以「清代台湾汉人社会土著化」理论,有别于历史学家李国祁早年提出的「台湾汉人社会内地化」理论,著称一时,被视为建立台湾文化主体性先驱之一。本周他上任时,沿用他当初所提汉人社会「土著化」概念,希望故宫也土著化、台湾化。

但故宫内部人员指出,故宫「土著化」的想法,恐怕会影响未来故宫策展方向,转为以物质文明为主,展览只谈文物舆人类社会。例如强调文物的特性、书籍的装潢设计和印刷等,好避开历史的观点和评价。他忧心,这么一来的话,未来故宫的展览恐怕将看不到历史脉络,导致故宫变成民族学博物馆。

总之,在台独派执政当家的年代,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台北故宫博物院未来会有什么改变,值得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