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主要内容
法国思想长廊

帕斯卡尔悲剧性的宗教观:人在此世能否得救?

发表时间:

[提要]詹森派认为,人能否得救,全然不依赖人的自由意志,不依赖他在尘世的行为,而是命中注定的。神已经选择了要赐予恩典的人,这是一种命定论的救赎观,其实质是把人生活动置于悲剧的舞台。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
广告

第二节 帕斯卡尔悲剧性的宗教观:人在此世能否得救?

问:上一次你谈到要给听友们介绍一下詹森派,因为帕斯卡尔是詹森派的信徒兼斗士,我想这很有必要。

答:谈詹森派的思想,似乎扯得有点远。但不了解一点詹森派的观点,就不容易理解帕斯卡尔。上次讲到波罗亚尔修道院周围聚集起来的那些精英们,他们信奉詹森派还有政治上的考虑,他们是不满黎世留统治的贵族,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在黎世留治下受到损害,所以摆出一副退隐宗教的姿态。这是以面向上帝来蔑视人间的强权。詹森派领袖阿尔诺是帕斯卡尔的朋友,所以帕斯卡尔也成了波罗亚尔修道院的核心人物。正是在阿尔诺的鼓动下,他撰写了《致外省人信札》,为詹森派辩护,批驳耶稣会。那么詹森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它是卢文大学教授詹森撰写的《奥古斯丁传》中所阐发的一些宗教信条。当时教皇指责他有五条重大错误,但其实他最核心的教义,是说人在尘世中能不能得救,上帝早已预先选定,它完全依赖于神的恩典,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有自由意志,也否定了现世善功的意义。这是最极端的恩典说,也带有强烈的精英得救倾向。在詹森派看来,芸芸众生早已注定沦落,上帝不救赎所有人的原罪,而只把他的恩典赐给他的选民,这个思想完全来自圣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

问:这不是和基督教普救众生的观点相矛盾吗?

答:是的,但詹森派这样讲是有针对性的,他们反对的是耶稣会的主张,针对的是耶稣会的决疑论。这个决疑论把对基督的信仰变成了一件日常的可以随意处置的事情。耶稣会的教士们,甚至编出一本《决疑手册》,信徒遇到什么困惑、难题,只需依照决疑手册中详细分类的那些项目,比如婚姻、财产、行善、犯罪等等子目,查阅圣经中相关的解释,通过祈祷、告解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依照耶稣会的信条,上帝以神子之死已经救赎了所有基督的信徒,上帝的恩典是普施的,只要你信上帝,即使你在生活中犯下种种罪过,也仍能得救。

问:这是不是像中国许多信佛的人那种临时抱佛脚的信仰方式?

答:是有那么点儿意思。听友们可以想想,在中国许多所谓信佛的人,礼佛时一定心中有个明确的目的,求子啊,保佑官运、财运亨通啊等等现世的世俗要求,这实际上是把信仰当成一种逃避道德责任的借口。詹森派的信条则是极为严格的,因为人能否得救,已经是上帝预先施与的恩典,所以你就不能为得到救赎而去信仰,信仰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行为,与现世能否得救无关。所以帕斯卡尔这个严谨的詹森派信徒,对耶稣会是很蔑视的。他在《思想录》中说:“世人的罪恶与耶稣会的罪恶:大人物希望受人奉承,耶稣会士则希望受大人物宠爱,他们都委身于谎言,一个欺骗,一个受欺骗,他们是贪婪、野心和兽欲的混合”。帕斯卡尔受阿尔诺之托写的《致外省人信札》更是淋漓尽致地批驳了耶稣会的教义。结果这书被罗马教廷查禁了,帕斯卡尔对此非常愤怒,他在他的《思想录》中说,假如这些人(指波罗亚尔修道院的人)还沉默着,那么石头也要讲话。沉默便是受到的最大迫害。圣者从不沉默,帕斯卡尔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神圣的人,而且他认为必须要发出呐喊,但是,不是根据宗教会议的禁令,而是根据心中有话要说。在罗马教廷查禁了《致外省人信札》这本书之后,帕斯卡尔认为他们是在谴责真理。帕斯卡尔指出:“异端裁判所和耶稣会是真理的两大灾星”。从这些话里,我们能看出帕斯卡尔对异端审判内心是相当反感的。但是他的这些想法都写在他的《思想录》里,这部书在他死后八年才被人整理出版。

问:帕斯卡尔的这种反抗精神,倒正是詹森派信徒的气质。

答:我很同意你的这个看法,詹森派的信徒有许多是有相当学问、教养的社会上层,和耶稣会相比,詹森派更是精英的信仰。所以我们上次就讲到,波罗亚尔修道院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是不驯服的一股力量,路易十四后来下令禁止詹森派的传播,摧毁波罗亚尔修道院,就有防止异端扩散的考虑。但帕斯卡尔不认为自己是异端,他相信自己的信仰是最纯正的,因为它来自对人类生存悲剧状况的深刻体会。那么像帕斯卡尔这样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为什么会对宗教信仰这种无法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的东西如此执着呢?有一件事情可以解释这种现象。1654年11月23日,晚上十点半到深夜十二点,帕斯卡尔突然看到一束强光照射他,使他眩晕睁不开眼睛。他感到自己灵魂脱壳,仿佛离开肉体飞升起来,他眼前好像看到了上帝,随后他就昏过去了,一直到凌晨才醒过来。他取出一张纸,在上面记下了一篇祈祷文,同时记下了日期。帕斯卡尔记录道:1654年11月23日,殉教者圣可里索戈纳和其他圣人纪念日的前夜,从晚上十点半到十二点半,火光。记下了这个日子之后,帕斯卡尔写下了一篇祈祷词:“亚布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不是哲学家和学者的上帝,坚信、坚信、感觉、喜悦、安宁,正直的天父啊,这世界从不知道你,但我已知道你,喜悦、喜悦、喜悦的眼泪,我曾与你分开,他们已弃我于活水的源头,我的上帝,你会不会离开我?你派来的那个人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我曾与他分离,我曾躲避他,抛弃他,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让我再不离开他吧!

问:这段祈祷词反反复复,像是昏迷中的谵语。

答:是有这么点儿意思。我比较完整地引述帕斯卡尔的这段祈祷文,因为这在帕斯卡尔的一生中,被称为“火光之夜”。从这时起,他的思考方向把科学和宗教哲学合为一体,帕斯卡尔的研究者都反复研究这段祈祷文,有人指出这个幻觉来自前不久发生的一场事故。帕斯卡尔乘车外出,在塞纳河的一座桥上,拉车的马突然狂奔,前面两匹马掉入河中,但恰在桥边上,马的缰绳断了,车子停在桥边,没有随马一起坠入河中,帕斯卡尔幸免于难。这使他相信上帝创造奇迹,而他则是詹森派所论的被神“事先恩宠”的人。也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帕斯卡尔最爱的妹妹雅克琳出家到波罗亚尔修道院当了修女,使帕斯卡尔在极度的孤独中产生了幻觉。但是有一个事实可供我们思考,这份儿祷词被帕斯卡尔缝在自己的衣服衬里中,死后才被人发现,这又说明帕斯卡尔是完全理智地做这件事情。今天我们先谈到这儿。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
页面未找到

您尝试访问的内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