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公民论坛

张博树:十月革命是对俄罗斯现代文明进程的巨大扭曲

发表时间:

1917年的俄历10月25日至26日夜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当时的首都彼得格勒夺取政权,并在随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改写了俄罗斯帝国的历史进程,也在将苏维埃模式推向世界的同时,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旅居美国的中国宪政学者张博树先生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他认为,十月革命推翻此前的二月革命政府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倒退,而布尔什维克得以夺取政权只是利用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不带有必然性。

2017年10月25日圣彼得堡博物馆俄罗斯革命百年纪念展览开幕,既可以看到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也可以看到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的画像。
2017年10月25日圣彼得堡博物馆俄罗斯革命百年纪念展览开幕,既可以看到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也可以看到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的画像。 Olga MALTSEVA / AFP
广告

十月革命:历史事实与政治神话的差距

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1927年制作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以及苏联年轻导演罗姆在1937年制作的《列宁在十月》等影片都将1917年布尔什维克夺取冬宫的正义性通过轰轰烈烈的场面传达到共产世界各个角落。但一百年之后,种种史料重现出一个不同的历史版本:当时由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已经摇摇欲坠,布尔什维克夺取冬宫的行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后来被看作是十月革命象征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当时也只是以一声空炮作为开始武装起义的信号……不少学者因此认为,所谓“十月革命”更是当时苏联政府政治宣传机器塑造出的一个神话。但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俄历10月25日,也就是公历1917年11月7日,夺取政权的确彻底改变了俄国的历史航向。当年公历11月25日,布尔什维克政权组织立宪会议选举,却只在703个席位中获得了173个席位。1918年公历1月18日(俄历1918年1月5日),新当选的立宪会议因为拒绝接受政府提出的政令,被列宁下令强行解散,并开枪镇压了为抗议解散立宪会议而走上街头的民众。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一个巨大的历史倒退

法广:“十月革命为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在历史上,1917年俄历10月25日这一天,当时的俄罗斯首都彼得格勒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博树:那一天确实发生了一场革命,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动员工人、士兵,推翻了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临时政府。这是一场布尔什维克意义上的革命。这个事件对后来整个二十世纪历史的影响的确是很深远的。

法广:但是,就事件的当天而言,一些报道和历史研究显示,那一天并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性的举动……

张博树:那天的确是有工人和士兵参加了革命,这个过程不像我们原来所想象的、像宣传的那样轰轰烈烈、有很多人参加……就是我们小时候在电影《列宁在十月》里看到的场景。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但当天确实发生了革命,这个不假。

法广:那这场革命从哪个意义上讲是革命呢?夺取冬宫的次日,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一个新政府?还是一个新政权?

张博树:那要看怎么定义政府和政权。可以这么讲,他们确实建立了一个新政权,一个苏维埃政权,但最主要的是,这不是一个新老政权的更替,或者说是苏维埃政权对二月革命政府的更替。而是一个新的类型的政权。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二十世纪共产革命建立起的极权主义政权,取代了二月革命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意义上的政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权性质。所以我们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这个新的时代,以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判断来看,是一个不幸的变化。

法广:但是,这段历史的巨变,或者说具体的巨变时间点好像更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在立宪会议选举之后发生的?

张博树: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您提到的立宪会议实际上是在二月革命以后就已经在酝酿之中,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沙皇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由此建立的临时政府需要通过立宪会议来正式确定未来俄罗斯共和国的法律框架和宪政框架。但是,立宪会议还没有成立,十月革命,也就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革命就发生了。当然,布尔什维克当时并没有拒绝(选举)立宪会议。所以,在1917年11月到12月期间仍然举行了参加立宪会议的代表的选举。布尔什维克原本认为可以赢得多数代表,但事实并非如此,反倒是社会革命党等其他的温和政党在立宪议会代表中赢得了大多数。这就造成这样一种结果,立宪会议第一天会议就出现了不利于布尔什维克的情况。因为列宁在会议召开前已经按照共产国际的逻辑,起草了一个“被剥削劳动人民宣言”。他原本是希望能在立宪会议上通过这个宣言。荒谬的是宣言实际上已经在《真理报》上发表。立宪会议上,包括社会革命党在内的许多其他政党不接受布尔什维克这样的安排,认为这是强人所难,强行要求立宪会议接受事先已经(拟定完成)的宣言。而且,宣言里还提到,立宪会议今后要服从苏维埃工农政府的意志。这些当然是其他各个政党不能接受的。

在这种冲突情况之下,列宁宣布解散立宪会议。这就出现了1918年1月5日(俄历),彼得格勒工人和其他民众上街,抗议苏维埃政府的决定,但遭到政府镇压。

法广:布尔什维克解散立宪会议,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人群的主体是工人。也就是说,一直自称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在这一天向抗议游行的工人开枪了……

张博树:是这样。这反倒证明了这个政权的性质。其实,这是一个容不得任何异见、容不得任何不同声音的政权。它名义上说代表工人阶级,实际上,当工人起来反对它的一项决定的时候,它照样采取镇压。这证明苏维埃政权作为一个新的极权主义政权的真正性质。

法广:被十月革命推翻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当时的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在被推翻之后,流亡美国。他曾评论说:十月革命是一次反革命政变,摧毁了二月革命以来取得的民主进步…..这只是失败者对胜利者的诋毁么?

张博树:我同意克伦斯基的这个看法。这并不是失败者对胜利者的某种诋毁。因为从大历史和大逻辑的角度来看,十月革命推翻了二月革命建立的临时政府,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倒退,二月革命在俄罗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我们知道,俄罗斯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从彼得大帝,到叶卡特琳娜女皇,到亚历山大一世,历代俄国沙皇都在推动俄罗斯现代文明建设方面做出过自己的努力: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1905年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17年2月,又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整个过程应该说是俄国制度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的、不断的进步。而十月革命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对此前二百年俄罗斯现代文明进程的一个巨大的扭曲,一个巨大的中断,一个巨大的倒退。所以,我说克伦斯基的这个评价还是蛮客观的。

法广:从当时形势来看,在沙皇政权倒塌又面对战争困扰的俄罗斯,克伦斯基当时所代表的二月革命理想是否注定失败?布尔什维克上台是否也有一定的必然?

张博树:我不认为是这样。就像我刚才所讲,二月革命的理想实际上体现了俄国近二百年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二月革命是其中最新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虽然说二月革命当时建立的新政府确实面临许多困难,因为当时的俄国正与德国交战,正处在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当中,战争还没有结束,俄国当时在战争中正处于不利形势,节节败退,国内士兵反战,工人也反战,经济也非常困难,新的二月革命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确显得比较无能,因为组成这个政府的成员,大部分是俄罗斯原来的杜马(议会)的议员,在实际处理危机方面,显然没有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次革命一定要失败。假设当时没有布尔什维克这股(政治)力量,那我想,虽然说二月革命新建立的政府会走一些曲折的路,或者说在处理棘手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但是整个俄罗斯制度现代化的进程的大方向是对的。二月革命所代表的整个方向是对的,只不过是因为布尔什维克上台了,布尔什维克利用战争在民众和士兵中造成的反战心理,也借助布尔什维克自身在组织方面的某种优势,比如先锋队组织,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推翻了二月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布尔什维克上台也不具有共产党宣传的那种必然性:过去总是讲,好像十月革命的胜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体现革命逻辑的必然性……其实这些都是宣传而已。布尔什维克上台是借助了当时非常偶然的历史条件,这其实与共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没有任何关系。

法广:从当时十月革命之后,民间对立宪会议选举的期待,和立宪会议选举之后,新选出的立宪会议被布尔什维克解散引发民间大规模抗议来看,是否可以说布尔什维克以这样的方式夺取政权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民间支持?

张博树:是这样。布尔什维克开始夺取政权的时候,成功地利用了当时民众和士兵的反战心理,所以,可以说在当时,他们获得一部分民众的支持,但是,当发生像布尔什维克强行解散立宪会议,甚至镇压了抗议的民众的时候,这个政权的那种反动性充分暴露出来,当然它也就失去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这个过程非常自然。现在看来,甚至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意外之处。可以说通过布尔什维克镇压立宪会议  当然后来还有一些其它事件,他们还镇压了水兵起义,也残暴地杀害了已经退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这些做法,从一个文明世界来说,都是令人不齿的,是非常恶劣的。当然,在很长时间之内,苏联人并不知道这些事实,世界上很多人也不知道。只是到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后、甚至是苏联解体以后,很多当年十月革命的历史事实才逐渐的被世界所了解。这进一步证明了这样一个政权的反动性。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